周進隆

周進隆(1453—1520)字紹立,福田莆田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進士,歷任紹興府推官、監察御史、太平知府、廣西按察使、右布政使、左布政使等職。周進隆出生於世代書香門第,工詩善書,其詩刻、書法至今仍有遺蹟。

基本介紹

  • 本名:周進隆
  • 字號:紹立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福田莆田
  • 出生時間:1453年
  • 去世時間:1520年
  • 主要作品:《成順橋記》
人物生平,人物家鄉,人物經歷,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1488年,距今519年,明弘治元年,紹興府推官(相當於法院院長),周進隆,察民灶之情,於新塘之下築塘界。以其姓周,名為“周塘”。係為解決軍民爭地之分界塘,非為御潮之用。塘南軍民共用,其北(灶戶)民用。
自東向西經過的地區有:
東段:今橋頭鎮(三管鄉)洪家村,經橋頭鎮(三管鄉)、逍林鎮、逍林鎮(擇浦鄉)街,之滸山(白沙鎮)上周塘止。西段:自宗漢東周塘起,往西經西周塘、宗漢(潮塘鄉)百兩橋、宗漢(新界鄉)池頭庵、天元鎮(潭南鄉)火車跟、周巷(雲城鄉)悅來市、謝家弄、周塘村、周巷(精忠鄉)義讓路、至周巷鎮傅家村止。
1488年,周塘經過的地區屬紹興府下的餘姚縣境。
周進隆於1484年參加全國高考
當時的餘姚(江浙地區),人才輩出。
1475年全國高考,謝遷(1449-1531年),謝閣老,明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科狀元。
1481年全國高考,王華(1445-1522年),龍山先生,王陽明(王守仁)的父親,明成化十七年(1481)辛丑科狀元。
1484年全國高考,李旻(1445-1509年),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憲宗成化二十年(1484)甲辰科狀元。在成化二十年(1484年)李旻榜中,其中福建省中進士的有:姚繼、戴同、林謹夫、吳鏘、張澤、林煥(閩縣)、林廷玉(侯官)、劉琮(懷安)、鄭昊、石壁(長樂)、歐信(連江)、方璋、周進隆、姚鳴和、黃華(莆田)、滕祐(建安)、賴世傳(清流)、蔡清(晉江)、胡詢(南安)、吳泰(漳浦)、陳杰、王淮(福寧州),其中就有來自福建莆田的周進隆。

人物家鄉

周進隆的家鄉,福建莆田黃石鎮,地靈人傑,人文薈萃,明代以來登進士第的就有56人。明代僅(清浦人)就有尚書、左右布政、按察使周如磐、翁世資、周瑛、周宣、周軫、周瑩、周進隆等11人。
黃石古稱水南,轄景德里、莆田裡、連江里及國清里之塘頭共二十六村,舊有人家延絡數千戶,境內屋宇相續,商賈興盛,貿易吞吐,僅亞泉州。城之主脈俗傳猶巨蛛結網如圓城,古有城山石刻,蘊藏黃石文獻故事甚多,唐高僧妙應禪師讖云:“城山青,黃石出公卿。”山下多書香世家,周氏為讀書仕族,祖上皆因父兄顯隆而嚴於教,其弟子力學而工於文。如撫州太守周瑩、四川布政使周瑛、廣西左布政使周進隆、廣東左布政周宣、民事主事周轍、江西按察使周軫,以及戶部尚書翁世資、貴州布政司參議翁世用、翰林檢討翁瑛、監察御史林道楠,均為清江村人,可謂科甲鼎盛,進士輩出。

人物經歷

周進隆(1453—1520)字紹立,福田莆田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進士,歷任紹興府推官、監察御史、太平知府、廣西按察使、右布政使、左布政使等職。
推官正七品,相當於今天的“法院院長”
監察御史:朱元璋所設立的監察制度卻打破了上述原則,監察御史品秩低微,僅僅才是正七品官,屬於低級官員。但是,他們卻賦予了監察檢舉那些“位高品尊”的文武百官的大權,有事可以直陳天子。另外,監察官的選拔非常嚴格,非進士不能錄用,這就使監察官的職位顯得十分尊崇。同時,監察官的升遷非常快,這對於監察官來說也具有巨大的激勵作用。
太平知府從四品。明代廣西有十一府,其中就有太平府,府治在今廣西省南寧市崇左市(太平鎮)。現代的市古代稱作府,最高長官稱作知府,相當於市長。
廣西按察使:相當於今“省高級法院”。明清官職,正三品,全名“按察使司按察使”,“按察”相當於於古代的“陳臬”,因此按察使又叫“臬台”、“臬司”。明朝地方官員分為三司,分別是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刑名”,都指揮使則管“一省軍務”。
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糾官邪,查懲奸暴,平獄訟,雪冤抑,以振揚風紀而澄清其吏治。副使、僉事,分道巡察,《明史·職官志四》載,洪武十五年,以儒士王存中等531人為試僉事,每人按察二縣,“凡官吏賢否,軍民利病,皆得廉問糾舉。”
廣西右布政使:廣西布政使司右布政,從二品,廣西省副省長。(自治區副區長)
廣西左布政使明代,以左為尊從二品,廣西省省長。(自治區區長)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廣西、四川、山東、廣東、河南、陝西、湖廣、山西諸行省俱為承宣布政使司,罷行省平章政事、左,右丞等官。改參知政事為布政使……十五年(公元1382年)置雲南市政司……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以北平布政司為北京……十一年(公元1413年)置貴州布政司……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除兩京外,定為十三布政司。承宣布政使司,設左、右布政使各1人(從二品)。布政使是一省最高的行政長官,掌一省之政,朝廷有德澤、禁令、承流宣播,下達於有司。凡僚屬滿秩,負責考察其稱職與不稱職,上報達吏部、都察院。每三年則率其府、州、縣正官,朝覲京師,以聽察典。參政、參議分守各道,及派管糧儲、屯田、清軍、驛傳、水利、撫民等事。經歷、都事負責文書往來。照磨、檢校、典勘理卷宗,理問典刑名。為防止布政使司長官專權,每一布政使司又設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明布政使司的職掌雖與元行省有差異,但作為行政區劃並無本質上的不同,所以,習慣上仍稱布政使司為省。

個人作品

正德年間(1506—1521)在桂林,月牙、虞山、伏波、象山、疊彩、普陀、南溪、會仙等處均有題名或詩刻,還寫有《成順橋記》等。
在廣西桂林,周進隆題“韶音洞”洞名,至今尚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