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肇基(安徽省廬江籍民國人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周肇基(1902—1922),又名本岐,廬江縣常豐鄉朱陳村(現同大鎮連河村朱陳二組)人。民國8年入省立一中讀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肇基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02
  • 逝世日期:1922
人物簡介,死因分析,姜周墓祠,

人物簡介

“五四”運動影響到安徽時,積極聲援並參加學生的愛國行動,協助成立安徽學生聯合會。民國10年(1921)6月2日下午,率省立一師、一中學生結隊前往省議會,抗議軍閥倪道糧削減教育經費,軍閥下令軍警打傷刺傷50多名學生,肇基等同學赤手空拳、毫無畏懼地與軍警搏鬥,被議會守門衛兵刺傷倒臥在地,遍身鮮血,造成“六·二”慘案。慘案發生後,蕪湖、合肥、宣城、鳳陽等地學生罷課聲援,京、津、滬學生及安徽旅居外地的學者名流紛紛馳電聲援,家鄉廬江中學學生上街遊行,並成立“六·二”慘案後援會。

死因分析

肇基受傷後被送至同仁醫院搶救治療,8月1日忽大吐血,生命垂危,不幸於民國11年11月10日卒於省城寓所,年僅21歲。12月10日省城安慶舉行萬人追悼大會,市民擺香案祭奠,情景悲壯。會後,靈柩葬於菱湖公園,並建“姜周墓祠”,原安徽省委書記王步文為墓祠題寫“醒皖第一聲”的匾額。

姜周墓祠

12月上午8時,棺樞在軍樂隊的哀樂中從同善堂出發,送葬的共有一萬多人,有的手攀輓聯、有的手持執紼,沿路不少市民以香案祭奠,情景悲壯。至下午二時,周肇基的棺樞才到菱湖門外,與烈士姜高琦並葬,定名曰“姜周墓”。不久,在“姜周墓”前方建成了“姜周祠”。
1925年春,省立第一師範蔡曉舟等倡議並重修了“姜周墓祠”,首任中共安徽省委書記王步文題寫了“醒皖第一聲”的匾額。一九三四年,國立女子師範學院教授陳東原等倡議再修,墓亭祠字,煥然一新。墓祠有樓,可以跳遠,下層牆壁嵌有姜、周二烈士及周夫人遺像石碑。墓祠南面,左右各有一亭,一為姜高琦血衣亭,一為周肇基熱血亭。墓前豐碑數對,均題有聯語。祠和亭皆題詞滿目,墓祠附近,設有農場、國小、茶園、茶館,作為墓祠環境的點綴,且為瞻仰者休息之用。墓祠之南,建有人行馬路,通向環城公路,於其交叉點,樹立碑柱,作為瞻仰路標。每年清明節和冬至節,祭者如雲,遊覽憑弔,頗稱極盛!
抗日戰爭暴發後,日本侵略軍侵占了安慶,“姜周墓”和 “姜周祠”毀於日寇之手,墓祠舊跡,蕩然無存。如今到菱湖公園遊覽的人,亦早已不知“姜周墓” 和“姜周祠”、所在的位置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