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德

吳建德

吳建德,原名乃家,又名愛群,字博生,號浚臣,連城(原長汀)宣和吳家坊人。生於光緒十一年(1885)9月,1911年春在汀州中學堂甲班畢業。民國2年(1913)參加同盟會,民國3年,同盟會改組為中華革命黨,建德為革命黨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建德
  • 別名:乃家,愛群
  • 出生日期:1885-9月
  • 畢業院校:汀州中學堂甲班
  • 性別:男
民國革命黨人,台灣樹德科技大學吳建德教授,個人簡介,媒體報導,

民國革命黨人

吳建德,原名乃家,又名愛群,字博生,號浚臣,連城(原長汀)宣和吳家坊人。生於光緒十一年(1885)9月,1911年春在汀州中學堂甲班畢業。民國2年(1913)夏赴日本,入東京明治大學攻讀時,參加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奔走革命。民國3年,同盟會改組為中華革命黨,建德為革命黨人。民國5年,袁世凱背叛民國,復辟帝制。建德奉孫中山之命,與同鄉沈光甫(毅民)、羅毓桐、長汀陳群等返回福州,策劃倒袁運動,因事機不密,建德與沈、陳等人被捕。沈與武平蕭其昌二烈士同日殉難,建德存亡未卜,家中派其兄義臣到福州查訪,毫無所獲。不久,護法軍興,建德始得出獄。人皆慶其生還,而建德則以謀事未成,又未成仁為憾。為求繼續深造,乃由福州重返日本留學。
民國6年夏,建德學成歸國。次年就任詔安地方法院推事。當時軍閥混戰,國無寧日,建德無意仕進,乃辭職歸里,從事家鄉教育事業,曾一度任本鄉國小名譽校長,全力提倡新學,為發展地方教育四處奔走。
民國10年秋,建德赴長汀任福建省第七中學教員。民國14年秋,因體弱多病,回鄉休養。於民國16年7月逝世,時年僅42歲。

台灣樹德科技大學吳建德教授

個人簡介

台灣高雄市人,男,著名兩岸和平研究學者;台灣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波蘭華沙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博士。

媒體報導

台灣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主任吳建德認為,“台獨”言論跟蔣介石的“反共抗俄”一樣都是維繫政治權力的圖騰與假議題。“台獨”在台灣到底有沒有市場?綠營有不同看法。台灣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主任吳建德接受中評社訪問時直言,“台獨”跟蔣介石當初高喊的“反共抗俄”,同樣都是騙人的假議題!那是一塊“政治圖騰”,用來鞏固自己的政治權力,吸引支持者死心塌地追隨的政治主張。談到馬英九的新三不:不去推動“兩個中國”,不會推動“一中一台”,不會推動“台灣獨立”。吳建德認為這是馬英九在國際情勢下所不得不為。在戰略上乃是“用時間換取空間”。但現階段的台灣,應該更積極準備兩岸在政治意見分歧的協商與擴充多元對話的管道,這絕對是刻不容緩的第一要件。待在南台灣的吳建德觀察這幾年“台獨”議題的操作,認為在2012大選並沒有發酵,更早在2008大選,謝長廷也不敢怎樣的操作此議題。換句話說,“台獨”議題在未來台灣大型選舉的影響力正逐漸式微,相信台灣人民也會越來越理性。吳建德說,如果“台灣獨立”能成的話?李登輝幹嘛不做?李登輝可以“光明正大”成為“台灣共和國國父”,為何還要要求他“政治上的兒子”陳水扁做?而陳水扁也知道這樣的做法並不可行,因為美國會第一時間就會跳出來反對;第二,大陸當然也不允許;第三台灣內部對於統獨議題沒共識,也兜不攏。
吳建德認為這些打著“台獨”旗號的地方型政客,為的就是爭取極端選票,鞏固自己在政治上的利益。吳建德觀察,這些地方型政客哪有什麼政治主張與政治理想?他們對於國家或是兩岸關係的發展根本沒有一個清楚的概念與輪廓。如果“台獨”可以操作變成“真議題”,李登輝時代就大張旗鼓了。他認為,過去“不統、不獨、不武”對於深藍或急統的台灣民眾而言會認為馬英九並沒有強調國家統一的精神與方向;而對深綠或急獨的民眾而言,似乎過於消極,馬的作為就是“親中賣台”。吳建德說,觀察“陸委會”近20年的民調顯示,急統或“急獨”兩邊總和只占全台人民的10%。絕大部分的台灣人民都期待“維持現狀、以後再說”。而這個“維持現狀、以後再說”,其實就是“以時間換取空間”。因此,“不統、不獨、不武”是目前台灣與兩岸關係的一個戰略目標與方向。台灣不跟大陸談“獨立”、也不主動談統一、更不挑釁挑起戰爭,以確保這塊土地的穩定跟發展。
台灣樹德科技大學吳建德博士認為,隨著大陸經濟持續發展,台灣顯得越來越沒有信心,對於兩岸關係,他認為兩岸對“一中”存在不同的認知,應該對“一中問題”展開談判,這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前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