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時代《詩》的傳播史

周秦時代《詩》的傳播史

《周秦時代《詩》的傳播史》是2011年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銀琴。本書主要介紹了周代禮樂制度下詩歌的傳授系統、戰國時代儒學的地理分布及《詩》在各諸侯國的傳播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周秦時代《詩》的傳播史
  • 作者馬銀琴
  • ISBN:9787509723845
  • 頁數:267
  • 定價:58.00元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1年7月1日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周代禮樂制度下,這是瞽蒙之教與國子之教的共同科目。西周時代,樂教為本,瞽蒙是傳《詩》的主體。春秋時代,聘問歌詠為《詩》的傳播提供了重要的場所和途徑,而賦詩斷章則推動了歌辭與樂義的疏離。至戰國時代,聘問歌詠隨著周禮的崩潰而銷聲匿跡,儒家成為《詩》唯一忠實的傳承者。從孔子到苟子,《詩》在不斷德義化、倫理化的闡釋中成為儒家經典,並在漢初的文化重建中被立為博士,重新回歸王官之學的位置。

作者簡介

馬銀琴,女,寧夏隆德人,1972年5月生。1994年於寧夏大學中文系獲得學士學位,1994-1997年為湖北大學中文系文藝美學專業碩士研究生,1997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9月考入揚州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攻讀古代文學專業博士學位,2000年10月取得博士學位並進入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工作,2002年10月出站。現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古代室研究員,主要從事先秦文字研究

圖書目錄

導 言
第一章 周代禮樂制度下詩歌的傳授系統
第一節 瞽蒙傳詩——注重詩之“聲”的傳詩系統
第二節 國子之教——注重詩之“言語”、“德義”的傳詩系統
第三節 “聲教”與“義教”的相互關聯與轉化
第二章 春秋時代賦引風氣下《詩》的傳播
第一節 春秋時代《詩》傳播的基本方式
第二節 賦引風氣產生、衰變的原因及其對詩文本傳播的意義與影響
第三章 戰國時代《詩》的流傳及特點
第一節 從“爭為戰國”到“秦並天下”——戰國時代歷史簡述
第二節 從《戰國策》看《詩》在官府中的地位
第三節 諸子與《詩》
第四章 戰國時代儒學的地理分布及《詩》在各諸侯國的傳播
第一節 儒者的故鄉——魯國
第二節 子夏居西河與三晉之地《詩》的傳播
第三節 稷下學宮與齊國儒學的發展
第四節 戰國楚簡與《詩》在楚國的傳播
第五節 周秦時代秦國儒學的生存空間與《詩》在秦國的傳播
第五章 儒家詩教與儒學傳統中的《詩》
第一節 從《論語》、《孔子詩論》等看孔子的詩教主張
第二節 子夏與《詩》的傳授
第三節 孟子的詩學思想
第四節 荀子與《詩》
小 結2
結 語
主要參考書目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