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宓墓

吳宓墓

吳宓(1895-1978),原名玉衡,又改名陀曼,字雨僧(亦作雨生),蔣路鄉安吳堡村人,中國比較文學研究奠基人,著名文學評論家、教育家、紅學家、國學大師、詩人,教育部聘一級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宓墓
  • 出生日期:1895
  • 逝世日期:1978
  • 性別:男
簡介,吳宓生平,

簡介

吳宓墓位於陝西省鹹陽市涇陽縣蔣路鄉安吳村東北角吳氏陵園內。
吳宓吳宓

吳宓生平

1916年,吳宓畢業於清華留美預備學校高等科(1928年改名清華大學)。1917年,23歲的吳宓赴美國留學,攻讀新聞學,1918年改讀西洋文學,畢業於維吉尼亞大學英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又入哈佛大學研究生院比較文學系,獲碩士學位。
1921年吳宓回國,即受聘在南京高師和國立東南大學文學院任教授,講授世界文學史等課程,這一時期他撰寫了“中國的新與舊”“論新文化運動”等論文,采古典主義,抨擊新體自由詩,主張維持中國文化遺產的應有價值。同時,著有《吳宓詩文集》《空軒詩話》等專著。1925年任清華學校研究院籌備主任。在清華期間,吳宓於1930年遊學歐洲,遍歷蘇、英、法、德、比、瑞諸國,又在牛津大學和巴黎大學修學年余,所學極博。1941年吳宓被教育部聘為首批部聘教授。1943年至1944年吳宓代理西南聯大外文系主任,1944年秋到成都燕京大學任教,1945年9月改任四川大學外文系教授,1946年2月任武昌華中大學(現華中師範大學)外文系主任。至1949年4月底到重慶相輝學院任外語教授,兼任梁漱溟主持的北碚勉仁學院文學教授。1950年4月兩院相繼撤消,吳宓到新成立的四川教育學院,9月又隨校併入西南師範學院歷史系(後到中文系)任教。
吳宓傾其畢生精力於我國教育事業和外國語言文學事業。在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所所長時,聘請了王國維、梁啓超、陳寅恪、趙元任等著名教授,培養出了呂淑湘、王力、李健吾、張俊祥、曹禺、王佐良、李賦寧、許國璋、錢鐘書等優秀的中外語言文學研究專家和教授。他在東南大學、東北大學、西南大學四川大學、燕京大學、西南師範學院等任教期間,為我國培養了一批文學家、歷史家、哲學家、翻譯家、劇作家和詩人。在學術方面,他也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在中國開創了世界文學的研究,把比較文學引入中國學術領域,曾發表多篇重要的比較文學論文,為比較文學科學的建立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同時,他對《紅樓夢》的研究,造詣精深,飲譽中外,是最早將《紅樓夢》介紹到國外的權威學者之一。在國內紅學界,他與胡適、蔡元培、俞平伯、景梅九、周汝昌等齊名,是一個卓有建樹的紅學大師。他德高為范,解放前夕,謝絕數所國外名牌大學聘其任教的邀請,積極投身新中國的教育事業。1956年,他將珍藏多年的圖書全部捐贈給西南師範圖書館。在與朋友交往過程中,他真摯誠實,被世人譽為中國傳統道德重情義、尚氣節的典範。
吳宓墓吳宓墓
文革中,他受到迫害,左腿跌折,雙目失明。1978年1月17日逝世,葬於吳氏陵園內。1979年8月平反昭雪。1987年10月家屬對墓地進行了修繕。
吳宓墓吳宓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