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浩(青島科技大學數理學院教師)

呂浩(青島科技大學數理學院教師)

現任青島科技大學數理學院教師,講師,物理系黨支部書記,主要從事微納光子結構製備及套用研究工作。

近年來榮獲山東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青島科技大學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教學上榮獲山東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山東省高校物理基礎課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青島科技大學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等獎勵;科研上榮獲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青島市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主持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1項、山東省自然基金重點項目1項,在微納光子學、光子晶體等研究領域取得了部分原創性成果,在《Applied Physics B》、《Applied Optics》、《物理學報》、《中國雷射》等發表SCI、EI論文十餘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呂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山東濱州
  • 出生日期:1987.12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青島科技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材料學-微納光子結構
  • 職務:教師
  • 主要成就:山東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青島科技大學十大傑出青年
【學習經歷】
2005.09—2009.06 青島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讀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學士)
2009.09—2012.06青島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讀書(材料加工工程碩士)
2011.02—2011.08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 訪問交流
2014.09—2018.06青島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讀書(材料學博士)
【工作經歷】
2012.08-青島科技大學數理學院 教師
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用心來設計和打造,需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學生、用自己的耐心服務學生,通過學習不斷豐富自己、通過鍛鍊不斷提高自己,博採眾長、勇攀高峰,這是山東省第四屆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獲得者、數理學院呂浩老師對教學的切身感悟。
點滴積累匯聚課堂江河
比賽的獲獎不是偶然,而是來源於日常教學點滴的積累。自參加工作以來,呂浩一直從事《大學物理》的理論和實驗教學,基礎課程對學生知識構架的完善至關重要,能否打好基礎關係到後續專業課的學習效果,所以呂浩從未放鬆過對每一堂課的準備,一直堅持備好課程、講好課堂、講細知識。第一次登上講台上課之前,呂浩跟隨學院上課經驗豐富的老師聽課學習,學習他們教學的方式方法和課程的重難點把握,並利用假期和晚上的時間從網上選擇了吉林大學何麗橋教授《大學物理》課程和上海交通大學董占海教授《大學物理》的慕課來學習,這兩位老師的課程各有風格和側重點,前者注重內容的全面性、後者注重知識的理解性,呂浩從頭到尾認真學完並做好重難點的記錄和筆記,汲取別人講課的精髓結合自身備課的體會,由此開始走上講台開始授課。他認為要想上好一堂課必須要對整門課程有巨觀的把握,只有自己心裡有詳細的知識構架,才可以講授過程中給予學生前後的啟發和設問,這樣才可做好課程的指導者。
物理理論課的課堂需要許多的公式推導和演算,單純依靠多媒體課件無法更好的帶領學生學習和理解。在呂浩的課堂上,板書是必然的。他會把每堂課需要學生重點記錄和掌握的知識寫在板書的一側留存,現場推算在另一側循環,既讓學生了解過程,又能在小結時提綱挈領的了解重難點,很多學生課堂結束後用手機拍下板書,列印出來貼入自己的筆記本中,他們說這樣更有利於自己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識。在呂浩心中,每一堂課都要精心的設計和準備,每一個重難點都要爭取印記在學生心裡。雖然一門課程講授好幾輪了,但是對於課程的準備和積累,他卻從未放鬆過,雖然課程沒變,但是知識會更新、學生的思維和理解力也在變化。“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呂浩表示要在教學上跟得上節奏,就要不斷博採眾長、勇攀高峰。
課堂發散提高教學效率
在當下的教學模式中,課堂講授還是主要方式,但是一堂50分鐘的課,學生時刻保持高度注意力聽講卻又是一件不容易實現的事情,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成為擺在教學面前很重要的問題。在最初上課的過程中,呂浩發現部分學生從走神慢慢的演變為瞌睡,他便開始想辦法課間給大家“提提神”。他借鑑自己上學時老師的方式,課間給大家播放7-8分鐘的《貓和老鼠》讓同學們得到放鬆,但試行幾次,還是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在和同事、學生的交流中,他萌發奇想,既然是物理的課堂,那一定有很多與生活和套用相關的事例,何不利用課堂的時間多穿插些和套用相關的事例呢。就這樣呂浩的物理課上,一系列科技套用和偉人故事都慢慢開始出現。力學中講授賽車與普通汽車受力分析的事例、電學中穿插手機更新換代的電學原件分析、光學中穿插生活中光學如相機鏡頭LED顯示等套用、近代物理中穿插量子通信的講授及物理史上諸如“泊松亮斑”的趣味故事,讓學生在學習物理基礎知識的同時又感受到身邊的科技套用,這種課堂“小插曲”有效集中了學生聽課的注意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此外,呂浩注重將最新科技進展和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帶到課堂。大學課堂不同於中國小,決不能只是知識的灌輸,要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興趣的塑造,要有教學深度。雖然《大學物理》是基礎課,但是不同專業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呂浩通過與學生溝通、查看學生培養計畫,了解他們後續課程和專業發展方向,在課堂中儘可能把對專業學習作用最多的知識點發散講解。在成型專業學生的課堂中,他除了把力學講授的更細緻外,還把最新的3D列印技術和進展給學生介紹,讓同學們更多的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技術進展;在通信專業的課堂中,他把電磁信號轉化傳輸向學生們講授,並將當下光纖通信、光子晶體波導傳輸等最新的光通信手段與學生分享,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知識。呂浩的科研方向主要集中在光子晶體、微納光子結構,在講授光學部分的過程中,他將雷射全息技術的原理及套用與學生分享、將自己實驗室製作光子晶體結構圖給學生展示,並將最新關於超材料、全息顯示等技術進展給予介紹,通過點滴講解和不斷發散鼓勵學生喜歡物理、愛上科研。
亦師亦友加強師生互動
老師從教與學生最佳的角色便是亦師亦友,課堂上以師相處,傳道授業;課堂外以友相待,解惑交心,呂浩便是學生心中這樣一位亦師亦友的物理老師。
課堂上他嚴格要求學生認真聽講,提倡學生遇到問題隨時打斷他的講解,不把疑惑留到下一秒。對於當下“手機族”而言,他開設了“課堂機裝箱”,讓學生課堂上手機關機或是全部收在機裝箱中,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聽課和理解知識上。嚴格的要求並沒有給學生帶來壓力和逆反,反而大家覺得這種方式促進了自身上課集中注意力聽講,對學習成績的提升功不可沒。課堂外,呂浩變成了學生的知心好友。應化中德142班尹作人曾經是物理課代表,課堂外也是呂浩辦公室的常客,不僅跟著學習他的科研實驗,自己其他課程的課堂展示報告也提前講給呂老師請他提意見指導,有次化學課的學生報告尹作人準備講相圖,但是其中有些知識點把握不準,便與呂老師討論分析。物理和化學學科有很大的區別,但是呂老師沒有拒絕他,而是兩人一起查資料、翻書籍不斷討論,最終從熱學的角度把問題解釋明白了,也使學生最終的課堂講解獲得成功。
同是一個班級的隋毅同學是一個“物理迷”,他不滿足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喜歡就一些套用和新技術的發展進行探索,呂浩便是他闡述自己想法最好的對象。經常在餐廳或者下課的路上他們相遇,站著一聊便是半小時,從天文望遠鏡到雷射武器、從光學透鏡聚焦到電磁禁止在軍事的套用,他們一邊討論一邊學習。在物理實驗課上有時候學生做的不盡興,下班後呂浩繼續在實驗室陪著他們完成實驗,甚至約好時間請學生到自己科研實驗室跟著動手開展實驗,大大豐富了學生的實驗經歷、鍛鍊了動手能力。類似的經歷還很多很多,呂浩願意把自己的時間留給學生,也希望能夠真心的與學生相處,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都傾囊相授。
科研黨務助推全面發展
除了教學以外,呂浩也是學院工作的“活躍分子”,他還擔任數理學院物理系黨支部的支部書記,雖然在系裡較年輕,但是工作開展卻有聲有色,配合學院黨總支工作,先後組織開展了讀好書·增內涵·立師德·強育人教師讀書班、科大傳遞物理情,碩博教授中學行、課堂三分鐘紅色教育等主題鮮明的特色活動,形成了虛心、恆心、愛心、信心、誠心和耐心的“六心”工作理念和“以黨建促教學,以黨建促科研”的工作模式,他自己被評為2016年度校優秀基層黨支部書記。呂浩還是該學院專題教育、教學活動等重大事項的“記者”,每當學院有重大會議或活動,他總會自覺認真記錄並撰寫新聞、整理材料,在院領導的指導下開展宣傳和總結工作。
在科研上呂浩也絲毫沒有鬆懈過,他深知要有突出的科研,掌握最新的學術進展,才能夠豐富自己的頭腦,永不掉隊。呂浩現在從事微納光子結構的製備及套用研究,是山東省新型光電材料與技術工程實驗室的一員,以實驗室為家早已成為他生活工作的節奏和生物鐘。每天最早到最晚走,實驗相伴、文獻相隨,他說,閱讀文獻越多,越發現自己知識的匱乏,越感覺心慌,時不我待,要爭分奪秒的去努力。近年來,呂浩主持過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作為主要參與人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等項目,發表SCI論文十餘篇,榮獲青島市自然科學二等獎、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等。
採訪結束時,呂浩說教學比賽獎勵不是屬於自己而是屬於物理系這個教學團隊,沒有大家支持幫助就沒有自己的成績,無論從課程選取、課件製作、重難點把握還是講授技巧、授課細節,都凝結了《大學物理》團隊各位老師的心血,他希望大家不管在教學還是在科研上都要加強團隊合作,只有強強聯合才能攻堅克難,為學校“五有”高水平大學的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