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石像

周瑜石像

塑像位於赤壁磯頭林木掩映的長江邊上,1987年立,系省博物館美工陳志新設計,塑像高8米,其中身高6.5米,基座1.5米,用113噸花崗石雕成,展現周瑜身著銳甲戰袍,肩披斗蓬,手持利劍,英姿雄發的大將風度。 周瑜系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的主師、總指揮,塑周瑜像於磯頭,為的是紀念這位英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周瑜石像
  • 地理位置:赤壁磯頭林木掩映的長江邊上
  • 創立時間:1987
  • 設計者陳志
  • 規模:塑像高8米
周瑜簡介,歷史評價,

周瑜簡介

周瑜(175—210)字公瑾,安徽舒城人,出身士族,少與孫策為友,後歸策,為建威中郎將,助策在江東建立孫氏政權,策死,與張昭同輔孫權,任大都督。赤壁之戰中,功績第一,後病逝。因為種種原因,歷史上有很多被冤枉被埋沒被誤解的人物。東漢末年的周瑜就是其中一個。因為一部被章學誠稱作“三分虛構、七分真實”但實際是“七分虛構、三分真實”的《三國演義》,周瑜在中國家喻戶嘵。但人們所知嘵的這個周瑜與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卻判若兩人。《三國演義》中的周瑜也即廣為人知的周瑜是一個風流倜儻、有些才幹,但心胸狹窄,總想算計諸葛亮卻總是搬起石頭砸自已的腳的大都督,是一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人,是一個性格暴躁,政治、軍事才能遠遜於諸葛亮最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人,是與“三氣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既生亮,何生瑜”這樣一些典故相聯繫著的。而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卻是是東漢末年最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之一,是一個品行高潔、忠勇俠義、智勇雙全、雄烈過人、才華橫溢、忠於友情、忠於愛情、“性度恢廓”、儀表堂堂、風流倜儻的大英雄!是凝聚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中國古代完美男人、偉丈夫。
周瑜周瑜

歷史評價

  • 陳壽:“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群桀,新盪荊城,仗威東夏,於時議者莫不疑貳。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 孫策:“公瑾英雋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吾得卿,諧也。”
  • 孫權:“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子明……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
  • 曹操:“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 劉備:“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 呂蒙:“昔周瑜、程普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雖事決於瑜,普自恃久將,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幾敗國事。”
  • 諸葛瑾步騭:“臣竊以瑜昔見寵任,入作心膂,出為爪牙,銜命出征,身當矢石,盡節用命,視死如歸,故能摧曹操於烏林,走曹仁於郢都,揚國威德,華夏是震,蠢爾蠻荊,莫不賓服,雖周之方叔,漢之信、布,誠無以尚也。”
  • 蔣乾:“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
  • 程普:“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 王朗:“周公瑾,江淮之傑,攘臂而為其將。”
  • 陸機:“飭法修師,則威德翕赫。賓禮名賢,而張公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為之傑。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達而聰哲,故同方者以類附,等契者以氣集,江東蓋多士矣。”
  • 袁宏:“公瑾卓爾,逸志不群。總角料主,則素契於伯符;晚節曜奇,則叄分於赤壁。惜其齡促,志未可量。”“公瑾英達,朗心獨見。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託霸跡。志掩衡霍,恃戰忘敵。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參分,宇宙暫隔。”
  • 嚴從:“周瑜、魯肅,鹹起諸生,鶚視烏林,鷹揚赤壁。然肅為布衣,當襄漢之際,標賣田宅,分財結士,以求人傑:此其志不小也。公瑾推第於孫策,子敬輟粟於周郎:鹹有異於人者也。”
  • 李白:“二龍爭戰決雌雄, 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初張照雲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 胡曾:“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開國虎爭時。交兵不假揮長劍,已破英雄百萬師。”
  • 孫元宴:“會獵書來舉國驚,只應周魯不教迎。曹公一戰奔波後,赤壁功傳萬古名。”
  • 杜牧:“周有齊太公,秦有王翦,兩漢有韓信、趙充國、耿恭、虞詡、段熲,魏有司馬懿,吳有周瑜,蜀有諸葛武侯,晉有羊祜、杜公元凱,梁有韋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韋孝寬,隋有楊素,國朝有李靖、李勣、裴行儉、郭元振。如此人者,當此一時,其所出計畫,皆考古校今,奇秘長遠,策先定於內,功後成於外。”
  • 李端:“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 李九齡:“有國由來在得賢,莫言興廢是循環。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吳似等閒。”
  • 梁肅:“昔漢綱既解,當塗方熾,利兵南浮,江漢失險。公瑾嘗用寡制眾,挫強為弱,燎火一舉,樓船灰飛。遂乃張吳之臂,壯蜀之趾。”
  • 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 陳亮:“嗚呼!使周公瑾而在,其智必及乎此矣。吾觀其決謀以破曹操,拓荊州,因欲進取巴蜀,結援馬超以斷操之右臂,而還據襄陽以蹙之,此非識大略者不能為也。使斯人不死,當為操之大患,不幸其志未遂而天奪之矣。孫權之稱號也,顧群臣曰:‘周公瑾不在,孤不帝矣。’彼亦知呂蒙之徒止足以保據一方,而天下之奇才必也公瑾乎。”
  • 洪邁:“說者謂天無大風,黃蓋不進計,周瑜未必勝。此不善觀人者也。方孫權問計於周瑜,瑜已言操冒行四患‘將軍擒之,宜在今日’;劉備見瑜,恨其兵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觀瑜破之。’正使無火攻之說,其必有以制服矣。”
  • 范成大:“年少曾將社稷扶,三分獨數一周瑜。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功跡巍巍齊北斗,聲名烈烈震東吳。青春年紀歸黃壤,提起教人轉嘆吁。”
  • 劉祁:“已而諸豪割據,士大夫各欲擇主立功名,如荀攸、賈詡、程昱、郭嘉、諸葛亮、龐統、魯肅、周瑜之徒,爭以智慧型自效。”
  • 蕭常:“周瑜從攻橫江當利及東渡擊枺陵,則知在江北。或曰:此功為大,每以語簡而忽之,遂令烏林之役獨傳。”
  • 胡三省:“此數語所謂相時而動也。然瑜之言不悖大義,魯肅、呂蒙輩不及也。 ”
  • 鄭板橋:“周郎年少,正雄姿歷落,江東人傑。八十萬軍飛一炬,風卷灘前黃葉。樓艫雲崩,旌旗電掃,射江流血。鹹陽三月,火光無此橫絕。想他豪竹哀絲,回頭顧曲,虎帳談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別。吳蜀交疏,炎劉鼎沸,老魅成奸黠。至今遺恨,秦淮夜夜幽咽。”
  • 王懋竑:“周瑜雄略似孫伯符,有併吞中原之志,而不專於自守。”
  • 李安溪:“規圖荊、益,及制曹、劉之策,著著機先,真英物也。”“周瑜在則可,如無瑜者,權必不能獨擋曹,無玄德則無吳耳,子敬之謀未為非也。”
  • 盧弼:“公瑾生長江、淮,諳識險要,出入彭、蠡,久涉波濤,熟籌彼我,用能以寡擊眾,遁走阿瞞,一戰而霸,克建大勛,玄德謂為本文武籌略,萬人之英者,豈虛語哉。或曰:‘公瑾不死,操之憂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
  • 呂思勉:“周瑜、魯肅,亦皆可謂為好亂之士也。徒以二三剽輕之徒,同懷行險徼幸之計,遂肇六十年分裂之禍,豈不哀哉。”
  • 毛澤東:“周瑜是個‘青年團員’,當東吳的統帥,程普等老將不服,後來說服了,還是由了他,結果打了勝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