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火

吹火

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漢調桄桄和漢調二簧等劇種的旦角表演特技。一般多用於有妖怪、鬼魂出現的劇目中。秦腔《游西湖·救裴生》中,李慧娘用此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吹火
  • 定義:旦角表演特技
  • 出處:《游西湖·救裴生》
  • 用於:有妖怪、鬼魂出現的劇目中
概述,常見形式,相關藝人,

概述

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漢調桄桄和漢調二簧等劇種的旦角表演特技。一般多用於有妖怪、鬼魂出現的劇目中。秦腔《游西湖·救裴生》中,李慧娘用此技。吹火的方法是先將松香研成粉末,用籮過濾,再用一種纖維長、拉力強的白麻紙包成可含入口中的小包,然後剪去紙頭。演員吹火前將松香包噙在口裡。用氣吹動松香包,使松香末飛向火把,燃燒騰起火焰。

常見形式

直吹、傾吹、斜吹、仰吹、俯吹、翻身吹、蹦子翻身吹等。就其形狀可分為;單口火、連火、翻身火、一條龍、蘑菇雲火等。
單口火:即一口一口吹火。主要用鼻子吸氣,丹田用氣,衝著火把的火苗直吹。
連火:用氣方法與單口火相同。吹時要連緊一些。在火頭上吹第一口火,乘其未滅時,緊接著在第一口火上再吹一口火,使火延續不滅。
翻身火:踏左步,半臥魚勢,從火頭上引火(即借吹出的火苗再連續噴出松香末,使火苗不斷延續長達四、五尺)翻身,轉一圈後,火仍然連續不斷。
一條龍:半臥魚勢俯衝火把頭吹火,然後離開火把,均勻地一口氣吹的引過火來,使火苗不斷延續長達數尺,猶如一條火龍一樣擺過去。
蘑菇雲火:半臥魚勢,在“一條龍”火的龍尾上緊接著再擺回來,重重地一口一口吹火,即成一朵一朵的蘑菇狀(也叫天女散花或火中鳳凰。後來吹這種火時,還可將火的顏色變成雪青色)。
以上是最基本的幾中吹法,還可根據劇情需要和舞蹈動作的變化而變化。

相關藝人

秦腔黨甘亭、何振中、李正敏、馬藍魚、張詠華、孫利群、張燕;同州梆子王德元;西府秦腔曾鑒堂、李嘉寶等均擅長此技。馬藍魚的“鬼吹火”(《游西湖·救裴生》中的李慧娘之鬼魂吹火)享譽全國。她能吹出各種形狀的火,且能一口氣吹到四十多口火,堪稱絕技。她曾向全國,如北京、上海等省市的很多劇種的演員傳授過此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