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南方

吳南方

吳南方(法號德方),生於1962年12月24,河南偃師人,1995年皈依佛門,禮少林寺當代高僧上素下喜大和尚為師。

吳古輪(法號寂勤)玄孫,吳山林大師曾孫,張慶賀(行性)弟子。少林古輪拳法第五代掌門人,少林古輪拳法研究會會長,河南偃師市武術協會副主席,河南省少林禪武醫專修學院院長,古輪禪院創建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南方
  • 別名:釋德方 
  • 出生地:河南偃師 
  • 出生日期:1962年12月24
  • 職業:武術家,教育家,禪學家
  • 主要成就:古輪拳法第五代掌門人 
    心意把嫡系傳人 
    創建古輪禪院
    少林永化堂第十九代傳人
    禪武醫專修學院院長 
  • 性別:男
俠之大者吳南方,少年立誓,重光祖志,前路漫漫,道阻且長,詩賦新篇,山高水長,修真心語-吳南方文選語錄,口傳心授,勸人歌,公諸同道,禪拳的感悟,

俠之大者吳南方

吳南方出生於一個隱逸世家,這個家族代代守護著一門古老的中國文化---少林古輪拳法,到他已經是第五代了。
吳南方吳南方
吳南方的高祖吳古輪(法號寂勤),五歲出家少林寺,禮湛謨和尚為師,是少林永化堂第十五代傳人,少林禪武集大成者。因時局動盪,為延續少林精義法脈,吳古輪於清同治八年(1869年)奉命打出山門還俗,並將無上禪功“心意把”、“擂台戰術”等絕學帶出少林寺,從而使少林禪武這一有益人類生命本質的實修法門得以留存世間。
二八火厄(1928年少林寺大火)後,少林寺被毀之殆盡,陷入了歷史最低谷。在少林文化險險斷滅之際,吳古輪之子吳山林應邀回少林寺再傳絕學,為延續少林根恆——禪武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當世公認的大宗師。

少年立誓,重光祖志

1962年,當吳南方降生時,其曾祖吳山林大師已經八十八歲高齡。老人或許有種歷史預感,對這新添的骨血格外疼愛。還在吳南方幼小時節,就被抱去與曾祖同塌而眠。待得年歲稍長,便整天被吳山林大師帶在身邊,聽其講述家學淵源及禪學典故,並讓次子吳有德親自教授吳南方功夫。長輩們更不時帶他去看少林寺白衣殿壁畫,睹高祖之雄姿,聽高祖之傳奇。耳濡目染之下,吳南方從小就自覺樹立了繼承吳家絕學的志向。
不久後,文化大革命全面爆發,“破四舊”的浪潮席捲整個神州大地,僻處深山的吳南方老家——楊樹廟村也未能倖免。少林古輪拳法,亦未躲過被禁止習練的命運。浩劫之下,吳家人更加發奮自勵,暗下苦功。夜深人靜的時候,正是吳家人練功的時候。此時吳南方恰逢年少貪睡時節,常在酣睡入夢中被二爺吳有德接從床上擰起來,拎到練功的房間裡去徹夜苦練。大冬天裡,常常練得汗水濕透棉衣還不得稍停。
吳山林大師一遍遍的給吳南方背誦心傳歌訣,有時候邊說邊演練。數十年來,吳山林一直以石頭為枕,趟在床上也練功不休,磨得石頭黝黑髮亮。因為長年面對著窗前土牆練心意把,催氣發聲把土牆衝出了一道深坑,可堪媲美少林寺千佛殿上的腳窩。這一切,都銘刻在少年吳南方的心裡。等到上學後,吳南方開始讀書明理,於是更加自覺發奮,放學回家一丟下書包,便躲進練功房裡悶聲下力。
吳南方
1979年高中畢業時,17歲的吳南方已經確定了自己終生的志向。因為家風的薰陶,也因為困難家境的磨礪,他比一般人顯得沉穩得多,在大多數同齡人還青澀衝動的時候,他已經具備了一顆成年人的心志。他年少發宏誓,要全面繼承家學,光大這優秀的文化。為此,他不懼任何艱難險阻,並決定輟學以修禪習武,決定終生以禪武為業。因為他的優異學業以及大為看好的前途,這樣的決定自然遭到了家人的反對,老師同學也為之惋惜,不明真相者更是誤解和猜疑紛呈,但吳南方不為所動,衝破一切阻力,毅然踏上了自己選擇的人生道路。
很多年以後,當吳南方回首當年這一選擇時,只是淡淡的說了句:“心念決定命運”,因為他的心念就是如玄奘大師捨生西行一樣,將畢生投入到禪武大道中。語氣平淡如常,似乎那條道路真的那樣坦然。
事實上,他剛放下書包,還來不及走進練功場,便一邁步走進了田間地頭。因為當年特殊的歷史環境和沉重的家庭負擔,長年積勞的父親不幸中年早逝,留下一個困難的家境和沉重的債務負擔,尚未成年的吳南方便早早成了家庭的頂樑柱,義不容辭的擔起了養家餬口的重任。學拳練功,習文修禪,只能在凌晨早起、夜晚收工之後擠時間進行。似乎命運就是如此,他走上了和曾祖吳山林一樣的充滿磨礪的道路,玉不琢不成器,也似乎唯有如此,才能明悟禪的根本,武的實質。

前路漫漫,道阻且長

“撲進小樓成一統,哪管春夏與秋冬”。埋首禪武世界的吳南方已經是而立之年的漢子了,須得成家、生子,於是家庭負擔更重,家境更顯拮据。一切都在變化,不改的,是他對古輪拳法的初心,是他為此在困苦甘之若飴的禪心。
其間,吳南方先後隨祖父吳有德、伯父吳木升、表叔喬黑保習古輪拳法,後又師從行性法師(張慶賀)修禪習武二十餘載。1995年,皈依佛門,禮少林寺主持、名譽方丈釋素喜大和尚為師,得賜法號釋德方。
吳南方踏遍了偃師及周邊的山山水水,收集散落在民間各處的古輪拳法“碎片”,無論是一位曾跟隨吳家先祖學過幾個月的老拳師,還是一幅可能記錄古輪文化的壁畫,都能讓他翻山越嶺,一次又一次的探訪。這種年復一年的堅持,本就是功夫在生活中的修行。終使得吳南方將吳家所傳的古輪拳法悉數吸收,成為集吳家各時代武學精華於一身的“武庫”。
吳南方
1988年,吳南方開始傳授弟子,期間應邀前往少林寺教拳7年有餘。隨著在世間行走,古輪拳法這門古老的文化逐漸被世人認可。自2007年開始,吳南方相繼成立了古輪拳法培訓基地、少林禪武醫專修學院。雖然條件改善了,但他依然不改那甘於淡泊清貧的禪心。除卻鑽研古輪拳法、不斷參禪習武提高自身修為和教學育人外,吳南方再無其它愛好,一碗麵條,一杯白水,在他看來就是極為舒服享受的事了。

詩賦新篇,山高水長

正如古人所云,“酒香不怕巷子深”,雖然吳南方刻意低調處理,每年來學習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尤以海外學員為多,短短三四年下來,已經遍布亞、歐、非諸多國家,很多學員每年都會定期返回重修。海內外賢達也日漸聚攏,比如已過古稀之年的英國的Venna和Panky女士,是印度著名智者的弟子,追隨大師三十多年,自從1990年她們的師父去世後,一直在全球苦苦尋找業師未果,週遊全球諸國近二十年,拜會過世界很多高人,都未能如願。直到從BBC的節目中看到吳南方後,頓覺這個人和這門古老的中國文化就是自己所期待的。2009年,親自組團帶隊,遠渡重洋過來考察交流,此後便矢志追隨吳南方師父。從2010年開春起,兩位女士一年兩次過來修行,並不遺餘力的幫助在海外宣傳推廣。此外,海內外英才也紛紛前來,修習古輪拳法,並為弘揚古輪禪武文化勉盡其能。
吳南方
隨著2013年古輪禪院的建成,不少外國禪修者慕名來此,發現這裡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都和諧相處,甚至,連作息規律都高度符合天人合一的智慧,從一天早晚到一年四季,早上練氣、上午練技、下午連功力、晚上練涵養;夏秋長功,武練,春冬養功,文練(以不出汗為宜)等,與沒有智慧的苦幹蠻練完全兩回事,不由自主的便喜歡上了這裡。
吳南方
雖然當前已經起步,但對於漫漫世修道路來說,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更多的問題和困難還在後頭。世修路上的吳南方,是以出世的襟懷來做普世的事業,以短暫的人生來做永恆的事業。
吳南方常說:學習古輪拳法,要有達摩祖師面壁九年的精神,要有二祖慧可斷臂求法的決心,要有六祖慧能生活的智慧,以無上武學在生活的“戰場”中一次次戰勝自己,升華生命,明悟自性。
吳南方吳南方
因為古輪拳法是少林禪武合一文化的真實體現,是中國武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完整的體系體現著中國武術文化身心兼修的精髓,又延續著400多年前少林永化堂禪武合一文化的傳承,完善地保存著傳統的修行方法和文化,是流傳至今的珍貴的文化遺產。
古輪拳法通過禪武合一的修習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人的生命力、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和健康相關生命質量,從而完善“人”這個社會主體在生活、學習及各行業工作中的綜合能力。同時,古輪拳法中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及歷代修習者的智慧結晶,可促成當今社會形成高品質的社會文化。
吳南方
吳南方說:“如此優秀的中國文化,不應是哪一派哪一家的,而應是整箇中華民族的。還法,應還給國家,還給社會。我最重要使命是整理和傳承吳家世代相傳的古輪文化,使之能更好地為世人所知、所學、所用”。

修真心語-吳南方文選語錄

口傳心授

1、禪武是有信仰的科學。信仰是彼岸,科學是當下,所以有彼岸的當下就是禪武。
2、戒律是以人為的規定為戒使人受持,這是外戒;禪武的修行是以生命為戒,使人在修行中遵循生命之道,這是內戒。
3、古輪拳法是通過人的修行來認知人與自然之道的關係,也正是通過心身雙修來達到自身的熟練運用。失道技何來,道存技自生;失己力何有,接取若何用?神亂身散勁失,防攻自然難成一體。因此,拳法的最佳體現正是技能的隨心所用——九法合一勢,一勢精百勢通。
吳南方
4、禪是智慧,這個智慧就是把身心調整好的方法。具體方法,我們稱之為武。只有金剛不壞才好塵埃不染。
5、萬法歸於生命這一法,萬術歸於心意把這一勢。修行生命,而後明悟見性。
6、先練一心後練一身,能叫一絲進莫叫一絲存。進就是勇猛精進,存就是有所住。勇猛精進而無所住!
7、練功不是在練,是在悟,每一個關節都體悟到了,就成了。
8、心無所住,力無所著,專注無念,勁始化生。
9、法無定法,所以我們可以也應該用不同的途徑和方法教授不同的人。
10、格鬥不是以消滅人為目的,而是在於化解對方的兇猛攻勢,從而把握住對方,消除彼此間的戾氣和怒氣,重新創造和諧。因此,格鬥和禪的慈悲心是不矛盾的。
11、靜坐功夫以呼吸調息,拳術以手足動作為調息,起落進退皆合規矩,手足動作亦須和順。內外神形相合,謂之調息。以身體動作旋轉,縱橫往來,無有停滯,一氣流行,循環無端,謂之停息,亦謂之脫胎神化也。雖然一是動中求靜,一是靜中求動,二者似乎不同,其實內中之道理則一也。
12、拳術不在形式,只在神氣圓滯無虧而已。神氣圓滿,形式雖方,亦能活動無滯。神氣不足,就是形式雖圓,動作亦不能靈通也。

勸人歌

拳架好學氣難定,氣可定來心難平。凡事先要問自己,不在功夫在調心。人生在世誰事順,心順萬事皆能順。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世間生活常變化,心定意正生正法。天人合一自然法,不悟一生白費力。

公諸同道

夫道者,陰陽之根,萬物之體也。其道未發,懸於太虛之內,其道已發,流行於萬物之中。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術則曰內。是故少林禪拳與各派之學,形式不同,其極還虛之道則一也。
易曰:一陰一陽謂之道。若偏陰偏陽皆為病。夫人之一生,飲食之不調,氣血之不合,精神之不振,皆陰陽不和之故也。故古人創修心練身之法,使人潛心玩味,以思其理。身體力行,以合其道。日久則能復其本來之性體。然吾國拳術門派頗多,形式不一,運用亦異,畢生不能窮其數,歷世不能盡其妙。
吾自幼好習拳術,少隨祖父吳有德習少林禪拳。年稍長,又隨師張慶賀深研。致力四十有年,頗得拳法之精要。有一得而不敢自秘,又合諸先輩口傳心授之法而欲公諸同好,俾學者能得其真意焉。
各派拳法形式不同,其理相同,用法不一,其制人之中心而取勝於人者則一也。按少林禪拳,匯納百家之長,集禪武醫於一體,身心氣合一為根本。身者練身生力之技能,心者修心調意之法,氣者臟腑調理之奧妙。三者為一體,禪者武之魂,武醫禪之用,最終三空而合萬物之中。
余深恐先輩苦心精詣,久而淹沒,故述之以公同好。惟自愧學術譾陋無文,或未能發揮先賢妙旨,望諸同道隨時增補之,以發明其道可也。
午子年元旦題余

禪拳的感悟

我出生在武術世家,由於受家庭的影響,從小就接觸少林古輪拳法。幼年時常隨功夫深厚的曾祖父外出給人診病,少年時潛心跟爺爺(吳有德)習拳,後來又受師父張慶賀指點,較系統地學習和掌握了祖輩家傳傾囊相授的禪拳精髓。我多年來通過長期的練拳和覺悟,對少林禪拳的智慧和它慈悲的內在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
吳南方吳南方
禪拳是少林歷代高僧和民間武師在中原紛爭逐鹿,朝代興替變更的一千多年中,靜守少林一方淨土,用佛家慈悲的禪心將中華悠久的武學文化和養生文化,以及禪文化相融合而創立的一門高深武功。它博大精深,樸實無華,剛柔相濟,老少皆宜。其內涵最重要的是它以慈悲為動力,直指人心,能使人心安,大家心安,國泰民安。
禪拳的修煉來源於自然。源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內心的覺悟,按拳訣的要求日積月累,循序漸進,內外雙修,最終達到禪通武達醫理明的境界。
樁功的變化,應為動作的變換,移身先移胯,胯力在垂肩。兩腿力量的變化,不要刻意求勁,只有全身保持一種輕鬆的狀態,才能做到時緊時松、伸縮自如,起落開合虛實分明。全身是一個整體,變化都受內心的支配,禪拳的提高,必須內心時常品味心意在身體各部位的運用,日久磨鍊,才能達到一氣貫通,神形兼備。禪拳的練習由樁功開始,再到步法和簡單的動作練習,到套路的練習,最後是器械的練習。
自古武術界有南拳北腿的說法,所以說少林禪拳主要以根部的訓練為主,少林拳不但要有紮實的底盤,而且還要有靈活多變的根部。拳訣曰:周身便是手,勁從腳下走。此話說明根部的重要性。少林禪拳發出的勁是一種外觀自然旋轉滾拈之勁,也稱混元樁。長期練習能使身體輕靈,步法快捷,勢正氣順,力整步穩。每一勢先從慢入手,要始終掌握全身的協調運用。正如拳法摘要所說,身以滾而動,手以滾而出,身動腿手隨,三節自可齊。身法的自然,對勁力的產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拳訣曰:上提下墜中來練,六*合一體要自然。四稍發可衝冠、牙可斷金、舌可摧齒、甲可透骨,四者的作用合而歸心,內勁方出,這是自然之理。日久生功,力能順達自然就會加快速度,也就是平常所講爆發力的作用。但必須清楚少林禪拳的爆發力來源於周身各部位的有機結合和內氣的充盈即內外相合
禪拳的進化要不斷吸取前人的經驗,結合自身的實踐。正如無上禪拳心意把的基本練法要求,兩肘橫身搖膀不離肋,行如虎之無聲,龍行之莫測,這說明了攻防的嚴密性,體現技擊的性能,以及內功深厚變化莫測。因此功夫越熟,一動百隨,勁從心生,內外貫通,伸縮自如,變化無窮。如曾祖父的師父諶謨行走如飛,過河不濕鞋,曾祖父(寂勤),雙肘夾石成粉。當然他們驚人的功夫不是外在的練習就能達到的,少林禪拳還有它更重要的另一面—內在的修為。
禪拳不同於競技武術,它是武學的上乘,它和人的思想行為融為一體,緊密相聯,相輔相成。沒有很好的修行,就難以認識到少林武學的內涵。沒有內在的修行也就難以提升功夫的意境,更無法達到化境。內在的修為分修心、修德和悟禪。修心和修德貫穿於日常生活中,即要心平氣和,樂於助人,舍已為人,心存慈悲。我發現對禪拳修煉有一定的造詣者,都有菩薩心腸和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高尚情操,修心修德,能使人外在的行為和思想達到默契。人的氣機通暢,五臟六腑功能增加。因為禪機即氣機,從而使人的思想純正,意志專一,雜念排除,自然也就容易提高功夫。
禪是修心修德過程中覺悟出來的。功夫離不開禪,練古輪禪武,要處於一種很自然的運動狀態。如虎嘯於森林,猴躍于山澗,鳥飛於萬里碧空,馬奔於無邊草原。而人總是免不了會有許多剪不斷理還亂的苦惱,這些苦惱有的悶在人體中會導致氣血不暢,阻礙功夫的進步。禪的智慧可以打開人自身的心結,實現和達到自我的改善,產生一種自然的狀態。
禪是一種超於自我的心境,禪是自然的、自在的、光明的、美好的,經過持之以恆的修煉是完全可以體悟到的。禪是一種內在的智慧,它是武學的前體,不悟禪是練不好禪拳的。禪拳能使人的身心與大自然乃至整個宇宙合一。但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因此只能靠自己在修行中覺悟。師父曾對禪學的理意進行闡述,他說:行禪先修心,禪不是迷信,是要依佛法修自己的心性、品德、善行,始終能保持一顆平常心、自然心、慈悲心、濟世心。
禪是武學的根基,武功是禪心的體現,禪拳內涵極其豐富,不是花架子,它是人生智慧的結晶,如果禪不通,則武不能達。我的師父說:禪拳在零不在整,禪拳就像大海,將內在修為的點點滴滴都容納了進來。
禪拳的修煉是一個人修心煉身從而達到祛病強身和防身目的的過程。它包括養生和技擊兩個方面,其中養生尤為重要。
養生是功夫的源泉,不能養何能練,禪拳講的就是養練的結合。修練禪拳可以使人五臟六腑的功能越來越好,經絡血脈運行越來越協調。必須結合少林竅療法和飲食療法始終保持竅道通暢和清淡素食。人離不開自然。人和自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養生就是人與自然相和諧。這需要了解人體,又需要了解自然萬物的陰陽轉化,內外變化都有其共性,了解和認識自然方可知人體的奧妙,從人體的特點推知自然的神秘。少林禪拳從觀察自然來獲知人體的神秘,又從人體中得到啟發,了解自然,從而達到天人合一。要更好的了解臟腑和經絡的關係,以及五行陰陽學說的含義,是功夫達到最高境界的重要因素,可見養生的重要。養生和醫術是一家,懂得養生,也就懂得醫術。
總之,禪拳是自然的,身心的健康標誌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禪拳的核心是修心、修德、延年益壽,修煉的方法是禪武醫三者相輔相承。調養貴在靜心,靜心有助於練功。要使自己的功夫有很高的造詣,得有一個長期的磨鍊過程,更要深層次地領悟禪學和武學的關係,知道臟腑對武學的幫助,才能使功夫提高。
禪拳是慈悲的,它溶入了佛家的無限智慧,處處閃爍著慈悲的祥光。這可以從它內在的價值取向上體現出來,它追求的是人自身的和諧,人和他人之間的和諧,人和自然的和諧。人本具有很高的智慧型,能用在正確的方面就得善果,用在錯誤的方面就禍害無窮,而每個人都嚮往美好的生活,但美好的生活需要智慧。而美好又有內在、外在之分,禪拳追求的是自然的內在之美。增長智慧可以向外求,但那會給他人、給自然、給各種生靈帶來災難。禪拳則不同,它將智慧的取得完全集中在向內求,向心中求。修練禪拳的過程也是向內心探索智慧的過程,並使自己的心性越來越慈悲,從而煥發出人性內在的魅力。
禪拳充滿慈悲,它是一門以慈悲的修煉方法來獲取人生智慧的學問,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光明大道。
總而言之,少林古輪拳法是武學中一座獨一無二的寶藏。它實在而慈悲,實在為本,慈悲為魂。它不僅蘊含著無上功夫無上禪,還有無價的文化精髓、人生智慧、濟世良方……修煉少林古輪拳法,上可感悟天人合一的奧妙,了生死,下可強體魄,為天下蒼生謀幸福,可陶冶性情,享受生活內在的快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