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趣聞軼事

周培源趣聞軼事

周培源趣聞軼事是一篇敘事文章,主要人物是周培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培源趣聞軼事
  • 外文名:Zhou Peiyuan anecdotes
  • 類型:個人軼事
  • 人物:周培源
1.報效中華,毅然回國  1945年末,美國國防委員會戰時科學研究與發展局工作結束,從事魚雷空投入水研究組的大部分科研人員被美國海軍部留下並成立海軍軍工試驗站。周培源也應邀留下,年薪高達6千多美元(相當於80年代末的6萬多美元)。由於該試驗站是美國政府的一個科研機構,應聘人員要有美國國籍。為此,周培源當時明確提出:第一,不做美國公民;第二,只能擔任臨時性職務;第三,明年7月要代表中國學術團體去歐洲參加國際會議,因此只能工作到明年6月末。這三個條件都被美方接受。周培源準時於1946年7月離職赴歐,並於1946年10月由歐洲返回美國,1947年2月全家(他、夫人及三個女兒)乘船離開舊金山前往上海。其時,國民黨已全面發動內戰,且國民黨統治區政治腐敗、通貨膨脹,民不聊生,政權即將崩潰。因此在國內外的不少朋友得知周培源全家要回國時,都勸他不要回國。周培源當時的想法是:“我雖不了解共產黨的政策,但共產黨人也是中國人,共產黨在延安時期的政績就有很高的聲譽,而且我是由清華大學派送去美國進行科學研究的,所以我一定要回到清華大學工作。”那個時候,清華大學教授的月薪僅約相當於25美元。周培源絲毫不留戀美國的優厚待遇和良好的工作條件,也不相信國內外敵對勢力對中國共產黨的種種不實宣傳,報效中華之心極為堅定,帶領全家於1947年4月回到北平。  2.86歲的高齡,親自參與三峽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的視察  周培源對於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極為關心。50年代國家考慮建設長江三峽水壩工程時,他曾兩次到武漢參加三峽工程會議,並同會議全體人員前往三斗坪考察預選的大壩壩址。簽於三斗坪的壩基是花崗岩,較40年代美國工程師所選壩址(位於南津關,系石灰岩壩基)合理,因而當時周培源是支持較快建設三峽工程的。但80年代以來,在閱讀了全國政協調查閉關於三峽工程的報告和許多其他有關材料後,周培源認為三峽工程不僅僅牽涉到工程技術問題,還牽涉到經濟、生態、社會、淹沒區的礦藏甚至軍事、人防等許多問題,而且建設周期需要20年,因此包括長期投資的利息在內耗資將以千億計。國家要在近期建設這項工程,必將延緩許多其他急需上馬的建設項目,何況此工程尚有不少重大問題有待研究論證。因此周培源建議要在綜合國力明顯允許的條件下,在十分嚴肅認真的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方可考慮三峽工程的施工問題。根據國家科學決策的需要,時已86歲的周培源,在社會工作、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的情況下,於1988年9月毅然接受全國政協的委託,率領182位政協委員奔赴湖北和四川有關地區視察。他們進行了大量和辛勤的考察工作。視察團回京後,周培源以他個人的名義給中央寫了報告,據實提出了建議。  3.關心和推動教育事業,多次損贈房產、文物和獎金  1987年他將其父親在家鄉遺留下來的600多平方米的住宅捐獻給家鄉人民作為科普文化活動站。1989年周培源及人王蒂把他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用自己的部分工資收藏多年的145幅珍貴古代書畫捐贈給無錫市博物館。無錫市政府向他們頒發了一筆獎金。周培源夫婦立即將這筆獎金的大部分,分別捐贈給他們所在的工作單位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作為科學基金與獎學金;又於1990年5月將這筆獎金的一萬元人民幣捐贈給中國振華基金會作為獎學金,用於資助鼓勵社會上科技、教育事業的發展,“讓人人享受科學技術的恩惠”。周培源夫婦還分別向他們的母校上海市實驗國小和吉林省扶餘縣扶餘鎮實驗國小各捐贈一萬元作為獎學金。他們認為:“字畫文物與獎金既來自人民,都應該把它們還給人民。”  4.剛直不阿,作風正派  周培源為人正直無私,剛直不阿,作風正派,從不阿諛奉承,投機取巧。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不管來頭多大、壓力多高,從來不說違心的話、不做違心的事。“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央文革小組”組長陳伯達為了搶奪“科學革命的旗手”,提出要組織批判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他特地跑到北京大學找周培源,要他參加批判並要召開萬人大會,“打倒愛因斯坦”。周培源對這位不速之客非常冷淡,並明確指出:“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批不倒,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學術上有爭論”,把陳伯達頂了回去,一點不留情面,更無絲毫迎合之舉。陳伯達颳起一陣“打倒愛因斯坦”的黑風后,周培源從科學實際出發,不畏權勢和巨大的壓力,不隨波逐流,堅持科學真理,頂住這陣黑風,他旗幟鮮明地指出愛因斯坦是打不倒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四人幫”曾颳起一陣取消基礎理論研究的歪風。周培源根據科學技術發展的規律,從國家近期和長遠利益的綜合考慮出發,態度鮮明地堅持基礎理論研究。他寫了一篇5000多字的闡述基礎理論的教學和研究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的文章,於1972年10月6日在《光明日報》上發表。同時還給周恩來總理寫了一封信,提出加強基礎理論研究的三點建議。周總理在這封信上作了重要批示,指出基礎理論研究很重要,並告誡人們對於基礎理論研究重要性的認識不要像浮雲一樣,一吹就過去了。1958年“大躍進”時,共產風、浮誇風颳遍全國,一些提法和做法都很錯誤,同時有的人還不顧事實地宣傳糧食畝產幾千斤、幾萬斤等等。當時周培源認為這些都是不符合科學實際的,從不附和。  數十年來,周培源信奉的格言是:“獨立思考,實事求是,鍥而不捨,以勤補拙”。自周培源在清華學校高等科學習期間進行三分角的研究開始,在60多年他所研究的數十個科研課題中,大都是他自己獨立思考選定的。周培源在美國準備博士論文時,曾有一位英國教授向他建議了一個題目,但周培源經過考慮後沒有採納英國教授的建議,而是自己選定了一個題目,並圍繞這個題目作出了很有創見、水平甚高的博士論文而榮獲該校的最高榮譽獎。周培源對於任何問題,譬如在對待科研工作中的論據和論點的科學性方面,都十分注意實事求是。為此他提出,一個新的科學理論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一要能夠說明舊的科學理論能夠說明的科學現象;二要能夠解釋舊的科學理論所不能解釋的科學現象;三要能夠預見到新的科學現象並能夠用科學實驗證明它。20年代周培源提出的廣義相對論引力論中的“坐標有關”論點,80年代後期獲得了科學實驗的初步支持;1975年他提出的研究湍流理論的“準相似性條件”,1986年在北京大學湍流實驗室中獲得了證實;他在湍流理論研究中於40年代提出聯立求解平均運動方程與脈動方程的創舉性方法,直至高速電子計算機發明之後在80年代末才想到用逐級疊代法求解;……。這些都是周培源實事求是的科學例證,也是符合他關於新科學理論的三個條件的。周培源堪稱鍥而不捨的楷模:早在20—30年代他即選定物理學基礎理論中最難的兩個方面作為科學研究的主攻方向,數十年來矢志不移;在引力理論研究中,20年代他提出“坐標有關”論,直至90年代仍在進行科學實驗以充分地證實它。周培源是一位科學頭腦非常清晰、敏銳的科學家,他十分勤奮,頑強進取,忘我工作。在領導工作十分繁忙和高齡的情況下,至90年代仍堅持進行科學研究和親自培養博士研究生等工作。勤勞不止,奉獻不已。  周培源為人謙和、坦誠,度量寬宏,性格豁達,平易近人,對下級、對學生特別和善且關懷備至。他要求自己甚為嚴格,生活簡樸,作風民主,聯繫民眾。他學識淵博,成就卓著而又謙虛謹慎,深為國內外各界人士所崇敬。  5.九十華誕,社會各界致辭祝賀  1992年周培源90華誕時,社會各界紛紛致辭祝賀,所收的祝賀詩詞、條幅甚多,現摘錄如下:  李政道先生的題詞:“培育桃李滿天下,源自前輩種樹人”。  聶榮臻元帥的題詞:“宗師巨匠,表率楷模”。  李先念的題詞:“盡心國事,老當益壯”。  雷潔瓊的題詞:“為發展中國科研和科學教育促進國際科技交流做出卓越貢獻”。  方毅的題詞:“科技先驅”。  周光召院長的題詞:“歲老根彌壯,科興業更精”。  盧嘉錫的題詞:“引力理論湍流理論科研教學六十年桃李滿園碩果流芳師誠科技泰斗;領導工作科協工作奉獻業績半世紀老而彌篤志且益堅公實學者楷模”。  宋健的題詞:“科學泰斗,世代風範”。  趙朴初題詞:“當年天竺憶追陪,壇坫風雲不我嗤,九十喜君猶矍鑠,天人學業愧肩隨”。(一九六一年余與君參加新德里太戈爾紀念會時,余曾與印度主持者論戰得君讚許,余少君五歲禮記五年以長則肩隨之)。  吳階平題詞:“少年壯志凌雲週遊歐美為科技事業奠定基礎;耋齡培植新秀啟浚開源祝丹心彩霞相映生輝”。  九三學社北京大學委員會題詞:“道德文章,科學之光;春風化雨,桃李芬芳”。  北京大學力學系師生員工祝詞:“開湍流研究逾五紀孜孜不倦結碩果,創力學專業慶四旬循循善誘育英才”。  北京大學力學系晚生吳際可、盛森芝、朱照宣祝詞:“一代宗師學厚仁厚情厚五洲學子同賀福如地厚,科學泰斗言高行高德高華夏晚生共祝壽比山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