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兆蘇

吳兆蘇

吳兆蘇,小麥育種專家。福建連江人。1942年畢業於中央大學農學院農藝系。1950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農藝系哲學博士學位。歷任南京大學農學院副教授、農藝系主任,南京農學院、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江蘇省種子學會第二屆理事長。九三學社社員。長期與金善寶合作,從事小麥育種與小麥品種分類研究,育成南大2419冬小麥良種,並推廣種植。合著《中國小麥種類及其分布》,合編《中國小麥品種及其系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兆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福建連江
  • 職業:小麥育種專家
  • 畢業院校:中央大學農學院
  • 代表作品:合著《中國小麥種類及其分布》 合編《中國小麥品種及其系譜》
個人生平,科學成就,主要論著,評價,

個人生平

1919年10月12日 生於福建省連江縣
1938年7月 畢業於福建連江中學。
1938-1942年 在(重慶)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1942-1944年 任重慶煙類專賣局產制科科員。
1944-1946年 在(重慶)國立中央大學研究院學習,兼任農藝學部研究助理和農藝系助教。
1947-1950年 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院及農藝和植物遺傳系進修,獲哲學博士學位。
1950-1952年 任南京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1952-1979年 任南京農學院農學系副教授兼系副主任。在1971-1979年南京農學院與原蘇北農學院合併為江蘇農學院期間,任副教授。
1979-1984年 任南京農學院教授、小麥品種研究室主任。
1984-1994年 任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小麥品種研究室主任。
1994年6月20日 在南京逝世,享年74歲。
吳兆蘇,1919年10月12日生於福建省連江縣。父親系當地鎮政府職員,兼做漁業小買賣。兄弟姊妹7人,吳兆蘇排行第四。十多歲時父親就因病去世,全家靠母親及長兄和親戚接濟維持生計。母親是典型的家庭主婦,勤勞、樸實、寬厚、仁慈,對子女教育甚嚴,她的優良品德和教誨對吳兆蘇的成長產生了很大影響。那時,中國農業落後,糧食短缺,母親經常教育子女節約糧食,愛護莊稼,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後來吳兆蘇立志學農,獻身祖國農業科教事業。他深知家境貧寒讀書不易,十分珍視這個機會,發奮學習。
中國小麥學
1938年,吳兆蘇在連江中學高中畢業,且以優異成績考入(重慶)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農藝系。由於家庭經濟困難,他一方面勤奮學習,以獲得校方資助,一方面代人刻印蠟紙等獲取一些補貼。在大學三、四年級期間,他還參加了由金善寶教授指導的小麥和菸草科學試驗活動。1942年7月,學行兼優的吳兆蘇大學畢業,獲得農學士學位,隨後到重慶煙類專賣局產制科工作,任科員。1943年他考入中央大學研究院農藝學部,1944-1946年作為周承鑰教授的研究生,以蠶豆和黃麻為材料進行遺傳學研究。在此期間,他還兼任農藝學部研究助理和農藝系助教。1947年,吳兆蘇進入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院及農藝和植物遺傳系攻讀博士學位。他徵得美國導師、國際植物育種學權威H.K.Hayes教授等同意,確定以植物遺傳學專業為主,植物病理學及套用植物生理學專業為輔的進修計畫,同時開展小麥抗病性遺傳育種研究,並於1949年申請到一項特設獎學金(P.V.D.H.Fellowship)資助。1950年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士學位論文《小麥抗葉鏽病性遺傳》發表於美國《農藝學報》(1953),被經典著作《植物育種學》(1955)作為範例引用。
吳兆蘇自幼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在留美期間,他參加了中共外圍組織“明社”,並擔任中國留美科學工作者協會“學術小組工作委員會”召集人、“中華農學會美國分會”總務理事等職,團結留美學者,促進回國服務。1950年10月,他與前妻許如琛(已故南京大學教授)克服種種困難,和第三批留美科學工作者一同回歸祖國懷抱。回國後,他受聘為南京大學農學院農藝系主任、副教授。1952年南京大學農學院與金陵大學農學院合併成立南京農學院,他任副教授兼農學系副主任。1964年,成立中國農業科學院南京農學院小麥品種研究室,吳兆蘇任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間,南京農學院與蘇北農學院合併成立江蘇農學院,他擔任副教授。1979年南京農學院復校,吳兆蘇晉升為教授,兼小麥品種研究室主任。1984年南京農學院更名為南京農業大學,他被遴選為博士研究生導師。
自40年代初以來,吳兆蘇一直從事作物遺傳育種教學和小麥研究。他參加過南大2419的選育和推廣。1951年,他用普通小麥(南大2419)與圓錐小麥(華西分枝-Tg)雜交,後經多代選擇育成了中國較早的種間雜交品種南農大黑芒。60年代通過複合雜交育成了早熟品種複穗黃,利用智利品種歐柔育成了鐘山2號、鐘山6號品種。除進行新品種選育外,他還在產量、品質、抗性等目標性狀的遺傳和機理,特別在小麥品種分類、生態區劃、休眠特性與穗發芽、抗赤霉病輪迴選擇和饅頭蒸製品質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先後發表論文80多篇。他經過3年的辛勤耕耘撰寫出版了《小麥育種學》(1990,農業出版社)。這是他集幾十年教學經驗、研究心得和閱讀體會之大成,很有參考價值,出版後受到讀者歡迎,此書1992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甲類二等獎和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他先後擔任《中國小麥品種及其系譜》(1983年出版,1985年獲國家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和農牧漁業部科技改進一等獎)、《中國小麥品種志(1962-1982)》(1986)、《作物育種研究與進展》(第一集,1993;第2集,1994)等專著的副主編和有關章節的撰稿人,還參加了《中國小麥栽培學》(1961)、《作物育種學》(1981)、《作物育種學總論》(1994)、《作物育種學各論》(1997)、《中國小麥品種志》(1964)、《中國小麥學》(1996年出版,1997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等高校教材和專著的編寫工作。其中《作物育種研究與進展》第2卷,作為第一副主編的吳兆蘇,受主編委託負責該書的主編工作,從稿件的審閱、修改、定稿到編輯、加工、校對的細節都親自把關,為此幾乎付出了他生命中最後兩年的全部心血。
吳兆蘇曾於1981年12月率領由3所重點院校5位教授組成的小麥、大豆育種考察團訪問美國,到美國農業研究中心和康乃爾大學等幾所大學農學院進行學術交流。1985年他邀請澳大利亞高級小麥育種家G.M.Bhatt博士到南京農業大學舉辦“小麥育種高級講習班”,全國數十位專家、學者參加了學習與討論。1986年,他應邀分別赴澳大利亞摩洛哥參加“第四屆國際穀物收穫前穗發芽研討會”和“國際小麥會議”,並宣讀論文,還到悉尼大學植物育種研究所、I A Watson小麥研究中心參觀訪問,為擴大中國小麥學術界的影響做出了貢獻。
吳兆蘇還擔任多種學術兼職及社會職務。1979年受聘為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農業生物學科組成員,1984年受聘為國家科委協調攻關局國家重點攻關項目“農畜育種技術及繁育體系”、小麥和太谷核不育小麥兩專家組成員。他曾當選為中國作物學會理事,《作物學報》編委,江蘇省農學會常務理事、名譽理事,江蘇省種子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江蘇省第三屆至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九三學社南農支社委員。

科學成就

開展中國小麥種類及其分布和生態區劃研究
小麥
早在40年代初,吳兆蘇就參加金善寶教授主持的小麥育種研究,包括中大2419(後改名為南大2419)的進一步鑑定、示範與推廣。他在《南大2419小麥》(1957)一文中全面論述了該品種的來源和選育經過、主要特徵特性、增產效果、栽培技術等,對其進一步推廣、利用起了積極作用。南大2419既是中國推廣面積最大的小麥品種之一,也是小麥育種中用得最多且最成功的骨幹親本之一,1978年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
1956年,南京農學院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協作開始了“中國小麥的種類及其分布”的研究。在金善寶教授的指導下,吳兆蘇等對來自全國約2000個縣的5545份小麥品種材料進行了系統的觀察和分析,明確其分類學地位、分布情況及發展趨勢,並在此基礎上,根據品種類型的性狀總體,結合其原產地的環境條件,對中國小麥進行了生態類型的生態區域的劃分。明確了當時中國栽培小麥中96.5%的品種屬於普通小麥種,含變種67個,其中新發現的變種5個,屬於中國特有的普通小麥亞種“雲南小麥”的變種6個。雲南省是中國小麥的種和變種最豐富的地區,全國小麥5個種、101個變種中,除波蘭小麥外,其他各個種及將近半數的變種在雲南均有種植。他們根據品種的主要性狀,結合原產地區的自然環境條件及耕作栽培制度,特別是小麥生長期間的氣候條件,加以綜合歸納,初步將中國生產上種植的小麥品種劃分為14個基本生態類型。1962年,吳兆蘇和薄元嘉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發表了《論我國小麥的生態分類與區劃》一文,對這項研究的意義、歷史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總結與分析,並指出,作為中國小麥生態分類的基本依據應包括:階段發育特性,生育期,有關產量結構特性,抗逆性(對病蟲害及寒害、高溫、乾旱、濕害、鹽鹼等的抗性和耐性),有關收穫與加工特性,以及諸如幼苗習性、籽粒皮色及休眠特性、植株形態特徵等6個方面的性狀。這項研究成果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探討小麥產量和抗赤霉病育種新途徑
如何進一步提高小麥品種的產量潛力,是小麥育種工作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自80年代初,吳兆蘇主持開展了“小麥育種中關鍵性狀的機理、遺傳及選育”、“小麥株型結構”、“長江中下游地區高產、穩產、優質小麥新品種選育及有關理論與方法”等國家和農業部重點研究課題。他和助手、研究生們在長江下游地區小麥品種演變研究中發現,單位面積生物量和收穫指數的增長與籽粒產量的提高關係很大,而二者都還有一定的發展潛力,尤其是收穫指數。因此他們認為,通過選育使較高的生物量與較高的收穫指數較好地結合起來,是高產育種的方向。在產量構成因素中適當增多結實小穗數和適當控制每小穗粒數,是發展每穗粒數而相對提高千粒重的方向,同時注意選育灌漿速率快而粒重較大的品種對早熟性和穩產性較有保證。他們還提出把植株的適當矮化與增大株高構成指數(即任一節間長度與該節間加上其下一節間的長度之比值)並列為提高產量的株型育種的基本指標。這些觀點在後來的小麥高產育種實踐中得到了運用和證實。他和助手魏燮中等還出版了《小麥株型結構分析與產量育種諮詢系統》專著,對小麥高產育種中有關株型及形態特徵、生理特性等問題進行了論述,並設計出可資參考套用的計算機諮詢系統。
赤霉病
赤霉病是中國長江中下游和東北東部地區小麥生產中最主要的障礙和難題。吳兆蘇意識到,要使抗病育種有所突破,必須在方法和策略上有所創新。他根據多親本雜交和輪迴選擇特別有利於將多種優良性狀結合在一起,積累控制某一數量性狀的微效基因,保持育種群體的遺傳變異性和創造性狀自動控制最佳遺傳背景等原理,提出了小麥抗赤霉病基因庫建拓的育種方案及實施計畫。即利用中國特有的太谷顯性核不育基因為遺傳改良工具,選用遺傳基礎不同的抗源材料和優良農藝品種進行多親本綜合雜交,形成各有關目標基因交匯重組的雜種群體,然後通過表型混合選擇與後代測定相結合的輪迴選擇建立和開拓以抗赤霉病為主的基因庫。吳兆蘇指出,在輪迴選擇過程中,各有利基因可得到積累而不利基因連鎖則被打破,從而在提高抗赤霉病性的同時改進所需要的其他性狀;在群體改良過程中,陸續提取其中的優良可育株,分別納入常規育種程式和輪迴選擇群體中,並可隨時導入新的優異種質,使基因庫得到進一步開拓。這種方案兼顧近期與長期育種需要,在實施過程中既能陸續發展新抗源,又能陸續育成綜合性狀優良的抗赤霉病新品種。
在1984年全國小麥育種學術經驗交流會和1986年國際小麥會議(摩洛哥)上,吳兆蘇宣讀了《小麥抗赤霉病基因庫的建拓》論文,即刻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重視。普遍認為,他提出的方案在育種方法上有創新,對解決像赤霉病這樣的難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套用價值。在他的主持下,長江中下游及華南地區8省市10多個單位先後參加了協作試驗。初步的實踐證明,這是一種切實有效的育種途徑。這項研究是中國利用太谷顯性核不育基因進行小麥輪迴選擇及群體改良最系統和典型的實例。他和他的學生與助手蔣國梁等曾就此在國內外知名刊物上發表了一系列論文。這項“小麥抗赤霉病性輪迴選擇及群體改良”研究成果獲1996年度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甲類二等獎。
開展抗穗發芽研究 倡導小麥品質改良
小麥收穫前遇到陰雨潮濕環境,籽粒易在穗上發芽,導致小麥減產及品質劣化。早在20世紀50年代,吳兆蘇就率先在國內對小麥品種種子休眠特性及穗發芽進行了研究。他及其同事選用26省區有代表性的地方品種335個和推廣品種39個為試驗材料,觀察到品種的休眠期與冬春性或早熟性無關,而與種皮顏色有著顯著的相關關係。紅皮種子休眠期偏長,白皮種子偏短,但也有少數具穩定休眠特性的白皮品種。種子休眠期長短在地區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規律性,華北的品種多白皮而休眠期短,華南的品種幾乎全部為紅皮而具有一定長度的休眠期。他們認為,種子休眠期和皮色是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結果,其中雨水條件起著主導作用。由於休眠特性明顯地反映了地區的氣候條件和農業條件,他提出應將種子休眠特性作為小麥品種生態分類的主要依據之一。從20世紀60年代起,他開始指導研究生就小麥種子休眠特性遺傳、抗穗發芽鑑定技術、抗源篩選、抗性生理生化機制及遺傳育種等開展了較系統的研究。1987年,他在第四屆國際穀物收穫前穗發芽研討會上宣讀了題為《中國小麥品種之休眠特性和收穫前穗發芽研究》的論文,受到各國學者的重視。作為他的學術思想的繼續和發展,白皮小麥抗穗發芽性遺傳機理與抗源種質創新研究已成為南京農業大學小麥品種研究室有特色的研究內容之一。
中國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小麥育種重視產量、抗病性及早熟性而忽視品質的選育。70年代中期,吳兆蘇應中國農業科學院情報所之邀,組織翻譯一些國外有關小麥品質方面的論文並撰寫成《國外小麥蛋白質遺傳育種研究的進展》的綜述,作為專刊出版。80年代中期,他積極倡導開展小麥品質遺傳改良研究。在他的指導下,研究生陳紹軍、馬傳喜等就麵粉品質、饅頭蒸製品質、麵包烘烤品質和高分子量麥谷蛋白亞基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受到國內同行們的重視。1986-1990年,他的課題組與協作單位共同承擔農業部重點課題“稻、麥、玉米品質性狀遺傳研究”。這項集體研究成果後來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甲類一等獎(1992)和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1996)。1994年他在劉後利主編的《作物育種研究與進展》論文集中撰寫了《小麥品質遺傳改良研究與進展》的論文,基本上概括了中國自80年代初開始注意小麥品質遺傳改良以來的研究情況。
尊師敬業 教書育人
吳兆蘇是中國小麥科學主要奠基人金善寶教授所鐘愛的學生和學術助手,對金老,他始終懷著無比崇敬的感情。他時常引用范仲淹的文句來頌揚金老的道德品格:“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吳兆蘇在大學執教40多個春秋,辛勤耕耘,桃李滿天下。對學生,他視如親生子女,護愛有加,言傳身教,精心培育。他推崇中國現代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對學生寄予厚望:“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
自20世紀60年代起,吳兆蘇共招收碩士生21名、博士生11名。對研究生培養,他強調個人素質和綜合能力並舉。對於後者,要求既要有廣泛系統的基礎理論,又要有堅實深厚的專業知識,既要有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尤其是田間試驗技術,又要有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和科學的方法論。因此,對每一個研究生,從課程選修、論文選題、試驗設計與實施到論文撰寫,他都要一一過問把關。他經常帶研究生參加各種學術活動,以開闊他們的視野和思路。在品種選育上,他身體力行,帶領研究生下田參加選種實踐,結合實際講解有關技巧和經驗。除了在學業上嚴於要求、勤於指導外,他對研究生的為人處世更是耐心引導、諄諄教誨。他反覆告誡他們,一個學有所成的人,一個真正的科學工作者,都離不開“忠誠、勤奮”四字。他不僅這樣教人,也這樣做人。大家都為他那淵博的學識、嚴謹的學風、不懈的進取精神和高尚的做人品格所折服而倍加自勉。對本科生的教育,他同樣傾注了滿腔的熱情。1986年農業部向他頒發了“部屬重點高等農業院校優秀教師”證書,1991年國務院給予他“為發展中國高等教育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表彰。
吳兆蘇正直坦蕩,寬厚待人。他常說,要對別人感興趣,要從別人身上發現優秀的東西,研究別人的長處,向別人學習。他樂於助人,熱心扶持後輩。別人向他求教,他總是耐心解答。在審閱他人稿件時,他總是先找出論文的優點和長處,再提出修改意見,不輕易否定。
吳兆蘇豁達大度,幽默風趣,樂觀堅強。幾十年風風雨雨、曲折磨難,絲毫沒有改變他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即使在患癌症住院期間,他仍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抗爭,在積極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治療的同時,在病床上繼續閱讀書刊,不時與同事、學生商討科研工作和研究生論文,關心著《作物育種的研究與進展》(第2卷)的出版發行,並開始考慮《小麥育種學》的再版事宜。

主要論著

1。 Wu,C。S。and E。R。Ausemus,Inheritance of leaf rust reacticn and other characters in a spring wheat cross。Agron。J。1953,45(2):43~48
2。 金善寶,蔡旭,吳董成,吳兆蘇。南大2419小麥。南京農學院科學研究專刊第1號。南京農學院,1957
3 。吳兆蘇,趙同芳。小麥品種種子休眠特性的研究。農業學報,1959,10 (6):461~474
4 。金善寶,吳兆蘇等。中國小麥的種類及其分布。南京農學院科學研究專刊第2號。南京農學院,1959
5。 吳兆蘇,薄元嘉。論我國小麥的生態分類與區劃。中國農業科學,1962 (11):12~20
6 。吳兆蘇,周之杭。國外小麥蛋白質遺傳育種研究。國外農業科技資料,1976(3):1~7
7 。金善寶(主編),莊巧生,吳兆蘇等(副主編)。中國小麥品種及其系譜(專著)。北京:農業出版社,1983
8。 吳兆蘇,沈秋泉,陸維忠等。小麥抗赤霉病基因庫的建拓。作物學報,1984,10(2):73~80
9 。吳兆蘇,魏燮中。長江下游地區小麥品種更替中產量及有關性狀的演變與發展方向。中國農業科學,1984(3):14~22
10 。吳兆蘇。小麥品質改良問題。作物雜誌,1985(1):2~4
11 。Wu Zhaosu,Studies on dormancy and pre-harvest sprouting in Chinese wheat cultivars。Proc。4th Intern。Symp。of Pre-Harvest Sprouting in Cereals。Westview Press。1987,408~413
12。 徐成彬,吳兆蘇。小麥收穫前穗發芽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中國農業科學,1988,21(3):14~20
13。 陳紹軍,吳兆蘇。中國饅頭小麥品種的籽粒及麵粉品質指標分析。福建農學院學報,1989,18(增刊):415~420
14 。馬傳喜,吳兆蘇。小麥高分子量谷蛋白亞基的品種間遺傳變異及其雜種表現。穀類作物品質性狀遺傳研究進展。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158~161
15 。吳兆蘇。小麥育種學(專著)。北京:農業出版社,1990
16 。吳兆蘇,陳紹軍等。我國主要兩麥區小麥品質性狀的變異及相關。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1,14(1):1~5
17。 魏燮中,吳兆蘇等。小麥株型結構分析與產量育種諮詢系統(專著)。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1
18。 劉後利主編,吳兆蘇,米景九副主編。作物育種研究與進展(第一集)。北京:農業出版社,1993
19。 蔣國梁,吳兆蘇。小麥抗赤霉病基因庫研究Ⅲ。不同基礎群體組建方法及其輪迴選擇探討。作物學報,1993,19(5):441~452
20 。吳兆蘇。小麥品質遺傳改良研究與進展。見:劉後利主編,吳兆蘇、米景九副主編。作物育種研究與進展(第2卷)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4,62~73
21 。Jiang,G。L。,Z。S。Wu and D。C。Huang,Effects of recurrent selection for resistance to scab(Gibberella zeae)in wheat。Euphytica,1972:107~113
22。 蔣國梁,吳兆蘇等。利用顯性雄性不育基因Tal進行小麥抗赤霉病性輪迴選擇群體改良效果的研究。中國科學(B輯),1995,25(6):610~615
23。 肖世和,吳兆蘇等。從長江流域白粒小麥地方品種中開拓抗穗發芽種質的研究。中國農業科學,1995,28(1):56~60
24。 蔣國梁,陳兆夏,吳兆蘇。小麥抗赤霉病基因庫研究V。不同基因庫群體改良效果的比較。作物學報,1997,23(1):34~38

評價

吳兆蘇為人豁達大度,幽默風趣,樂觀堅強。一生勤奮敬業、忠誠奉獻,把畢生精力和智慧都獻給他所熱愛的農業教育和科學研究事業,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高尚的人格力量將永遠激勵著人們奮發前進。為中國農業研究以及醫學研究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