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般指本詞條

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陝西省周至縣境內,1984年省政府的批准建立,1988年晉升為國家級。保護總面積56393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及其生存環境。

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秦嶺主脊之北側,最高海拔2996米,相對高差近1800米。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混交林中,分布約1500隻的金絲猴,是中國金絲猴種群數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陝西省周至縣境內
  • 氣候: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級別:國家級
  • 區域面積:56393公頃
  • 類型: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
  • 保護對象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及其生存環境
  • 批准時間:1988年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地質地貌,水文,氣候,土壤,植被,區域範圍,保護目標,動物資源,植物資源,管理措施,管理機構,管理內容,管理方法,開發利用,科學研究,旅遊信息,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1986年,經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周至保護區。
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為以保護川金絲猴棲息地為主的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位置

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陝西省周至縣南部的秦嶺主梁北坡,南以秦嶺主脊與佛坪、寧陝兩縣相接,西鄰太白林業局,西北與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連,東接寧西林業局。地理位置為東徑107°39′~108°19′,北緯33 °41′~57°。

地質地貌

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大地構造位置上處於秦嶺褶皺系,地層屬禮縣-柞水分區,泥盆系是保護區出露地層的主體,占面積的2/3左右,其次是石炭系及中生界地屬。

水文

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大小河流15條,共有流長大於10公里的河流6條,均為黑河右岸一級支流,匯集於黑河,每平方公里集水面積平均年徑流量44.38萬立方米,總計匯水面積563.93平方公里,是黑河總匯水面積的38%,是西安市黑河引水的主要水源。

氣候

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濕潤,年平均氣溫攝氏6.4℃-8.4℃,年降雨量約600-1100毫米,四季中夏季短而炎熱,冬長寒冷,秋季低溫多雨,春常殘雪蓋地,直到四月中下旬才解凍;小氣候變化劇烈。

土壤

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部岩石組成英岩片,南部主要是淺變質性粉沙岩。土壤結構複雜多樣,基本有4個土類、7個亞類,11個土屬,且具有垂直分布特點。

植被

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被垂直分布比較明顯,自下而上依次為針闊混交林帶、樺木林帶和亞高山針葉林帶。

區域範圍

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56393公頃 。其中國有土地面積49849公頃,集體土地面積6544公頃。
保護區功能區劃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其中核心區5578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44.2%;緩衝區3263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25.9%;實驗區3770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29.9%。

保護目標

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及其生存環境。

動物資源

截至2012年,保護區內有野生脊椎動物24目、71科、179屬、267種,占陝西省野生脊椎動物787種(亞種)的33.93%,其中獸類74種,鳥類160種,兩棲類8種,爬行類20種,魚類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5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林麝大鯢秦嶺細鱗鮭紅腹錦雞等24種。
金絲猴金絲猴
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落葉闊葉林與針闊葉混交林中,分布著14群,總數約1500隻的金絲猴,是中國金絲猴種群數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地區,還曾多次發現白色金絲猴。

植物資源

截至2012年,保護區內僅基金頂的種子植物就有121科508屬、1069種(其中木本植物464種,草本植物605種),占秦嶺種子植物總棵樹(159科)的76.10%。總屬數(995屬)的51.10%、總種數(2940種)的36.40%,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2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銀杏大果青杄等7種,陝西省第一批重點保護植物3種,陝西省保護植物7種,總計19種,且大部分植物屬於國家特有種,並發現了大面積的獨葉草巴山冷杉

管理措施

管理機構

1989年,西安市批准成立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是西安市林業局直屬的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全局實行局、站兩級管理,單獨核算的管理體制。管理局設辦公室、保護科研科、社區共管科、防火公安科、工會等5個職能部門:局下轄厚畛子、板房子、安家岐、小王澗、雙廟子等5個保護站,雙廟子、板房子2個森林公安派出所,黃草坡、虎豹河2個檢查站。

管理內容

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大熊貓、金絲猴、羚牛及珍稀植物等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自然景觀等。

管理方法

保護區管理局駐地周至縣二曲鎮農商街2號,保護區內由於通達工程的實施,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話,人們聯繫交流很方便。社區人口3409人,730戶,16個村。社區對保護區工作產生的主要壓力是採藥、放牧、薪柴採集。保護區周邊社區已有產業是生態旅遊業,未來發展方向是經濟林、養蜂、中藥種植。
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世紀90年代初,眾多的盜伐森林者將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致富基地”,亂砍濫伐現象相當嚴重。為保護生態環境和森林資源,周至縣林業局於1994年成立了林業巡警稽查隊,加強巡邏看護和檢查,終於將這股盜伐歪風剎住。

開發利用

科學研究

1990年5-6月,保護區管理局與西北大學生物系協作,採用路線統計法,對周至自然保護區內雉類的種類和數量分布進行了調查。選擇具有代表性生境的完整溝坡作為調查的基本路線,路線長度用計步器測量,路線寬度約為50米,將遇到或聽到雉類鳴叫聲的地點、數量、種類一一記錄。
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5年7-8月,中國科大學生科學考察探險協會組織了歷時14天的科學考察活動,科考隊在保護區無人區停留了8天,考察了包括金絲猴羚牛在內的多種國家級保護動物。7月30日科考隊從安家歧保護站進入保護區的緩衝區,在松花坪巡護哨站建立本次考察的大本營。科考隊冒雨兩度登上秦嶺主梁尋找金絲猴未果。8月3日天氣好轉,科考隊再次尋找金絲猴,終於在海拔1600米的龍王溝找到了一群大約200隻的金絲猴,隊員跟蹤拍照並做了觀察記錄。8月4日科考隊負重再上秦嶺主梁,並紮營梁頂以觀察更多的金絲猴做對比分析。

旅遊信息

  • 景觀
金絲猴野外觀賞區:位於保護區內的玉皇廟地區,周至自然保護區與大專院校合作在玉皇廟地區已經成功招引了一群金絲猴,成為國內外首家成功招引野外金絲猴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高山爛泥湖位於保護區東南角,與寧陝縣交界,面積約15公頃,海拔2300米以上,羚牛黑熊等獸類經常活動於此。
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長坪河植被景觀:從厚畛子保護站沿花耳坪河南行經牡羊灘、二嶺子,直達秦嶺主脊,直線距離12公里。
七里一線天從保護區北部的東河入口,沿溝向東南,路經七里峽口,峰峭直插雲天,最狹處僅有5米。
秦嶺冷杉林:位於保護區東南部,秦嶺冷杉是秦嶺特有樹種。
光頭山草甸:位於保護區西南邊陲,與佛坪國家級保護區交界,海拔2904米,是觀察到野生動物活動情況的好地方。
其他景觀還有:玉皇廟、大蟒河、殷家坪、大樹溝、黑河森林公園等。
  • 交通
保護區內由國道、地方道路、簡易機動車道和人行小道相互連線構成網路。保護區內108國道貫通南北,南行280公里抵達漢中,北行10公里與隴海公路、西寶高速相交,東行70公里抵達西安鹹陽,西行120公里到達寶雞,各保護站的地方道路與國道相接。

生態價值

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既有獨特,複雜,多樣的自然生態環境,又有種類豐富,起源古老的生物資源,同時還兼有美麗的自然景觀。這裡是具有全球保護意義的川金絲猴目前地理位置最北的一塊棲息地,是親歷保護區群的重要成員與中國最悠閒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地區,同時又是西安市用水重要的水源涵養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