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劍春

吳劍春(1917~1988),江蘇無錫人。為航空工業和國防工業,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劍春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17
  • 逝世日期:1988
  • 畢業院校:上海大同大學
  • 籍貫:江蘇無錫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相關作品,

人物簡介

吳劍春(1917~1988),江蘇無錫人。

人物生平

民國14年(1925年)1月來滬求學,民國25年9月進上海大同大學機械系。後因家境貧困,棄學經商。在上海威海衛路開設賽飛車行,經銷和修理腳踏車、機車。民國30年,赴菲律賓購車時,偶受船底採用金屬噴鍍處理可防腐蝕的啟示,回國後,他四方求教,查找有關噴鍍技術資料進行研究。上海解放後,他將賽飛車行改建為瑞法噴鍍金屬電焊機器廠,成為中國最早熱噴鍍技術的專業廠。同年10月,他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修復一批蘇制坦克曲軸和履帶支承軸,使癱瘓的坦克復活,受到黨和政府的嘉獎。1955年,他自行設計試製成功自動調速線材器噴槍,使中國熱噴鍍設備擺脫進口的局面。次年,公私合營時,由新中焊接器材廠、大新五金廠和張長記氣電焊修理工場合併,組成公私合營上海瑞法噴鍍機器廠,任副廠長兼工程師。1957年,仿製英國SCHARI火焰粉末噴鍍槍和送粉及空氣調壓配套裝置獲得成功。1958年,又仿製成功蘇聯3M—3A型固定式電弧噴槍,質量超過當時蘇聯的水平。同年,又試驗成功陶瓷條棒火焰噴鍍新工藝。並開始採用噴銅工藝修復銅軸承,改進露天鋼結構長效防腐工藝和採用噴塑工藝解決化學防腐等新課題。1959年,設計試製電動器噴陶瓷04噴槍,使上海矽酸鹽研究所首次噴鍍陶瓷獲得成功。從此,中國噴鍍範圍從金屬擴大到陶瓷,為航空工業和國防工業,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

相關作品

1960~1965年,又先後設計製成高溫粉末噴槍、焊炬式火焰噴槍、水冷式塑膠噴槍等新產品,為發展中國高溫、高效合金粉末和塑膠機械等熱噴鍍技術,填補了空白。在此期間,還撰寫了《金屬噴鍍講義》、《金屬噴鍍槍的作用、構造和使用》等著作,並為上海科教電影廠,編寫《金屬噴鍍》的腳本。1978年,克服病魔纏身的痛苦,堅持編寫了《噴鋁擴散工藝和套用》、《提高噴鋼鍍層質量的一些要點》、《熱噴鍍的過去和未來》、《熱噴鍍是一種投資少、收效好的新工藝》等著作。並翻譯了《線爆噴鍍在內燃機汽缸上的套用》、《電弧噴鍍在機械工業上的實際套用》、《電噴細微密實鋁鍍層》、《法國的橋樑和大型結構》等資料。1982年4月,擔任機械工業部熱噴鍍(焊)技術協會名譽理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