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城遺址(湖北省鄂州市吳王城遺址)

吳王城遺址(湖北省鄂州市吳王城遺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王城遺址位於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在市南百子畈一帶,系一東西長1100米、南北寬500米、總面積0.55平方公里的長方形古城,吳王城遺址是三國東吳都城。公元221年,孫權自公安來鄂,不久,接受魏文帝曹丕的封吳王稱號,同年陰曆八月開始營建吳王城。2013年3月由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王城遺址
  • 級別批次: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所在地區: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
  • 批准文號:國發〔2013〕13號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7-0352-1-352
  • 時代:三國時期
  • 地理位置:鄂州市鄂城區
建設沿革,都城原貌,文物遺存,文化價值,文物保護,交通位置,地理位置,公交路線,

建設沿革

吳王城遺址原為三國東吳都城。公元221年,孫權自公安來鄂,不久,接受魏文帝曹丕的封吳王稱號,同年陰曆八月開始營建吳王城。孫權又取“以武而昌”之意,把鄂縣改名“武昌”,故名武昌城。
公元229年陰曆四月,孫權在此稱帝,又名吳大帝城。同年九月,孫權遷都建業(今南京),派上大將軍陸遜輔佐太子孫登留守武昌,成為東吳陪都(即西都)。
太元二年四月,孫權卒,大臣諸葛恪挾天子當政,派人重修武昌宮殿,準備還都武昌,後因事變,遷都未果。
甘露元年(公元265年)九月,末帝孫皓徙都武昌,留御史大夫丁固、右將軍諸葛靚鎮建業,武昌再度成為孫吳首都,建業卻成陪都。東吳統治期間,孫吳三建武昌宮,二度建都武昌,共歷時五十餘年,至今已有1700餘年的歷史。終孫吳之世,武昌均處於首都、陪都或稱“西都”的地位。吳王城遺址距今1700多年,是三國六朝時期已經確知的、年代最早的古代都城遺址。

都城原貌

《元和郡縣誌》記:孫權故都城,漢將灌嬰所築。《太平寰宇記》載:城有五門,多以所向為名(即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其中西面多一門,名為“流津”,流津城門直通吳王苑囿——江邊散花灘。宮城東有雞鳴闕。闕是武昌宮殿前面的高大建築物。建成高台,台上起樓觀,作為記錄官爵、功績和遠觀之用。宮城內有孫權稱帝時大會群臣的金鑾寶殿太極殿,有舉行蔡祀、接見賓客的禮賓殿,還有孫權起居的安樂宮等主要建築。在城的周圍設有多處軍事堡壘:城西的樊口戍,占西山之利,扼長江之險,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的千百隻戰船,就是從樊口戍出發的。城對岸築有邾城,派重兵把守,以對付曹軍;城東西兩面的高山頂上,都建有烽火台,以傳軍事情報。通常左右各一,中間留有空缺,故稱為“闕”。傳說吳王在宮城完工之後,為了很快地把闕建成,當夜有鬼怪神力相助建闕,一夜之間至天亮雞鳴時即全部完工,故名“雞鳴闕”。唐代詩人陳子昂《感遇詩》中云:“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即指這一典故。這一故事,至今鄂州民間廣為流傳。

文物遺存

吳王城南面現存夯土牆基一段,長60米,寬10米,高4米。牆外是護城河,現存一段,名為“濠塘”。

文化價值

吳王城遺址在今鄂州市鳳凰街百子畈村,北倚長江濱,南瀕洋瀾湖,東抵虎頭山,西接古樓街。鄂州城歷來是文人薈萃之地,晉代陶淵明,唐代李白,宋代蘇軾,王安石,陸游等著名人物,都在這裡活動過,留下了不朽業績和壯麗詩篇。考古學家論證,這是三國時期留下的唯一比較明確的古代城址,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文物保護

2013年3月由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8月8日鄂州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加強對吳王城遺址保護,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國務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的迫切要求,加快建立吳王城遺址保護工作機制,充分認識加強吳王城遺址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堅持“整體保護、重點修復、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劃定遺址區域,明確保護範圍,實行維護性、修建性、重建性相結合的保護措施。對於核心保護區的南城垣,要依法嚴格實施保護措施,突出立體形象展示,可以根據歷史修復古城垣,在旁邊興建介紹吳王城的文化長廊。

交通位置

地理位置

吳王城遺址位於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其城北臨長江,南瀕南湖,東倚虎頭山(今重型機器廠內),西至濠口(吳王城護城河通長江口處,故名濠口,今新民街熊家巷處)。
吳王城遺址

公交路線

吳王城遺址附近的公交站:電信大樓、果品公司、老東門、裕江花園、血防站、實驗中學、市國稅局、區信合、新民街國小、吳都古肆、新郵局、東城國小、南浦北路、菸草公司、市一中、鳳凰山莊。
吳王城遺址附近的公車:15路、2路、6路、8路、12路、16路、1路、鄂黃線、17路、18路、19路、10路、3路、21路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