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滄米

周滄米

周滄米(1929-2011.3.6),曾用名昌米,筆名滄米,號雁盪人,浙江樂清人。齋號荊廬。中國美院國畫系教授、著名國畫家、美術教育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滄米
  • 別名:昌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29
  • 逝世日期:2011.3.6
  • 職業:美術教育
  • 畢業院校:杭州藝術專科學校
  • 代表作品:萬壑爭流,春江水暖
人物生平,代表作品,畫家情懷,捐贈畫作,

人物生平

1948年考入杭州藝術專科學校。1951年參軍。1955年轉業復學至原校。1959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留校任教。擅長人物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現為中國畫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西泠書畫院研究員。他早年深得黃賓虹、潘夭壽等老一輩畫家教誨,傳統功底深厚,造型寫生能力紮實,並深諳中國傳統畫理畫論,學養頗富。他性格豪放、豁達,極富山林之氣質。早年從事人物畫創作,得傳神之奧秘,在同輩青年畫家中已嶄露頭角,在六十年代初,有《送兒當紅軍》為中國美術館收藏。《在陽光下》等畫參加全國美展。漸入中年後,閱曆日深,隨性這歸依專攻山水畫,藝事更臻成熟。足跡遍游大江南北,三上黃山,四入巴川,西攀夭山,北登長白,縱覽岱華勝景,並探海嶠諸幽,胸襟得以開拓,下筆渾樸蒼茫,氤氳綿邈,氣勢磅礴,格局雄奇。每作江南牧趣,亦能清新閒遠,別具水鄉情致。他善書法,從顏、柳著手,後研《石門頌》,孜孜不倦,至今成績斐然,他以書法入畫,促使書畫兩相催發,情藝交融,有鮮明的風格,達到較高的藝術境界。八十年代以來,他曾在北京、南京、杭州、福州、台北等地舉辦個人畫展,深得各地同行和觀者的讚譽。他六旬以後在其故鄉雁盪山下,營造畫室,回顧家山,潛心畫學。著有《浙江美術學院出周滄米畫集》、《滄米寫生》與山東出版的《滄米畫牛》等專集。周老捐獻畢生作品2672件於2011年3月22日在浙江美術館展出。不幸於2011年3月6日19點15分在浙江省中醫院仙逝,享年83歲。
1948年畫家攝於杭州1948年畫家攝於杭州
周滄米

代表作品

1. 萬壑爭流。滄米。鈐印:雁盪山民、周滄米、周滄米印
2.春江水暖。甲申三月,滄米。鈐印:周、滄米、雁盪山民
3.和露臨風。甲申,滄米。鈐印:周、滄米、周滄米印
5.牧童柳塘自樂,鵓鴣喚雨聲聲。甲申,滄米。鈐印:周滄米印、周、滄米
6.萬壑松風,甲申,滄米。鈐印:周、滄米
7.芳草萋萋。滄米。鈐印:周、滄米、雁盪山民 8.珠光曄曄。甲申,滄米。鈐印:滄米
9.滄米。鈐印:周、倉米、雁盪山民
10.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詞一首。滄米。鈐印:周滄米印、雁盪山民
周滄米1985年為黃彬“水寫紙”所題周滄米1985年為黃彬“水寫紙”所題

畫家情懷

周滄米對四川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周老80歲了,為作畫,去過四川四五趟採風。那裡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30歲時,周滄米第一次走進四川,在那裡待了半年,結識了國畫大師陳子莊。都江堰、江油、綿陽,這些地方他全去過。他說,文化底蘊深厚的四川讓他有了很豐厚的收穫。周滄米擅長人物畫,在後來出的寫真集裡,“四川老鄉”占大部分。 這次地震,災難最嚴重的地方都是周滄米熟悉的地方,怎能讓他不難過?“太痛心了。周老說著,聲音一度哽咽……
“作為藝術家,最不易的是一直能保持對生活的滿腔激情,這種激情是藝術家追求藝術真、善、美的原動力。滄米是一位難得的一直對生活充滿真情和激情的畫家……” ——吳山明(著名畫家)

捐贈畫作

最近,浙江美術館接受了一宗開館以來數量最大的私人捐贈。中國美院國畫系教授、著名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周滄米將其2672件畫作無償捐了出來,按計畫,3月22日,周滄米的捐贈畫展將在浙江美術館開幕。
就在大家感慨這宗龐大而無私的捐贈時,從浙江省中醫院傳來噩耗,周滄米先生於3月6日晚因病逝世,享年83歲。
“真是惋惜,我們為了讓周先生親眼看到自己的畫展,已經兩次提前了展期,沒想到他最終還是沒能等到。”浙江美術館館長馬鋒輝沉痛地說,“這次畫展足以體現周滄米先生的藝術成就,系統反映他的藝術思想和探索。”畫展將於本月如期舉行。
時間倒退到10天前
10天前,記者隨馬鋒輝館長探望了重病中的周滄米,把一份收藏證書帶到他面前。當時,已經被胰腺癌折磨了半年的周滄米身體已經十分虛弱,他躺在省中醫院的單人間裡,全身插著管子,家屬說他幾乎無法開口講話。
但當周滄米看到馬館長和自己的收藏證書,還是顯得十分激動,他握著馬館長的雙手,很艱難地說:“感謝你們……”然後他只能看著大家,說不出話。
“請您放心,我們一定完成您的心愿。”馬鋒輝對周滄米說。
“2600多件作品都是父親親自挑選的精品,這是他規模最大的個人畫展,他十分期待。”周滄米的兒子周辛牧告訴記者,“我們打算無論如何都要把他帶去畫展現場。”
然而周滄米最終還是沒能挺過去。
對於捐出畫作的周滄米,著名國畫家吳山明這樣評價:“作為藝術家,最不易的是他一直能保持對生活的滿腔激情,這種激情是藝術家追求藝術真、善、美的原動力。滄米是一位難得的一直對生活充滿真情和激情的畫家。”
時間倒退到1天前
得知周滄米先生過世後,記者隨著他的學生、蕭山區美術書法家協會秘書長鄒鋒強趕往周滄米家中。一路上,鄒鋒強都在感慨周先生為人如何親和,對待學生如同親人,每個人都喜歡他。
到了周家,老先生的好人緣立刻得到印證。花圈從樓底下一直排到屋裡,滿屋子的賓客把小小的客廳擠得轉不開身,其中一大半是他的學生。
“你看,周老師一直都是這樣一張慈祥的臉。”鄒鋒強指著靈堂的照片說。那張肖像照上,周滄米笑得一臉燦爛。音箱裡傳出的不是哀樂,而是周滄米生前的最愛:崑曲《牡丹亭》。
就這樣,在《牡丹亭》的雅樂里,周滄米的一大群學生和摯友滔滔不絕地跟記者講起老先生的故事。他們每個人都有一肚子話要講,談起往事來個個眉飛色舞,臉上洋溢著生動的光輝,仿佛他們談論的這個人活生生地在眼前。
一個畫家的愛與痛——他對畫的愛,對人的愛;他作別人生帶給人的心痛,無聲地在講述中傳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