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傳鈞

吳傳鈞

吳傳鈞(1918.4.2-2009.3.13),別號任之,江蘇蘇州人,人文地理與經濟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1943年獲中央大學碩士學位,1948年獲英國利物浦大學博士學位,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傳鈞主要從事綜合經濟地理(含國土開發整治)和人文地理研究。提出經濟地理學是具有自然-技術-經濟三結合特點的邊緣科學地理學研究的核心是人地關係地域系統的發展過程、機理和結構特徵、發展趨向和最佳化調控,這些學術見解推進了地理學的基礎理論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傳鈞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蘇州
  • 出生日期:1918年4月2日
  • 逝世日期:2009年3月13日
  • 職業:地理學家、地理教育家
  • 畢業院校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
  • 主要成就:為協調人地關係提出系統的理論
  • 代表作品:《中國農業地理總論》、《國土發展整治與規劃》、《現代經濟地理學》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學研究,論文著作,教學成果,社會任職,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18年(中華民國七年)4月2日,吳傳鈞出身於書香門弟。父親是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當過法官和律師,還是著名書法家。母親是一位賢妻良母型的家庭婦女。
1936年(中華民國二十五年),高中畢業後,吳傳鈞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地理系。
1941年(中華民國三十年)7月,獲得理學學士學位後,考入中央大學研究生院,成為該院地理學專業第一位碩士生。
1943年(中華民國三十二年)7月獲得理科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當講師。
1945年(中華民國三十四年)考取全國地理專業唯一的公費出國名額。經著名的人文地理學家羅士培(P.M.Roxby)介紹,吳傳鈞進入英國利物浦大學學習。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代表留英的中國留學生出席夏在布拉格舉行的首屆世界青年聯歡會。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吳傳鈞撰寫的“Rice Economy of China”以優秀成績通過答辯,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後歸國。
1949年,後地理工作者雖然為國家經濟建設開展了資源考察、區域開發、制定規劃等工作,但未能把理論研究放在應有的位置,以致地理學本身的理論建設尚很薄弱,吳傳鈞倡導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在經濟地理學的理論建設中起了重大作用。
1951年加入九三學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員。 主要從事綜合經濟地理(包括國土開發整治)和農業地理(包括土地利用)研究。
1960年,吳傳鈞在《科學通報》發表的“經濟地理學-生產布局的科學”一文中提出了“經濟地理是與自然科學、經濟科學、技術科學關係非常密切,具有自然-經濟-技術綜合特點的邊緣科學”的新見解。
1981年,吳傳鈞倡導地理學要為國土整治服務,並動員地理學界去完成任務。吳傳鈞自己不顧年老體弱,親臨青海貴州進行國土整治的考察,主編《經濟大辭典-國土經濟·經濟地理卷》,擔任中國國土經濟研究會秘書長和《地理學與國土研究》學術刊物的顧問,寫成《國土開發整治與規劃》專著,在這方面做了很多開拓性工作。與此同時,吳傳鈞的倡導得到全國地理學界同行們的回響和支持,隨即在全國範圍內出現了研究國土整治問題的熱潮。
1982年,吳傳鈞牽頭聯名上書國務院,呼籲加強中國經濟地理的研究工作,國務院副總理萬里在中南海接見了吳先生,聽取國土整治與規劃的建議。
1984年,吳傳鈞率領中國地理學代表團參加在巴黎召開的第25屆國際地理學大會期間,同各國代表團團長進行協商。經過吳傳鈞的努力,終於恢復了中國在該會的會籍,為中國地理學界廣泛開展學術交流開闢了道路。
1986年,吳傳鈞在全國地理學大會上宣讀了“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文地理學”的論文,指出“協調好人地關係是當前最迫切的全球問題。研究人地關係是人文地理學的立足點,也是人文地理工作者的用武之地,更是這門學科向前發展的最大動力”。這一見解已被全國地理學界所認同,從而使中國人文地理學研究大大加強,並促使整個地理學的綜合研究向縱深發展。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2008年,舉行的吳傳鈞先生九十華誕賀壽座談會暨人地關係地域系統學術研討會上,吳傳鈞得到業界非常高的讚譽和評價。
2009年3月13日16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主要成就

科學研究

吳傳鈞長期從事地理學的綜合研究,是中國現代經濟地理學與現代人文地理學的學科帶頭人。20世紀50年代提出經濟地理學並非一般所說的經濟科學,調查了南京市土地利用情況,並編制了中國第一幅大比例尺彩色土地利用圖。吳傳鈞的研究是隨著20世紀中期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而進行的。吳傳鈞立足於地理學,廣泛涉及人文地理學的諸多研究領域,並在學科建設、學術組織、人才培養等各個方面都有重要建樹。80年代提出地理學的中心研究課題是人地關係地域系統的發展過程、機理和結構特徵、發展趨向和最佳化調控,這些學術見解推進了地理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吳傳鈞主持全國1∶100萬土地利用圖編制和研究的國家重點課題,編制的《中國1∶100萬土地利用圖》,是世界上第一本全國規模的小比例尺土地利用圖集。吳傳鈞在該圖集中創造性地設計了用底色、線條、符號、註記來表現3個層次66個類型的方法,圖面直觀地反映了中國土地利用的地域差異和分布規律,超過了美、英、日、蘇等國土地利用分類和製圖水平,在設計水平、分類系統、圖幅載量等各個方面均位居國際領先地位,成為中國制定農業發展規劃,進行國力綜合研究的科學依據。同時,在吳傳鈞領導下制定的《1∶100萬土地利用製圖規範》成為編制土地利用圖以及開展全國性土地利用研究的指南。

論文著作

代表作有《中國農業地理總論》、《1∶1000000中國土地利用圖集》、《國土發展整治與規劃》、《現代經濟地理學》和《中國經濟地理》。
1、吳傳鈞,中國糧食地理,商務印書館,1942。
2、吳傳鈞,經濟地理學——生產布局的科學,科學通報,1960,19:21~24。
3、吳傳鈞主編,中國農業地理總論,科學出版社,1980。
4、吳傳鈞,地理學的特殊研究領域和今後任務,經濟地理,1981,1(1):1~5。
5、Wu Chuanjun(EditorinChief),Geography in China,Science Press,1984.
6、吳傳鈞主編,經濟大辭典——國土經濟·經濟地理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
7、吳傳鈞、侯鋒,國土開發整治與規劃,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
8、吳傳鈞主編,1∶100萬中國土地利用圖集,科學出版社,1990。
9、吳傳鈞副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地理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0。
10、吳傳鈞,論地理科學的研究核心——人地關係地域系統,經濟地理,Ⅺ1991,3:1~6。
11、吳傳鈞、郭煥成主編,中國土地利用,1994。
12、吳傳鈞、劉建一、甘國輝合編,現代經濟地理學,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
13、吳傳鈞主編,中國經濟地理,科學出版社,1998。
14、吳傳鈞主編,人地關係與經濟布局——吳傳鈞文集,學苑出版社,1998。
15、吳傳鈞主編,中國農業與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問題,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1。

教學成果

吳傳鈞先生熱心關懷青年人的成長,熱情培養地理科學事業的人才。從1960年起,先後培養出一大批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土地利用、國土整治等專業的碩士和博士以及博士後研究人員,吳傳鈞培養的學生中,有的已成為學科帶頭人,當選為院士;有的被聘為研究所所長、教授,如學生陸大道

社會任職

1958年,吳傳鈞歷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該所研究員、副所長,中國地理學會、中國生態經濟學會等全國性學會的正副理事長、秘書長、聯合國大學科學研究協調員、國際地理聯合會副主席。
1980年後,吳傳鈞長期擔任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和名譽理事長。在地理研究所歷任副研究員、研究員、經濟地理研究室主任、副所長。
1980-1983年,吳傳鈞先生被聯合國大學(東京)聘為校長顧問和科研協調員。還擔任過Geo-journalChina Geographer等專業學術期刊的編委。

獲獎記錄

所獲獎項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備註
1991-5榮獲中國科協周培源國際科技交流大獎獲獎
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

人物評價

吳先生以他的高尚品德,在中國範圍內培養和凝聚了大量的科學人才以及能夠繼往開來的學科隊伍。(陳大道
吳傳鈞作為一名科學家,具有崇高的思想品格,雖然他身居高位、成績卓著,但虛懷若谷,從不居功自傲、盛氣凌人,受到同行的尊敬和愛戴。(九三學社評
吳傳鈞先生是中國傑出的地理學家和人文地理事業的開拓者,他率領中國經濟地理學走向繁榮,引領中國人文地理學獲得復興,帶領中國地理學走向世界,在農業地理、土地利用、國土整治、可持續發展、人地關係地域系統等領域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和地理學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科學網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