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盛典

周盛典,?>四川省成都府灌縣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光緒二年(1876年),參加丙子恩科會試,得貢士第10名。殿試進士二甲第88名。同年五月(6月3日),改庶吉士。光緒三年四月(1877年6月9日),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基本介紹

現在的都江堰,提起周盛典,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但在清光緒年間,周盛典卻是紅極一時的人物。有清一代,260多年間,灌縣(今都江堰市)曾出過近300個秀才,63個舉人,但是,考中進士的只有乾隆時期的李先達、道光時期的高溥和董文炳、光緒時期的周盛典、苟春培和賀鴻基等6人而已。而授職翰林院編修的,則僅有周盛典一人。
周盛典字雅堂,清代本邑唯一的翰林院編修。據考證,在灌縣的東正街(今都江堰市幸福路)上曾有一座翰林府,輝耀百年,從而見證了周家的無上榮光。
周盛典在個人成長、學業和仕途發展進程中,正趕上“同治中興”時期。1862年以後,清政府相繼撲滅了太平天國、捻軍等農民起義烈火,恢復了封建統治秩序,開展了“以圖自強”的洋務運動,國內出現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時期。國家經濟、文化發展的大好形勢,為四川和灌縣人文蔚起鋪平了道路。
同治十三年(1874),張之洞任四川學政,創立“尊經書院”,延請致仕在家的侍郎薛煥擔任山長,選擇各州縣高材生入院,以經史、國小、經濟、詩、古文辭等課諸生,“首勵廉恥,次勵以讀有用之書”(張之洞《四川省城尊經書院記》)。他又設尊經局,刊行經世致用書籍,撰《書目答問》,為四川學子指示學習門徑,蜀中自南宋以來衰敝的學風得以振興。光緒三年(1877),丁寶禎任四川總督,聘請王湘綺(壬秋)入主“尊經書院”,以經術、辭章教四川學子。王為今文經師而不拘禮法,倡導經世致用,更促進了蜀學與江浙、湖湘的學術交流融合。從此,蜀中文風為之一變,一大批國學人才脫穎而出。如廖季平、楊銳、劉光第、宋育仁、趙堯生、駱成驤、顏楷、吳之英、王昌麟①、林山腴、羅伯濟、張森楷、曾學傳、朱青長、周紫庭、劉鹹炘、劉豫波、曾鑒、徐子休等等。
再一方面,在當時的灌縣,湖廣移民與原住民一起,經過百年努力,使灌縣社會經濟、文化得到發展,廣西臨桂人周因培於道光十年(1830)任灌縣知縣,重建奎光塔,振興了灌縣“文運”:道光十二年(1832),楊茂蘭考中壬辰恩科舉人,張思偉考中十四年(1834)甲午科舉人,道光十五年(1835)周因培再任灌縣知縣時,不但劉驥考中乙未恩科舉人,而且高溥又考中了乙未科進士,灌縣學子進學希望大大增強。道、鹹、同三朝的五十年時間裡,乘康、雍、乾、嘉四朝共考中傅大壽等29個舉人和1個進士——乾隆十九年(1654),李先達在考中甲戌科舉人的當年連捷考中進士的東風,灌縣又考中了高溥等18個舉人和兩個進士——高溥(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乙未科)、董文炳(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甲辰科),而且高、董兩人都是崇義碩儒宋靈岩先賢的學生。灌縣學風更見濃厚。為光緒一朝培養出周盛典、苟春培和賀鴻基等3個進士以及潘泉宗、羅錦章、張學涵等16個舉人奠定了基礎。
由於“尊經書院”的影響,帶動了蜀中,也帶動了都江堰市再度大辦書院、義館和私塾的熱潮。清光緒二年(1876),周盛典高中二甲第88名進士,四年(1878),周盛典任職翰林院,隨即回鄉守制,執教岷江書院,使古堰文風達到鼎盛。這一時期,除周盛典外,都江堰市的著名文人還有陳炳魁②、王昌麟、錢毓岷、賈思徽、賀鴻基、周慶綸、羅伯濟等。他們對後世的影響也是很大的。①王昌麟字瑞徵,都江堰市柳街鎮人,光緒十四年(1888)戊子科舉人。師從著名學者王湘綺。光緒二十年(1894)考入國子監南學,庚子國變,南歸,曾主持本邑岷江書院。是本邑近百年來最富盛名的學者,死後入祀文廟鄉賢祠。據宋育仁撰王昌麟墓志銘介紹,王昌麟“生於同治壬戌年正月初九日,卒於(民國)戊午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年五十七”。根據乾支時日互換,王昌麟出生於公元1862年2月7日,卒於公元1919年1月25日。②陳炳魁,名俊彥,字炳魁,號輔廷,與周盛典同為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甲子科帶補辛酉科舉人,本邑著名學者。
周盛典逝世距今已近130年,由於時間較長,傳世資料十分稀少,地方史、志、鄉乘文獻雖有記載,但多零星、分散。我們從民國《灌縣誌》等地方史料中查到了3篇與周盛典家有關的墓誌、碑文,它們分別是:陳炳魁撰寫的《誥封中憲大夫周府君墓志銘》、王昌麟撰寫的《翰林院編修周雅堂先生墓誌表》、《甘肅候補知縣周公子碑陰記》。為我們了解周氏家族提供了很多第一手材料。
陳炳魁撰寫的《誥封③中憲大夫周府君墓志銘》中,對周盛典的父親周廷棟(公元1804——1878年)是這樣介紹的:
“君姓周氏,諱廷棟,字燮臣,其先湖北麻城。明季,忠武公字寧武,力戰死,夫人劉氏殉之,向夫人攜子世乾突圍出走。國初入蜀,為君始祖。世乾生全遷灌邑,遇神僧指青棡墩下家焉。遂世為灌人。曾祖尚仁,富而好施,縣人德之曰:‘周善人’。祖鳳鳴,父伯順,孝友和易,鄉里私謚之‘醇樸先生’。”③誥封:明清之際,對文武官員及其先代祖宗及妻室贈予有關爵位名號時,皇帝詔命有誥封、敕封之分:五品以上授誥命,稱誥封;六品以下授敕命,稱敕封。
以上這些文字,已經說明周氏家族的淵源和世代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以至後來周盛典在京為官,也多有義舉,世人美之,有“孟嘗之譽”,應是“其來有自”的。
陳炳魁的這篇文章還記有周家在白沙小河開設義渡,“(乾隆時期)曾祖(周尚仁)稱善人者,之所經營也”和鹹豐辛酉(公元1861年),雲南人李永和、藍大順率軍逼近成都,“縣令采人望,檄君(周廷棟)任城防,君忠勇奮發,經緯萬端……事平,義不受賞。大吏奏給五品頂戴,君亦不自襮(暴露)也”等幾件事。這裡需要說明周廷棟的中憲大夫頭銜的由來。
據羅伯濟所撰的民國《灌縣誌》載:周廷棟的中憲大夫封號是“以子盛典貴,貤(yi)贈中憲大夫,妻梁氏封恭人”;周盛典祖父周伯順也“以孫盛典貴,貤贈中憲大夫,妻申氏、牟氏、王氏封恭人”。對照王昌麟撰寫的《翰林院編修周雅堂先生墓誌表》中的一段:“(周盛典中進士後)逾年散館,授翰林院編修,時遇德宗(光緒)登極,覃恩④先生前在吏部主事,任加三級,請貤贈其祖父、父皆中憲大夫,妣皆太恭人”。由此可知,這是光緒登基,施恩天下,為朝臣加官晉級的一項舉措。“貤贈”是古代的一種制度,即將自己的封號,呈請朝廷,轉贈給自己的先人。這是一種“誥封”的榮譽頭銜,不是實職。是周盛典“請貤贈其祖父、父皆中憲大夫,妣皆太恭人”而得到朝廷恩準的。④覃(tan,)恩:覃,義為長、深、遍及、蔓延、延及、廣施等,覃恩即廣施恩澤,舊時多用以稱帝王對臣民的封賞、赦免等。
《誥封中憲大夫周府君墓志銘》中,還記載有周廷棟重建“慰農亭”和維修“百丈堤”等事件。
“慰農亭”原為成都水利同知強望泰於道光十五年(1835)興建。其名由成都知府楊味時所題,取北宋時宰相韓琦《久旱喜雨》詩句“須臾慰滿三農望”之意,以說明從離堆而下的內江之水與灌區14縣民生休戚相關,亦即“稻田足水慰農心”之意。
強望泰(公元1793~1844年),陝西韓城人。自道光七年(1827)出任成都水利同知起,前後8次任該職,管理都江堰近20年,每年淘灘作堰,使灌區14個州縣旱澇無患,人民安居樂業。在都江堰治理的歷史上,強望泰寫下了自己人生光輝的一頁。
道光十五年(1835),強望泰在距離堆不遠處修建了“慰農亭”,並撰寫《新建慰農亭碑記》,文中最後寫到:“惟經費不充,規模初具,恐他日風雨侵凌,其興廢有難逆料者,尚祈後之君子時加補葺,俾成功不致朽毀,尤余私心所望也。”
同治六年(1867)丁卯夏六月,“慰農亭”被大水沖毀,“盪齧無存”,當年,周廷棟“積資復之,構一亭一軒”。後來,“慰農亭”在民國時期又被大水沖毀。今天,在《都江堰史》一書附錄的由樊晉錫於光緒十二年(1886)繪製的《四川成都水利全圖》上,還能看到它的位置。
關於周廷棟修建“百丈堤”,陳炳魁的文章是這樣寫的:“築長堤百廿丈,外捍江水,內衛城郭,居民樂之。”
周廷棟有四子:盛典、盛隆(早卒)、盛琦(詹事府謄錄,議敘縣丞)、盛文(國學生)。
據王昌麟撰寫的《翰林院編修周雅堂先生墓誌表》記載:
“君(周盛典)幼有偉度,翔異諸童。年十二,四子五經,講誦都畢。學使按臨,警為偉器,獎以佾生,旋舉入學為附生。先生益淬於學,歲科試,文屢冠通庠⑤,升為增生,序補廩生。鹹豐(十一年)辛酉(1861),為拔貢生。時寇亂(李永和、藍大順率軍來灌縣)道阻,逮同治三年(1864)赴京應廷試,名列第一,授吏部七品小官。就應天(府)鄉試,中式北闈第七名舉人。榜發,同日報(喜者)至,賀者顏其廳曰‘一日雙喜’。光緒二年(1876),丙子會試,先生復中式第十名進士。賀者顏其堂曰‘鄉試雙魁’。隨後,以殿試(二甲第88名進士)、朝考一等改官翰林院庶吉士,逾年散館⑥,授職(翰林院)編修”。⑤庠:古代學校。⑥散館:明清以來的翰林院相當於唐宋時期的館職。庶吉士學習之地稱庶常館,學習期滿即稱散館。
另外,關於周盛典授翰林院庶吉士和授翰林院編修的史料,我們分別從《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中查到。其第31卷載:“光緒二年五月壬寅(公元1876年6月3日),引見新科進士。……吳樹梅……周盛典……俱著改為翰林院庶吉士。”
其第50卷載:“光緒三年四月癸丑(公元1877年6月9日),引見丙子恩科散館人員。得旨:……二甲庶吉士陳翥……周盛典……俱著授為編修。”
從上面的記載,可以看出,周盛典在歷次科舉考試中一路順風,由秀才而舉人,由舉人而進士,最後中丙子恩科二甲第88名進士,以朝考一等入翰林院。請假回家探親,恰遇其父於1878年11月10日因病棄世,周盛典依例守闕(守孝3年),其間,應鄉人請,主持岷江書院,後又入主成都少城書院,“學侶追隨,外會為滿”。周盛典文采飛揚,教學以經世致用、通達事務為要。試律似吳聖征,制藝⑦風格與乾嘉學者管蘊山侍御相頡頏,受其學者,無不蜚聲場屋。服闕期滿,周盛典回京仍任原職。諸文友餞別並即席賦詩相送。茲錄郭紹伯《送周雅堂太史北上》於次:
“山水鐘靈豈偶然,蓬灜得路羨君先。
五千里外風雲客,二百年余翰墨緣。
公瑾論交如飲酒,班生此去勝登山。
出山好慰斯人望,佇聽綸音播九天。”
周盛典為人平易、穩重,做事踏實認真,任職吏部十餘年,深得上級信任,同事讚許。尤為值得稱道的有以下兩點:
第一、寬以待人。對家人愛護有加,對曾因科甲功名而與之爭勝者也善於和他們相處。據王昌麟《翰林院編修周雅堂先生墓誌表》,當年因科甲功名而與之爭勝者某,後來因心懷怨恨,作小遊仙詩譏刺當道,被追查,周盛典屈意回護,化解了危機。
第二,急人之所急,視鄉人如一家。凡有人遇急事,或有厄難,都盡心出力、出錢拯救,對有紛爭,則竭力調解,務使和解。如有邑人借陝西商人錢謀官,陝商欲訴於官府,周盛典極力調解,作保,陝商本來就相信他,事情自然化險為夷。⑦制藝:也作制義,即作八股文。
周盛典生於道光十四年(1834)甲子仲春(二月)初十日,光緒十一年(1885)乙酉孟冬(十月)因病卒於京城,得年五十有二。其長子慶綸扶喪返故里。入三峽,船翻,全船皆遇難。慶綸遇紅船(救生船),得救,獨免於難。
清光緒後期,邑先賢徐昱撰《灌縣鄉土志》其中《耆舊錄》中也有關於周盛典的記載,與王昌麟文章相似,但過於簡略,茲從略。
又,藍字堯先生曾撰文介紹周盛典,其文章名為《“小孟嘗”周盛典》。其文所記事例與王昌麟先賢所撰墓誌基本相同,所不同者有二:一是認為周盛典乃天馬鎮天童山村人氏,卒後歸葬天馬鎮七頭山。二是說周盛典死亡原因是“相傳,周盛典之死是由於直諫皇上,激怒皇上,被皇上用金瓜擊頂而亡。”
對於周盛典,奎光塔公園周公祠也有專題介紹:“周盛典,灌縣人,同治四年考中進士三甲,在京任吏部主事翰院編修,為官三十三年,後因參加戊戌變法被殺害。”
周家後人周發倫先生以前曾撰《古堰英烈——周盛典》。文章如是說:周盛典字雅堂,清道光十八年生,卒於光緒二十四年(1837——1898)。都江堰市(灌縣)中東街人士,同治四年己(乙)醜科進士,三甲出身,任翰林院編修,吏部主事。在京為官三十三年。原光緒《灌縣誌》,未見有傳,而其官職表中,名列首位。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廿四年九月廿一日,光緒皇帝被囚瀛台。九月廿二日,周盛典因參加戊戌變法,被殺害於京城家中。周盛典出生在灌縣中東街,因授翰林院編修後,中東街曾有翰林府一座,在原中藥材公司(今為中藥材公司家屬宿舍)地界上。1933年前由周姓轉賣給朱姓,開設醬園鋪,現已不存。
我們再來看周慶綸的大概情況。
王昌麟先賢曾遊學於周盛典門下,既與周盛典有師生之情,又與周慶綸同歲,是好朋友,於周氏一門為通家之好。他撰寫的《甘肅候補知縣周公子碑陰記》中載:“公子諱慶綸,字式丹,吾鄉翰林院編修周雅堂先生之元子也。公子以同治元年(1862)生,及編修主講岷江書院,時在光緒四年(1878),公子年甫十六,已能文章,善詩賦,楷書遒麗,人見者,無不嘆羨。”文章中特別記載了周盛典在點評王昌麟的作業“一文、一賦、一詩”時所給評語為:“生花妙筆,尚在君家。望自勉旃。”周盛典於邑中名宿最推崇王昌麟父親王小南(圖書)的才思敏捷。還讓兒子周慶綸與王昌麟訂交。
在《甘肅候補知縣周公子碑陰記》一文中,王昌麟還深情追憶自己與周慶綸、賈思徽曾於雪夜吟詩的往事。
“嘗於雪夜,師(周盛典)歸私宅,公子(周慶綸)密招余與賈君思徽飲於書院之講堂,以歲寒三友制制,拈鬮分詠,余得伴竹,賈君得訪松,公子得探梅。(公子詩)中有句云:‘奴背錦囊因雪重,橋邊茅屋認仙居’。賈君曼吟數四,相與鼓掌,交譽極歡。”
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王昌麟與周慶綸分別於京城。昌麟請假回歸故里,執教岷江書院;慶綸得用知縣,分發甘肅候補,後來客死異鄉。
若干年後,王昌麟繼周慶綸之後逝世,三人中年長的賈思徽在其輓聯中還提到了夜雪吟詩往事:“悲君兮也復悲我,三友同盟,乃先失探梅(周慶綸)、伴竹(王昌麟),撫孤松(賈思徽)以長嘆。”
周家祖孫三代最後歸葬兩地:周廷棟長眠於灌縣城東金村忠義甲(今天馬鎮境內),周盛典、周慶綸父子的墓地則在崇寧縣城(今郫縣唐昌鎮)北20里的蓮花山法隱寺側。
周盛典的書法、詩文、繪畫等藝術作品在今天的都江堰市已很難尋覓。儘管我們作了很多努力,也只收錄到1篇碑記、5副對聯和3首律詩。其繪畫作品除見史志著錄以外,未見實物。簡介如下。
周盛典所撰碑記為寫於光緒三年(1877)的《都江堰靈異記》,記述四川總督丁寶禎大修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發生的一件奇事——工程施工後保留的榪槎,有部分木頭因在水中而發芽生葉,古人認為是祥瑞徵兆。周盛典於是撰文記其事,並由此歌頌了丁寶禎治水功績:“……(都江)堰魚嘴前心安榪槎,袤長一百二十洞,其制以榿、柳雜木為之。每歲放閘後,逐次撤去,僅留數洞,以殺上流水勢。然遇盛漲,亦即隨波漂沒。今則巍然屹立者尚有五洞,於驚濤惡浪之中,發生枝葉,鬱勃青蔥,斧斤之痕,宛然尚在。豈非公(丁寶禎)之精神所結,感通於天,以召此靈異歟?……”。
據考,該碑文為劉璞(一作朴)用隸體書寫,書法峻整。曾立於二王廟前壁間,今碑失文存。羅伯濟先賢編撰的民國《灌縣誌》、馮廣宏先生主編的《都江堰文獻集成·歷史文獻卷(先秦至清代)》和王才友、傅子全兩位先生主編的《都江堰市金石錄》等書均收錄。
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周盛典書寫的對聯有五副,錄如次:
第一、“德連木理,仁挺芝草;
門有通德,家承賜書。”
此聯前有題記,似為“XX仁兄大人XX”等字樣,因只見複印件,所以不能確定是送給哪位先賢的;後有“雅堂弟周盛典”等字。該聯語系集前人成句的行楷聯,現存都江堰市文物局。上聯摘自西晉文學家左思的《魏都賦》,下聯則出自南北朝時期文人庾信的《小園賦》。
第二、“高拱玉清,尊無二上;
宏開金闕,默運三元。”
本聯在青城山上清宮正殿上,上聯前有題款:(清)“同治五年(1866)季春下浣日吉旦”,下聯落款為“吏部主事周盛典沫手敬書”。
第三、“結習已全空,只難忘,石上清泉,山間明月;
名山聊小憩,幸領略,錦江春色,玉壘浮雲。”
本聯在青城山天師洞迎曦樓(一作天師洞洞口牌樓)上,上聯前題款為:“戊寅暮春同人招游,XXXXXXXX”等;戊寅為公元1878年,即清光緒四年,時周盛典在家守制。下聯落款為“雅堂周盛典並識”。“石上清泉,山間明月”“錦江春色,玉壘浮雲”均集唐詩語句而成。
第四、“陽羨春茶瑤草碧;
蘭陵美酒鬱金香。”
“陽羨春茶”指今江蘇省宜興市南部陽羨景區的著名特產——陽羨茶,今稱陽羨雪芽——取自蘇軾“雪芽我為求陽羨”詩句,“瑤草”即仙草;下聯則全用李白《客中行》詩的成句。上聯邊款為:“瑞亭二兄大人雅正”,下聯邊款為“周盛典”另有兩方印章,無時間。
第五、“廊廟正需才,愧半生銓署浮沉,毫無建樹;
文章思報國,願多士玉堂冠冕,不負傳薪!”
此聯曾掛在岷江書院大門,系周盛典回家為父守制、主講岷江書院時所撰,以激勵本邑後學。
本邑文獻和有關書籍、文章中著錄周盛典的3首律詩分別是1首五律和兩首七律。
五律《竹里烹茶》,見於羅伯濟編撰的《灌志文征》和王國平編撰的《玉壘金聲》等鄉乘文獻,詩前有序,一併照錄於下:
消夏青城,左右修竹,茗香泉冽,不減天隨(唐末文學家陸龜蒙自號天隨子)韻事也。
竹里館初晴,泉聲繞閣清。
水從丁字汲,茶趁午甌烹。
涼露千竿滴,微風兩腋生。
此君真不俗,相對更怡情。
第二、三兩首為七律,是周盛典於同治三年將赴京應舉時,本邑文人為他餞行,酒酣耳熱之際,周盛典有感而作。該詩有很多版本,《都江堰市金石錄》《玉壘金聲》以及《古堰英烈——周盛典》等有關文獻典籍和文章所錄大略相同,謹錄如下:
選拔將至都門,同人餞於二王廟,賦此志別(二首)
年來意氣尚縱橫,北望燕台且送行。
殘照一鞭遊子影,春風十里故人情。
龍頭未副平生願,蝸角先爭最小名。
如此歡場猶遠別,那堪回首憶諸兄(君)。
文字綢繆信有因,天涯蹤跡倍相親。
酒逢餞別心先醉,交到忘形意最真。
好勝未除名士習,放懷同飲玉壺春。
秋高有約共攜手,都是長安得意人。
上錄二詩,《都江堰市金石錄》的詩題為《餞別留題》,詩後說明文字為:“清同治三年,入都赴甲子科殿試,與同人餞別於二王廟,賦此。”《玉壘金聲》詩題為《選拔將赴都門,同人餞於二王廟,賦此志別》,與二王廟壁間的石刻原作基本相同。但上錄兩書詩句與二王廟壁間的石刻原作有些區別。為了比較原詩幾個版本的異同,茲據嵌於二王廟壁間的石刻原作及詩前序言和詩後跋語,一併照錄於下:
“甲子春初,余將北上,孚承至好諸君子,邀游顯英王廟。是日為雪所阻,就於附近僧寮⑧置酒公餞。乘醉放言,率成二律,適鏡亭⑨道人倩⑩張子贊廷索詩於余,即此贈之,兼祈粲正。
秦嘉上計意縱橫,不忍言行卻送行。
殘照一鞭遊子影,春風千里故人情。
龍頭未副平生願,蝸角先爭最小名。
如此歡場獨離別,那堪回首憶諸君。
文字姻緣信有因,年來蹤跡更相親。
酒逢餞別心先醉,交到忘形意最真。
好勝未除名士習,放懷同飲玉壺春。
秋風有約重揚手,都是長安得意人。
灌東周盛典甫稿。”
該跋後鈐印兩方,一為“雅”,一為“堂”。
此稿第二首第一聯和第三聯上句後都有注,但因風化,未能認出。且兩詩與前錄志書等所載的文字十多處有異。推考其原因,恐怕二王廟壁間碑刻是該詩原稿。甲子年是同治三年(1864),周盛典於當年春天從家鄉啟程赴京應直隸府的鄉試。本邑文友郭紹伯、徐昱、彭洵等原來相約到二王廟,為他送行,結果為大雪所阻,眾好友便在西門附近茶寮酒肆中為他置酒祖道。酒酣耳熱,周盛典遂賦此二首詩留別諸友,這時,恰逢二王廟住持賈鏡亭道長派文生張贊廷前來索詩,周盛典即以自己詩作草稿相贈。賈道長就將周盛典詩刻石存念。而其他文本所錄周盛典詩是後來經過修改,著錄於詩集或本邑文獻之中的版本。⑧僧寮:寮為小屋,僧寮即僧人居住的房屋。⑨鏡亭:俗姓賈,名教正,號鏡亭,清同治、光緒年間為二王廟住持,有才幹,與歷任灌縣知縣、成都府水利同知等官員關係密切。⑩倩:請求。
關於周盛典的書法成就,王昌麟、李啟明諸先賢都有評價,簡述如下。
王昌麟先賢評論說:“先生楷法似董香光,”“翰墨雖精麗、絕倫,不屑以炫世而取譽也”。
李啟明先賢在《書壇鄉乘》中評周盛典書法:
“文章翰墨掇巍科,書法思翁韻味多。
可惜揮毫嫌力薄,孟嘗嘉譽總蹉跎。”
詩後解題:“周盛典字雅堂,有清一代吾邑唯一翰林學士,書法董思翁。官京師,廣交遊,有孟嘗君之目。今青城山宮觀中有其書跡。”
清朝書法,康熙帝喜董其昌,乾隆帝喜趙孟�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朝野上下,崇董尚趙蔚為一時風氣。以至趙、董書風籠罩清代一百多年。直至鄧石如、包世臣、康有為等人力倡碑學,才出現碑、帖對峙局面。周盛典供職翰林院,書法崇尚董、趙,也是情理之中。再說,當時翁同龢為同、光兩代帝師,乃帖學之集大成者。王昌麟受翁同龢賞識,並推薦他入朝待詔,應該與周盛典有一定關係。周盛典受到翁的影響也在所難免。從目前所能見到的周盛典書法作品,也能從董、趙而上溯唐人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乃至魏、晉鐘繇、王羲之諸人,似也有跡可循。誠然,周盛典書法水平高度既無法與董、趙相比,也不能與翁同龢、何紹基、康有為相提並論,但在都江堰市近兩百年的書法史上,其成就也是屈指可數的,也無愧於清代吾邑唯一翰林院編修的稱譽。
關於周盛典的繪畫作品,只見於羅樹凡先生總纂的1991年版《灌縣誌》中的張笏傳記中的文字:“當時在灌縣,論及繪畫,有周盛典的蝴蝶、張搢簪博古之說。”因未見繪畫作品實物,茲從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