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春(新疆鄯善泰達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新春,新疆鄯善泰達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新春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畢業院校:廈門大學
  • 信仰:共產主義
人物履歷,人物事跡,

人物履歷

吳新春,江西鄱陽縣人,1982級財政金融系校友,廈門大學新疆校友會會長。1985年主動請纓加入援疆大學生志願者隊伍,1986年作為福建省的唯一代表赴京參加“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座談會,後被分配至新疆省財政廳企業財務管理處工作,曾任南疆喀什市糧食局副局長,新疆天正實業副總經理,現任新疆鄯善泰達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人物事跡

“自強不息,止於至善”是他的人生信仰
1982年的夏天,在老師的鼓勵和建議下,吳新春在高考志願欄上填下了“廈門大學財政金融系”。從此,吳新春便和廈大結下了一輩子的情緣,而廈大“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則成為他的人生信仰。
“自強不息,止於至善”——四年的大學生活,吳新春早已把這句校訓融入自己的血液中,將其轉化為自己的人生信仰。他認為,“自強不息”是過程,“止於至善”則是目標。他深知人生要不斷前進就要自強,就要生命不止,奮鬥不息,只有這樣方能“止於至善”。
從小天資聰慧,機敏過人的吳新春,一直是學校的拔尖學生,成績從未跌出三名之外。到了廈門大學,博聞強識的教授,才華橫溢的同窗讓他萌發了“見賢思齊”的 想法。因此,吳新春的大學四年,是學習的四年。四年間,圖書館是他最熟悉的地方,每天,他都是第一個到,最後一個離開。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恩之心,他還幫助 圖書館管理員打掃館內衛生,整理書架,主動當起了圖書館志願者。學,然後知不足。正是這四年的圖書館經歷讓他打下了堅實的知識理論基礎,培養了讓他受益一 生的學習能力。正是這四年的圖書館經歷,讓他博覽群書,廣泛涉獵多學科知識。
畢業後,在邊疆的工作崗位上,他依舊踐行著“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 校訓。到了新崗位,吳新春虛心向同事請教,不斷熟悉業務知識,企業財務預決算,財政和財務管理、資金劃撥以及企業發展和改革等方面的知識他一個不落,各個 擊破。通過學習,僅僅兩個月的時間,他便將工作處理得遊刃有餘,第四個月,主管領導便委任他為商業廳直屬企業的財務管理專管員。並且,為了不斷地在工作上 臻於至善,吳新春還在空閒時間自學會計。1989年,也就是他工作三年之後,國家舉辦首屆會計知識 大獎賽,吳新春作為主力代表新疆財政廳參賽。一個禮拜時間,他就學會了別人需要一學期才能學會的課程:工業會計,預算會計和稅收會計。有了專業的知識作依 托,吳新春和隊友們一路過關斬將,從單位內部第一,到烏魯木齊賽區第一,再到整個新疆自治區一,最後挺進了全國四強。“現在想想,這就是校訓對我潛移默化的影響,就是咱們‘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激勵著我鬥志昂揚,激勵著我不斷向前。”吳新春感慨道。
鄧子基是他的人生導師
在廈求學的四年,除了收穫學識,吳新春還遇到了影響其一生的人生導師——鄧子基。
吳新春不但愛學習,還善於獨立思考。因此,在學業上,他總是會不斷地冒出些新奇的問題。而當時,本科教學的老師通常只有助教和講師,面對他尖銳新奇的問題時常是有心無力,“招架不住”。值得慶幸的是,當時已是教授的鄧子基先生還經常給本科生開講座,教授財政學的有關知識。這些講座對於吳新春來說,就猶如是久旱逢甘霖,鄧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課方式讓他醍醐灌頂。講座結束後,吳新春總會帶著他的問題向老師請教。鄧老師是位惜才的人,對於吳新春的問題他總是給予耐心地講解,並會通過實例舉一反三,清晰透徹地分析問題。並且,鄧老師的解惑是隨時隨地的,甚至是在路上偶遇也可以。在學校的榕樹蔭下,一位老者細緻地給學生答疑解惑,此情此景,吳新春如今回想起來仍歷歷在目。
如果說鄧老師嚴謹的學術態度教會吳新春的是治學,那鄧老師身上那種無私奉獻精神則教會了他如何做人。在20多年後,吳新春還懷念並感激著自己的這位人生導師:“在廈大四年,鄧老師給了我兩把鑰匙,一把是治學,一把是做人。能遇到鄧老師,與其說是學術的所得,不如說是人生的際遇。是他身上的奉獻精神感染了我,我想我畢業後選擇去援疆,鄧老師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在吳新春選擇去援疆之後,鄧老師還特意請他到家中,為他踐行。那天鄧老師的敦敦教誨,吳新春至今猶在耳畔:“人貴有志,選擇了援疆,就一定要腳踏實地地好好乾,努力為祖國發光發熱。”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1986年,國家號召廣大青年學生到邊疆作新一代的開拓者,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奉獻才智,報效祖國。22歲的吳新春當時是“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帶著滿腔熱忱和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所肩負的使命感,他毅然決然地向學生黨組織遞交了申請到新疆工作的決心書。其實,上世紀八十年代,高校畢業生都是學校分配 工作,作為廈門大學這一重點大學的學生,若是按分配,吳新春完全可以到內陸或沿海發達城市的省級機關工作,而他卻放棄了環境舒適的安逸工作,選擇到偏遠艱 苦的西部去。
當聽到兒子的這一決定時,吳新春的父母起初是反對的。從吳新春的家鄉江西到新疆,足足有4000多公里,在父母的觀念里,離家這么遠,這兒子就相當於是“丟了”。加之,在吳新春父母的印象中,新疆就是坐著驢車,騎著馬,住著帳篷的貧困地區,不忍心兒子去那吃苦。但早已下定決心的吳新春對父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祖國培養我這么多年,現在我即將走上工作崗位,能為祖國的未來盡一份力,我感到自豪和幸福,我希望能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願把我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獻給新疆。”
在吳新春的極力勸說下,父母最終同意了他的決定。在給學校的來信中寫道:“生兒育女,不僅僅是為了照顧自己,還應為國家多做貢獻,孩子要求到新疆工作,我們絕不拖他的後腿。”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遠離父母工作的吳新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這句話做了最好的註腳。每半年,他至少會擠時間回家和父母團聚一次,有時候甚至比在天津市工作的哥哥回得還勤。
將奉獻進行到底
在吳新春看來,援疆是一種使命,更是一種責任。從1986年至今,吳新春先後服務於新疆財政廳企業財務管理處、商貿處,還於1990年到南疆喀什市糧食局掛職一年。哪裡需要,他就出現在哪裡,無論是南疆還是北疆,無論是烏魯木齊還是喀什都留下了他奉獻的足跡。1998年,由於大時代環境的轉變,吳新春有了下海經商的機會,這時候,他完全可以選擇經濟環境好的沿海大城市去開啟他新的事業,但是,他最後還是選擇在新疆建立公司,繼續他的“奉獻”之路。只是這次他的身份換了——這次他是以納稅人的身份在奉獻。不僅如此,他還鼓勵在學醫的兒子,在畢業後前往新疆當短期援疆醫生,他說,他希望將“奉獻”進行到底。
吳新春將自己最寶貴的歲月奉獻給了新疆,當被問及他是否後悔當年的選擇時,他的回答是那么的簡單有力:“不後悔,新疆是個好地方。”26年,吳新春在新疆付出了他的青春,奉獻了他的才智,傳遞了真情,他的青春在奉獻中熠熠生輝。
2012年7月7日,新疆校友會正式成立,吳新春擔任會長一職。通過校友會平台,校友余立軍先生管理的新疆紅石慈善基金會,捐贈50萬元資助考入廈大的新疆貧困學子。他希望基金會能幫助更多的學弟學妹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後建設新疆,將這份奉獻一直傳遞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