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戰國秦長城遺址

吳起戰國秦長城遺址

吳起戰國秦長城遺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吳起縣。為防禦匈奴南下侵擾,築於秦昭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82年)。

延安境內的戰國秦長城,西起吳起縣廟溝鄉郝林溝村南,經長官廟鄉和吳起鎮境內,進入志丹縣紙坊鄉,復入吳起縣薛岔鄉境內,經五穀城鄉邊緣地帶,進入榆林地區的靖邊縣紅柳溝鄉,全長約235公里。

現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起戰國秦長城遺址
  • 地點:吳起縣、志丹縣、靖邊縣
  • 修建年代:公元前282年
  • 修建國家秦國
  • 修建目的:防禦匈奴侵擾
概述,研究,現狀,

概述

延安境內的戰國長城,西起吳旗縣廟溝鄉郝林溝村南,經長官廟鄉吳起鎮境內,進入志丹縣紙坊鄉,復入吳起縣薛岔鄉境內,經五穀城鄉邊緣地帶,進入榆林地區的靖邊縣紅柳溝鄉,全長約235公里。
吳起戰國秦長城遺址吳起戰國秦長城遺址
雖經長期自然侵蝕,但牆體、墩台仍保存較好,遺址周圍散布有大量繩紋陶瓦殘片。
吳起縣境內長城遺址有兩處,白于山以北為明長城,縣城南為戰國時期秦長城。戰國時的秦長城,據史念海《黃土高原森林與草原的變遷》一文所載:“為了防禦匈奴,秦昭襄王三十五年開始修築了一條長城,這條長城西起今甘肅省岷縣(秦時臨洮縣),經臨洮、渭源、隴西、通渭諸縣,越過六盤山再往寧夏固原,甘肅鎮原、環縣,陝西吳旗、綏德諸縣而止於無定河西岸”。吳旗縣境內的這段古長城遺址,從吳旗西邊入境蜿蜒于山嶺,時而東行,時而東北行。
長城進入志丹縣紙坊鄉境內後,沿寧塞川支流薛岔河與洛河支流羅坪川的分水嶺向東北方向延伸,經黃草窪溝掌崾峴、酸刺溝溝掌、崖窯灣、柳樹崾峴、木瓜村崾峴、謝嘴子、李大梁、墩崾峴等地,在墩崾峴上山後又復下山,進入吳起縣薛岔鄉大路溝村境內。李家畔村中一段長城保存比較完好,民眾稱作城牆疙瘩。此段長城夯層比較勻稱,厚為7厘米。牆體高約12米,牆基殘寬10米左右。李家畔村北腦畔崾有一處烽燧遺址,高約8米,底寬6.5米,頂部因農田基建被破壞嚴重,殘寬約2米左右,夯層厚10—12厘米。在烽燧周圍發現有繩紋板瓦、簡瓦等建築遺物,但數量較少。
吳起戰國秦長城遺址吳起戰國秦長城遺址
2001年6月25日,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研究

戰國秦長城作為一項極具軍事戰略意義的浩大工程,築於秦昭襄王二十五年。《史記》卷110《匈奴列傳》載:“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可見,當時築長城主要是防止日益強大的匈奴南下侵擾。
吳起戰國秦長城遺址吳起戰國秦長城遺址
據《漢書·匈奴傳》載:“十有餘年而蒙恬死,諸侯叛秦,中國擾亂,諸秦所徙謫邊者皆復去。於是匈奴得寬,復稍渡河南與中國界放故塞。”所謂“故塞”,即秦昭襄王時所築,用以別於蒙恬所新築。
1987年,在榆林市境內共發現兩處戰國至秦漢時長城遺址。一處南起巴拉素鎮轉水廟村,北至補浪河鄉向陽村附近,全長約25公里,最寬處30米,高1米左右,有多處夯土層。另一處東起巴拉素喬家峁南,西至紅石橋鄉井界村,全長14公里,殘牆間斷綿延,夯土層厚15—20厘米,尚有殘存墩寬9米,高5米。沿此兩段古長城遺址,發現有大量的白灰陶、黑陶、夾砂灰陶和少量紅陶殘片,其上紋飾多為粗細繩波、藍紋、方格紋和堆積紋等。同時,還發現戰國時常用的陶鬲單足及其殘片、石器殘件和四棱形鐵箭頭等物。

現狀

吳起秦長城基本在沙地的包圍之中。夯土牆圮坍嚴重,所剩部分多為黃沙所沒,只有個別地段高出沙面。
沙溝墕村東有兩座磚砌敵樓,磚石已被拆走。由磚窯則向西南,所經之地地勢漸高,直至高墩沙山。這段夯土城牆因在黃土樑上,所以遺蹟保存下來的較多,較好的地方尚存高三米左右,夯土牆兩側全是積沙。
高墩沙山頂,有一座較大的土墩台,從附近有碎磚塊的情況判定此台原為磚砌,今該台已成為一座土堆,數十里外便可望見,高墩沙山因此而得名。由高墩沙山向西南,至蘆河北岸,夯土城牆已圮毀,遺蹟亦為沙漠所埋,僅有一線六座殘存的黃土墩台排在沙漠之中。
長城過蘆河向西南穿過楊橋畔村,村北的夯土牆尚存高四至六米,村中的夯土牆大部分為村民建築住房所毀,其繼續殘存的部分,被鏟削後高不足一米,做院牆的一部分。這一帶夯土牆夯層為十至二十五厘米之間,以十五厘米左右的居多。
楊橋畔村一帶的黃土粘性小,築牆時曾大量摻入河床淤泥,乾後似白灰,所以夯土牆多呈灰色,凝結力很強。
出楊橋畔村,過魚靖公路便是楊橋畔的另一自然村,該村內的長城已毀掉,僅村頭有一座殘存的墩台已被挖空做了磚窯用。長城經此村向西南進入沙梁。沙樑上的夯土牆已圮坍成一道高高隆起的土脊狀,牆內外淤滿流沙。如今,這一帶長城內外已無耕地。1971年12月陝西省繪製的靖邊縣地圖,所標的營盤村莊居民已遷往楊橋畔等村。
由楊橋畔至龍州鄉龍州村西的長城基本連貫,只是在營盤梁一帶有二百多米被剷平修了道路,還有幾座已毀的敵樓,其四周散布有大量的繩紋磚塊和碎瓦片。在營盤梁一座墩台旁的廢墟上還發現有瓦當殘片。
由張天賜向西至靖邊縣與吳起縣交界處的長城,保存狀況較前段要好,牆體連貫,較好的地段高約三至五米。墩台亦較好。這段長城明時屬靖邊營轄守。據《靖邊縣誌》載:“舊治靖邊營古夏州兀喇城也。明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巡撫陸矩改築新城,俗呼新城堡。周圍計七百六十三丈二尺,高二丈一尺,樓鋪二十座。隆慶六年增修,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磚砌牌牆垛口。過垣長四十五里,墩台三十二座。”現靖邊營為新城鄉所在地。
吳起縣境內所轄三十多華里的長城,牆址整體連貫。由瓦窯灣經二道壩、孫崾嶮至馬家灣段,除各村附近、山谷溝壑處人為毀壞外,多為自然圮塌。
據《靖邊縣誌》載,明時,這段長城主要屬寧塞堡轄守。寧塞堡為“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置,周圍凡四里三分,樓鋪一十八座。隆慶六年加高,萬曆六年磚砌牌樓垛口。邊垣長五十四里零二百八十步。墩台五十四座”。寧塞堡傾塌已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