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祖農耕文化之鄉

周祖農耕文化之鄉

2002年中國民俗學會命名慶陽市為“周祖農耕文化之鄉”。從夏朝孔甲年間算起,至商代康丁年間古公亶父南遷岐山,周祖在慶陽共傳承12代,達400餘年之久。周人在慶陽教民稼穡,開創了先周農耕文化的先河,使慶陽由以牧業為主的遊牧區變為以農業為主的半農半牧區,對後來慶陽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周祖農耕文化之鄉
  • 地理標誌:慶陽農耕文化
慶陽農耕文化概述,慶陽農耕文化歷史,

慶陽農耕文化概述

慶陽有著發展農業的諸多便利因素。遠在20萬年前,人類就在這裡繁衍生息,7000多年前就有了早期農耕。據《史記》記載,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在此與中醫鼻祖岐伯論醫,有《黃帝內經》行世,慶陽被稱為“岐黃故里”。4000多年前的夏朝末期,這裡就有農業發達的記載。周先祖不、鞠陶、公劉祖孫三代在這裡積極發展農業,通過不斷探索並改進農耕技術和生產工具,逐步由“二牛抬槓”的犁耕代替了早期的火耕、耜耕,開始了精耕細作。他們還在這裡提倡養豬、羊、牛、鵝,栽花植樹。農業的發展使歷史上的慶陽出現了“行者有資,居者有蓄積、民賴其慶”的繁榮景象。
從周先祖時期開始,“務耕種、行地宜”,從而使茹毛飲血的蒙昧歷史第一次在北豳這塊土地上畫了句號。華夏民族古老而傳統的農耕文化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周道之興自此始”。
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慶陽先民們事農桑,務耕作,重農務本,民風敦厚,逐漸形成了內涵極為豐富的農耕文化。如今,行走在慶陽大地上,仍可以感受到農耕文化亘古不衰的歷史氣息。那些傳統的農具、農耕技術、耕作習慣以及種植的作物,那種“陶復陶穴”的窯洞民居,處處都或隱或現著先民們的身影和智慧。慶陽被譽為華夏遠古農業的“北方搖籃”,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周祖農耕文化之鄉”。
悠久的農耕文化,不僅成為慶陽最具代表意義的文化符號,也對慶陽的社會歷史和經濟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農耕文化以其先進的耕作技術和思想理念,在引領社會發展的同時,也以宏闊的姿態不斷吸納包容了其他地域有益的創見。歷史上,慶陽一直是農業生產的重要地區,素有“隴東糧倉”之稱。

慶陽農耕文化歷史

慶陽,是黃帝的嫡系子孫周先祖的舊邦,是周人12代先祖及周民族部落創業立國的地方。早在堯舜時期,周人遠祖后稷棄,因好農耕,善稼穡,被堯、舜二帝先後封為農師后稷,並將邰地賜賞給棄,姓姬。此後世代皆為后稷,到夏代後期,因夏後氏王朝德政衰敗,諸侯叛亂,去稷不務,時任后稷的裔孫不密率族人奔赴戎狄雜居之地,古稱北豳,即今之慶陽。不甯和兒子鞠陶、孫公劉3代在慶陽教民稼穡,發展農業,從而開創了我國農耕文化的先河,“周道之興自此始”。到夏桀22年,公劉為了向南發展,擴大北豳疆域,便率部族從慶陽城南遷至寧縣城西之廟咀坪,古稱公劉邑。公劉和兒子慶節正式在這裡建立了豳國。它的範圍,東到子午嶺,南到彬縣、旬邑,西到涇川、靈台、鎮原,北到環縣、華池,成為當時西北勢力較強的部落方國。此後,經裔孫皇仆、差弗、毀瑜、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古公  父,前後共12代、四百餘年在豳地的經營和發展,壯大了周族部落,形成了周王朝的雛形。在商朝武乙年間,古公直父為避戎狄侵擾,率親近部族南遷陝西岐山縣的周原,自稱為周。從此,慶陽地區被五戎侵占,開始了五戎亂豳、部落方國林立的局面,直到春秋時,才被義渠戎國統一。後秦滅義渠,建立北地郡,慶陽始歸中原大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