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剛(湖北吳氏宗譜編委會榮譽會長)

吳志剛(湖北吳氏宗譜編委會榮譽會長)

吳志剛(1946.5.16- ) 吳志剛祖籍湖北崇陽燕堝吳家,父親吳安平,祖父吳泉益,始遷祖吳璋公。是吳璋公第38世孫女。出生於湖北黃陂城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志剛
  • 出生:1946.5.16
  • 祖籍:湖北崇陽燕堝吳家
  • 父親:吳安平
個人經歷,代表文章,

個人經歷

1965年黃陂一中高中畢業。1966年黃陂耕讀師範中專畢業。同年參加教育工作,先後在黃陂農村五嶺公社永福中學,五嶺公社中學工作,長達15年之久。鄉村艱苦的生活環境和工作條件摧殘了身體的健康,長年累月吃藥打針,患嚴重的腸胃炎、神經衰弱、貧血等多種慢性疾病,無力行走,無法動腦。但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了許多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讓生命之舟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1980年由農村調到黃陂縣城關鎮第一中學和第二中學,一邊教書育人,一邊進修充電。1985年抱病完成了武漢師範學院中文系函授大學本科的學習。1988年隨丈夫調入武漢市,到武漢市農業學校工作,從事語文教學。後因身體原因改做教師業務檔案工作,職稱館員。先後在《武漢市農業學校校刊》、《湖北中等農業教育》雜誌上發表“開好主題班會,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關注個體,共同進步”,“開發教務檔案,促進教育發展”等文章。同時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大飛躍。1995年50歲時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1997年獲高級攝像師資格,並成為湖北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
如今年過花甲,但仍抓住有限的生命,頑強地向命運挑戰。常常夜以繼日,嘔心瀝血,致力於家譜文化的創作。幾年來寒暑兼程,翻山越嶺,苦苦尋根,創作家譜畫冊:《咱爸咱媽》,《吳家百年》,《武漢楊氏家族》,《吳家有女名志剛》等。採用照片和文字相結合的方法,儘可能圖文並茂地反映家族成員真實的生存狀態,一反重男輕女的傳統家譜格式,大膽主張男女並重,並以出生先後為順序,還原了歷史的真實。2007年4月18日和25日《長江商報》在城市公社家譜欄目兩次給予報導。其中《吳家百年》、《武漢揚氏家族》、《吳家有女名志剛》三部畫冊分別捐贈湖北省圖書館、湖北省檔案館收藏。2005年向武漢市紅十字會申請,辦理了遺體捐獻登記。2008年6月成為武漢老教授協會會員。
寄語:中華自古多磨難,文臣武將英名垂;物換星移天地轉,巾幗豈能讓鬚眉!

代表文章

尋根拜祖訪梅里
2006年9月23日,秋高氣爽,我獨自從湖北武漢市出發,乘長途客車,千里迢迢到江蘇無錫市,轉乘19路公汽來到梅里。進入“江南第一古鎮”高大的樓門,我感受到了強烈濃厚的吳文化氛圍,至德路、至德橋、梅里中學、泰伯酒等等。此次行程,我專程瞻仰吳姓始祖泰伯廟和泰伯陵。
泰伯廟又名至德祠,俗稱讓王廟,有著3200年的歷史,據說是泰伯生前居所。它是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廟內大廳正中供奉著始祖泰伯的塑像,高4.5米,頭戴冕冠,身著彩色帝王服飾,既威嚴又慈祥,令人肅然起敬。周圍陳列著古住今來名人志士所題的匾,楹聯、詩文等,上至帝王將相,下至文人墨客,吳氏宗室子孫,琳琅滿目,數不勝數。春秋儒家鼻祖大教育家孔子《論語·泰伯》篇云:“泰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史記》中,《吳泰伯世家》赫然名列諸世家第一;東漢桓帝題“賢哉吳泰伯,慶澤彌流長”;北宗文學家范仲淹題詩“至德本無名,宣尼以此評。能將天下讓,知有聖人生……”;清朝康熙御筆“至德無名”;乾隆御筆“三讓高蹤”;今台灣吳氏宗親會題“讓賢奔梅里澤成江南大地,至德化荊蠻功載千秋史冊”;世界吳氏宗親總會題“立碑記建牌坊平添無錫衣冠紀述前賢留證千秋至德,臨太湖止梅里啟迪江南文化功垂後世豈惟三讓高風”。東、西兩院中還有其他24位吳國帝王塑像,頭戴冕冠,身著彩色帝王服飾,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泰伯陵又名皇陵、至德墓,距泰伯廟約十幾里,位於梅里西南的鴻山。公元154年東漢桓帝下令興建,以後歷代都有修繕,可惜毀於戰亂。公元1673年康熙重建。1983年江蘇省和無錫市都撥專款按原貌修建一新。泰伯陵依山而建,沿中軸線自下而上,依次展開。古松參天,清雅而幽靜,整個建築規模宏大,氣勢宏偉壯觀。是我所見的一座最大的皇家陵園。前面是一高大石砌陵門,上書“第一世家”四個大字,後面有“至德墓道”,再向里有一塊四棱碑,左右兩側刻有兩篇《泰伯墓碑記》。拾級而上,就到了泰伯墓,園形、青石砌成,占地約3畝,高約2米。墓前方豎立一青石碑,上面篆刻楷體 “泰伯墓”三個大字,蒼勁有力。在泰伯墓前,我虔誠地雙手合掌,深深三鞠躬。
當天,我仔細參觀了泰伯廟、泰伯陵,並閱讀了大量的珍貴的歷史資料,思緒萬千。得知幾千年來,吳泰伯“三讓王”的美德早已在民間廣為流傳。泰伯至高無上的德行,贏得了江南人民一致的擁戴。泰伯在江南蠻夷修建了梅里城,建立了“句(gōu)吳”小國。泰伯死後,傳位仲雍。仲雍死後又傳給兒子……。據說泰伯生於正月初九,卒於三月初五。每年泰伯的生日,忌日、人們都要從四面八方湧來,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在梅里自泰伯始,吳國有23個國君在此建都,歷時520年。
吳志剛少年吳志剛少年
公元前514年第24位國君吳王闔閭命伍子胥修築了姑蘇城後,才將吳國的都城由梅里遷到蘇州。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率兵伐越,在戰鬥中身負重傷,不久身亡。臨死前傳位太子夫差,要他立誓報仇雪恨。三年後吳王夫差舉兵進攻越國,越軍大敗。吳王夫差又北上爭霸,幾年中幾次討伐齊國。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又以武力壓服了晉國,終於爭到了霸主的地位,威風大振,盛極一時。誰知由於吳國狂妄自大,掉以輕心,卻導致了自己的滅亡。越王勾踐經過十年臥薪嘗膽,休養生息,於公元前473年11月終於攻陷了吳國的都城蘇州城。吳王夫差愧對列祖列宗,自刎身亡。他的兒子太子友被俘,新太子鴻遭流放。至此吳國25位國君,650年的光輝歷史宣告結束。吳國宗室含恨忍痛,背井離鄉,四處流浪。為懷念故國,以國為氏,即改“姬”姓為“吳”,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姬姓吳氏。追根溯源,因泰伯為吳國的第一位國君,故尊他為吳姓始祖。
流連於江南第一古鎮梅里,我再三回望泰伯廟和泰伯陵,頓時感慨萬千:歷史是無情的,同時也是公正的。始祖吳泰伯以仁義處世,三讓天下,千秋傳頌,萬古流芳;暴君吳王夫差以武力治國,四處樹敵,身敗名裂,遺臭萬年。撫今追昔,吳氏千秋史,啟迪眾子孫,發揚美德,譜寫出新時代的吳姓之歌,為和諧大中華作貢獻。
吳泰伯第104世孫女:吳志剛
2006年11月30日於名雅居。
陽尋根紀實
金秋10月喜事多。10月1日剛迎來偉大祖國六十華誕;10月3日又是農曆八月十五的中秋佳節,興奮之中於10月4日我打點行囊,從武漢回老家崇陽尋根拜祖。
水有源,樹有根,此行由已久,我每日伏案整理湖北崇陽吳氏資料,從《吳氏宗譜》得知,崇陽吳氏以湖南平江吳璋公為一世祖,而最早進入崇陽開創基業的有兩位吳氏先祖。其一是璋公第十五世孫萬二公“因元至正間,寇興,別贛(江西)遷崇(陽)卜居塘田畈梘頭沖”;其二是璋公第二十一世孫潮用公“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由漢陽九真白湖首遷崇(陽)西城外,西北鄉曰坳頭。”跨越近800年的歷史風雨,崇陽吳氏發展到1993年,總計44門(村),男丁3325人。
每當夜深人靜,我常常捧卷沉思,找不到它們,崇陽吳氏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思前想後,我決定回崇陽一探究竟。可是,就我的身體狀況,談何容易,幾十年來患有嚴重的腸胃炎,長年累月的腹痛腹瀉,近幾年引發貧血、心慌、氣短、手無縛雞之力。武漢至崇陽山高路遠,行動不便。儘管困難重重,但考慮再三,我決定冒險而行,並為此行作了種種準備。首先去醫院輸胺基酸以增強體力,然後又開了許多中成藥隨時備用,同時又與遠在崇陽的堂弟吳光輝聯繫,請他利用長假務必來接我。在他熱心幫助下,我順利到達了崇陽縣城。
堂兄吳亞雄熱情接待了我。安頓後,我忙問祖籍之事,他說,前幾天就打聽過了,“塘田畈”暫不清楚。至於“坳頭”就在從前西城門附近。近十幾年來,山城崇陽變化很快,日新月異,新縣城比老縣城擴大了四倍,到處樓房林立,原來的東城門、西城門、南城門、北城門,有的拆除了,有的在原址上又新修了了樓房,面目全非。原來的四個城門,現僅僅只是個方向上的標誌而己,因此,“坳頭”消失了。不過,他安慰我,他已打電話告之族長吳伯良,族長知道很多情況。
第二天上午,族長從青山鎮水庫村壩上趕來。族長近八十歲,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如今身子骨仍很硬朗,同時他還通知了另外三位宗親來會面。我高興地拿出《湖北崇陽吳氏》一書的初稿,大家熱烈地討論起來。族長果然對崇陽吳氏了如指掌,有問必答,準確說出了44門的具體方位。他說,1993年修譜,踏遍了崇陽的山山水水,每門(村)至少拜訪了二次以上。深藏於崇山峻岭的大小村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和汗水。他還告訴我們一個意外的訊息,萬二公墳墓、石碑還在,大家立即決定前往祭拜。
吃過午飯,族長吳伯良、吳俊安、吳佛安、吳亞雄及兒子吳君、孫子吳金龍和我一行七人,包乘一輛中巴前往。中巴經過西門後向西疾馳,約15分鐘車程,中巴轉入一條狹窄的水泥路,幾分鐘後拐向了一個小村莊。村子很小,僅4、5戶人家,族長伯良邊下車邊喊:“旺林!旺林!”無人應答,他家人告之,旺林今天做客去了,晚上才回來。此時,我順便向村民打聽,才知道此地是天城鎮烏龜石艾家沖。
時值中午,我抬頭仰望天空,萬里無雲,太陽像一個巨大的火盆,毫無遮擋地將熱量傾泄下來,沒有一絲風,此時氣溫很高,熱浪蒸得人汗流浹背,口乾舌燥,心煩意亂,空曠的田野長滿了莊稼和野草,好像劃一根火柴就可以燃燒起來。遠處的山坡上長著茂密的樹林和灌木,其間隱約可見一、二間房屋。低頭看,腳下已無路可走,只有彎彎曲曲的田梗。一剎那間,我有了畏難情緒,後悔來時太慌張,連個帽子也沒帶,此刻又無人帶路,還不知有多遠,但僅猶豫了片刻,我馬上恢復了理智,決不能錯過這次尋根的機遇,我抬起頭平靜地對年近七旬的殘疾人亞雄兄說:“路不好走,您老就別去了。”說完,一轉身跨到田梗上,跟隨幾位宗親艱難地前進。一棵大樹擋住了道路,不知它躺了多少年月,只見樹身早已腐爛,我們吃力地手拉手邁過去,隨後又走上了山坡的羊腸小道,因近幾年來族長沒來這裡,他也記不清具體方位,大家只有邊走邊找。開始吳佛安宗親走在最前面,走著走著無路了,他叫大家向後轉,最後面的吳俊良宗親就走在了最前面。突然,在斑駁的樹影中,我們幾個人同時發現了前面不遠處的一塊石碑,大家興奮地驚叫起來“在這裡!在這裡!”
撥開灌木叢,出現了一個長3、4米,寬2米的墳堆,前面有一塊巨大的石碑。走近一看,青石碑上純白色的楷體字,清清楚楚,歷歷在目,清潔明亮,猶如昨日才豎的新碑,原來這是15世萬二公夫婦和16世再二公夫婦的合墓。我們一字一句誦讀碑文,從墓碑上得知,十五世萬二公生於宋理宗三十九年(1263年)十一月初十日子時,元順帝二十五年(1357年)三月二十日午時沒;妣黎生於宋理宗三十七年(1261年)五月十九日亥時,(元)元統乙酉十三年(1345年)十一月初十日辰時沒,俱葬湯田堡丁家壠松山咀,坐北向南。又簡介了此處共葬本族墳瑩二十五冢(zhǒng)落款是(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裔孫甫德全族公立。如此說來,今日的烏龜石艾家沖就是清代丁家壠松山咀,也就是元代塘田畈一帶。
我們抄完碑文,叩首、照相,隨即下山,我們行進在剛來時的山間小道上,奇怪的是全沒有剛才的煩躁悶熱,頭頂上的陽光突然變得溫和起來,心情舒暢,步履輕鬆。我們邊走邊欣賞農村秋天豐收的景象,望著滿畈都是收割的金黃稻穀,我遙想當年的萬二公、再二公等先祖們是否也曾在這裡辛勤勞作……
入夜,艾家沖旺林宗親來了電話,我急切地問:“萬二公墓碑上的字您清楚嗎?”“我不清楚,1993年修譜時才知道的,以後我沒去。”聽罷此言,我頗感意外。是啊,當前市場經濟決定人們生存價值取向,人們終日為衣食居行而忙碌,為生存而奔波,焦慮而浮躁,哪有時間和精力考慮其他呢?可就是有極少數人例外,他們默默無聞地管理、維護著祖墳,默默無聞地堅守著十三世紀時我們生命的源頭。正是由於他們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不為名、不為利的堅守,才能使我們這群二十一世紀初的“不速之客”才能得以憑弔,因此我由衷感謝默默無名的精神家園的守望者。不勝感嘆,沒有世代相傳,對炎、黃二帝人類生命源頭的堅守,也就沒有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傳奇。由此看來,堅守血脈的源頭,守護精神的家園,確實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大事。
崇陽萬二公支下第二十四世孫女 吳志剛
2009年10月18日 名雅居。
補記:後經族長吳伯良多方打聽,方知守萬二公墓者是吳旺林叔父吳祖送老人,老人不幸早幾年因病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