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食人魚

吸血食人魚

吸血食人魚大約有一個手指節那么長,估計有2.5厘米,身體透明細長如紡錘,它們經常成群結隊地活動。吸血食人魚除了鑽入其它魚魚鰓吸血之外,並不能把其它魚攻擊致死,也不會襲擊除了魚鰓之外的其它地方,所以它們不像食人魚那樣危險。它們也很喜歡尿液的味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吸血食人魚
  • 拉丁學名:Pygocentrus nattereri
  • 別稱:水中惡魔
  • :動物界
  • 分布區域:主要安第斯山脈以東、南美洲中南部河流;巴西、蓋亞那沿岸河流。
  • 英文名:Red piranha
  • 又名:食人鯧
千百年來,亞馬遜流域的漁夫之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種傳言:千萬不要在河裡捕魚的時候向水中小便,因為有這么一種小魚會聞到尿液的氣息,然後鑽入人的陰莖之中,再也取不出來,千萬不要笑,因為現代科學證實這種傳聞是真的,亞馬遜流域的這種神奇的吸血魚的確有這樣一種習性,這種魚大約有一個手指節那么長,估計有2.5厘米,也就是平時魚缸里飼養的“紅綠燈”熱帶魚那么大,身體透明細長如紡錘,它們經常成群結隊地活動。通常情況下,它會群體游向個頭比自己大很多的魚,然後鑽進它們的腮部,撕裂上面的組織,吸食裡面的鮮血。這種魚在吸食大魚血液時,會釋放出一種抗凝血的化學物質,防止血液凝固而失去新鮮。吸完血之後的吸血魚身體會腫脹2,3倍,好像跳蚤一樣,身體也不再透明,而是變成紅色,吸血魚除了鑽入其它魚魚鰓吸血之外,並不能把其它魚攻擊致死,也不會襲擊除了魚鰓之外的其它地方,所以他們不像食人魚那樣危險,但是如果男性在水中小便就例外了,吸血魚很喜歡尿液的味道,一旦在水中小便,他們就會尋著氣味而來,趁你不備便鑽入陰莖,待你察覺已經無法取出,只好到醫院就診,曾經有人因為不了解當地習俗在水裡小便,結果不得不進行手術受了極大痛苦才取出,所以千萬不要在你不熟悉的水域小便。
不過,吸血魚對生物學家甚至是醫學家都有重要的啟發意義。它在吸食大魚血液時,會放出一種抗凝血的化學物質,防止血液凝固而失去新鮮,和蚊子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物質正是醫學家想要的。醫學家可以用它進行研究,從而為一些普通而又致命的疾病,如心臟病、供血系統紊亂等的治療帶來關鍵性的進展。
吸血食人魚
食人魚(又名食人鯧)棲息在主流、較大支流,河寬甚廣、水流較湍急處。在巴西的亞馬遜河流域,食人魚被列入當地最危險的四種水族生物之首。在食人魚活動最頻繁的巴西馬把格洛索州,每年約有1200頭牛在河中被食人魚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婦女不時也會受到食人魚的攻擊。食人魚因其兇殘特點被稱為“水中狼族”、“水鬼”。成年食人魚主要在黎明和黃昏時覓食,以昆蟲、蠕蟲、魚類為主,但其有些相近種只吃水果和種子。活動以白天為主,中午會到有遮蔽的地方休息。另外在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秘魯及委內瑞拉也有發現的紀錄。
成熟的食人魚雌雄外觀相似,具鮮綠色的背部和鮮紅色的腹部,體側有斑紋。有高度發展的聽覺。兩顎短而有力,下顎突出,牙齒為三角形,尖銳,上下互相交錯排列。咬住獵物後緊咬著不放,以身體的扭動將肉撕裂下來,一口可咬下16立方公分的肉。牙齒的輪流替換使其能持續覓食,而強有力的齒列可引致嚴重的咬傷。
繁殖期時會將卵產在水中的樹根上,卵具黏著性。一次可產上千顆的卵。親魚會有護卵的行為,受精卵在9~10天之後孵化。河水的泛濫情形會影響其繁殖的成功率。
如果獵物在水中保持靜止,食人魚就不能發現獵物。即使在獵物身上有傷口的情況下也不例外。因為食人魚對人或動物的攻擊並不是依靠靈敏的嗅覺,而是憑藉著水花和水裡的波動感覺獵物的存在。
食人魚常成群結隊出沒,每群會有一個領袖,其它的會跟隨領袖行動,連攻擊的目標也一樣。在乾季時,水域變小,使得食人魚集結成一大群,經過此水域的動物或人就容易受到攻擊。俗語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可是在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的一些湖泊和河流中,卻生長著一種群居性的小魚,不怕大型動物,極具攻擊性。
那么,這些湖泊和河流中究竟潛藏著什麼怪物呢?
美國探險家杜林專程進行了考察,他目睹了一隻大鳥企圖捕獵水中魚的情景。大鳥以俯衝的姿勢沖入水中,卻在水中掙紮起來,最後沉入水中。杜林非常驚訝,為了解開這個謎團,他把一頭山羊用繩子綁住推入水中。不到幾秒鐘,湖水便猛烈地翻騰起來。5分鐘後,他拉起繩子一看,只剩下了一具山羊的骨骼,骨骼上的肉已被啃得乾乾淨淨。
杜林在山羊的胸腔骨里發現了幾條形狀怪異的小魚,它們掉在草地上亂跳,碰到什麼咬什麼。它們的頭部兩側呈黑色,腹部橙黃色,僅6厘米~7厘米長,奇怪的是小魚的嘴裡卻長著兩排像利刃般鋒利的牙齒。
經研究發現,這正是亞馬遜河流域特有的"食人魚",當地人稱"水鬼"。
我們成群結隊的時候不可一世,但一離開群體,被放到魚缸里時,就會變得膽小如鼠,成了可憐巴巴的膽小鬼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