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經堂

含經堂

含經堂(Tripataka Hall)是清代的文化遺址,原屬於圓明園 長春園中心地帶建築,於1860年“火燒圓明園”中被焚毀,目前尚存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含經堂
  • 南北長:300米
  • 東西寬:150米
  • 占地:45000平方米
介紹,歷史,布局概況,相關資料,圓明園規劃,施工,圓明園真相,

介紹

含經堂位於長春園中心地帶,四周山水花木環抱,是該園內最大的園林建築風景群。主要建築分三路軸線縱向並列,記有大小殿座近30座,建築面積約8000平方米。含經堂始建於乾隆十年(1745年)是乾隆為歸政後頤養天年而建。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御製題淳化軒詩》中自注中雲……若紀元得至六十,則壽登八十五,彼時當歸政居此……。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刊行的《欽定日下舊聞考長春園》卷中關於含經堂有這樣的描述:“雲容水態西北循山逕入,建琉璃坊契三。其北為宮門五楹,南向。
內為含經堂七楹,後為淳化軒,又後為蘊真齋。含經堂東為霞翥樓,為淵映齋。堂西為梵香樓,為涵光室。”嘉慶十九年(1814年)又在淳化軒添蓋戲台等。

歷史

含經堂主體建築約建於乾隆十二年(1747)前後,是長春園內較早開始建造的工程之一。乾隆帝把長春園視為“息肩娛老”之所,是其退休後的居住之地;含經堂建築群的主體建築是含經堂,相傳是供乾隆誦經禮佛之處,乾隆三十五年(1770)至三十七年(1772)添建淳化軒、三友軒、理心樓等建築,同時將《欽定重刻淳化閣帖》144塊石刻鑲嵌在淳化軒外的迴廊里。乾隆四十五年(1780)將《四庫全書薈要》第二分書貯藏於霞翥樓(味腴書屋)內。嘉慶十九年(1814)改建原有倉庫為扮戲房、戲台,修建“神心妙達”看戲殿。鹹豐十年(1860),這裡同圓明園內其他大部分建築一同毀於英法聯軍大火。含經堂在同治、光緒兩朝重修時可能得到了修繕,據史料記載:光緒二十二年三月十六日,皇太后駕幸圓明園,進新宮門,至蔚藻堂,海岳開襟,少坐,又至長春園獅子林,淳化軒賞吃飯後……出二宮門還頤和園。此後,這裡便同圓明園一起被破壞和遺棄。
現狀現狀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圓明園才再次得到重視。先是成立了專管機構——圓明園管理處,隨後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終以遺址公園的身份向社會開放。2001年3月國家文物局批覆了《圓明園遺址考古規劃》,同意在長春園宮門和含經堂進行考古勘探和發掘。2001年4月至2003年12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對含經堂遺址進行了有計畫的科學發掘,使其得以重見天日。如今含經堂遺址已經成為圓明園遺址公園內一個重要的景區,供遊人參觀。

布局概況

含經堂位於長春園中心地帶,四圍山水環抱,總占地面積約六公頃。內設廣場、牌樓、氈帳、宮門、影壁、垂花門、大型宮殿、小型齋室、看戲殿、扮戲房、戲台、敞廳、迴廊、亭榭、假山,還有買賣街等各類建築景點30餘處。其中軸由含經堂、淳化軒、蘊真齋三組建築所構成。
含經堂建築群整體坐北朝南,位於長春園內最大的一座島嶼上,四面山水環抱,環境優雅,水流穿插於主島和周圍小島之間。主體部分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150米,占地45000平方米。含經堂的建築格局與中國傳統建築相同,以中軸線建築貫穿,東西兩側有相對稱建築。含經堂的總體布局分成左、中、右三路,中路為主體建築,可分為三進院落。
在中路建築的最前面是宮門,其坐落在一個長19.7米,高1.6米的半環形平台上,其前為一廣場,在廣場的南、東、西三個方向各有一座琉璃牌樓。進入宮門後,走過影壁便可看到含經堂,它是一座七開間前後有廊的大殿。含經堂之後為第二進院落,主體建築是面闊七間、進深三間,帶有前後迴廊的淳化軒。在最後一進院落里是蘊真齋,為七開間帶有前後抱廈,齋北面即為北院牆,出北院門,可以通往山口和臨湖的得勝概。
在整個建築的右路從前到後被分為五個大小不等的院落。第一進為坐西朝東、九開間的梵香樓,該樓平面呈“凹”字形。向北為五開間前後有廊的涵光室。再向西為澄波夕照水榭。第三進院落內有呈環抱狀的太湖石假山,被環抱的就是三友軒。軒以北為靜蓮齋,西為待月樓。再北一進為理心樓。最後一進有一些值房。相比之下,含經堂左路相對整齊簡單,共有三進,首先是霞翥樓,與梵香樓相對,坐東朝西,亦為九開間。其後是淵映齋。再後有戲台、扮戲房和看戲殿。其中戲台為重檐倒“凸”字形,面闊五間,是除武陵春色恆春堂外園內的另一座二層戲樓,在戲樓的正地井內有大量火燒痕跡。在含經堂整體建築的東牆外,還發現了一條買賣街的遺址,通過考古挖掘,得知該買賣街長135.65米,寬6.3米,共有房間40間。這條買賣街與圓明園舍衛城、清漪園、暢春園買賣街並稱為清代四大宮苑買賣街。每年正月這裡開市3天,供皇帝、妃嬪、王公大臣購買商品。

相關資料

圓明園規劃

根據《圓明園遺址公園規劃》的要求,為進一步做好遺址的保護工作,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圓明園管理處自2001年4月起,使用北京市文物局撥付的文物搶險專項資金,委託市文物研究所對含經堂遺址進行系統的考古發掘。
迄今共發掘遺址面積近4萬平方米,全面揭示出“蘊真齋”、“淳化軒”、“神心妙達”、“看戲殿”、“扮戲樓”、“戲台”、“澄波夕照”、“理心齋”、“梵香樓”、及“儀門”、“牌樓”等規模宏偉的早期建築群遺址,出土了一批形式多樣的石、陶、琉璃等不同材料的建築構件和銅佛、玉雕、裝飾瓷器等各類文物1000餘件,並發現了當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罪證遺蹟(如大戲樓地井中出土的已經被燒焦碳化了的柏木板材和地井四壁與地面上遺留的大量黑色灰燼;看戲殿前與大戲樓之間以及淵映齋青磚地面,因遭火焚燒而大面積迸裂甚至呈紅燒土狀粉碎)。這些發現都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考證價值及較高的文物價值。
在考古發掘過程中,市委、市政府及市文物局的領導同志和專家學者始終給予了深切的關注和具體的指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時任北京市委書記的賈慶林同志,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汪光燾同志、北京市副市長劉敬民同志都曾到現場進行視察並作了重要的具體的指示。
徐苹芳、宿白、王煒鈺吳加安、黃克忠、傅清遠,王世仁、郭黛姮、曾昭奮、韓揚等專家學者也從不同的專業角度給予了具體的指導。
正是依據領導同志的指示精神和專家學者的具體意見,從02年11月開始,含經堂遺址進入了大規模保護階段。
鑒於含經堂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建築群遺址保護項目,且國內外對土木建築遺址的保護至今尚無權威性成功經驗的情況下,如何保護和展示好含經堂遺址,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愛國主義教育功能,直接關係今後圓明園遺址保護和發展的方向。
所以它不僅是一個重要的遺址保護項目,而且是一個帶有研究性的重大課題。正因為如此,含經堂遺址保護工程從一開始就受到了北京市文物局領導同志們的高度重視。無論是保護方案的設計、施工單位的選擇、專項資金的安排和指導專家的確定都一一過問,認真審定,並多次到現場具體指導工作。

施工

在整個含經堂遺址保護工程實施過程中,始終堅持了“保護第一”和保護與利用、保護與展陳相結合的原則。為了儘可能地減少和不留遺憾,在北京市文物局首席顧問王世仁先生的親自指導下,對所有遺址的保護都採取了“可逆”、“可讀”、“可看”的作法。可逆:即在嚴格保留遺址遺存的前提下,用傳統工藝作法把它“包裹”。
同時,對基礎比較好的三處遺址(如澄波夕照、得勝概和假山石亭)作了基礎復原;可讀:通過對建築構件的歸位、標識等手法使人們可以看到含經堂遺址群的平面、立面結構和廣場、牌樓及建築的對稱布局,同時對原來的排水系統全部進行了疏通,並加以利用;可看:既通過層次的變化、顏色的變化、展陳形式的變化,增強視覺感,使人們在看到遺址時,能夠受到心靈的震撼,從而進一步增強愛國主義的情感。經過有關方面近一年時間的辛勤工作,到目前為止,含經堂遺址保護主體工程告竣。
前不久,羅哲文、徐苹芳等著名專家學者在考察遺址保護現場時,對含經堂遺址保護工程及其具體做法均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認為在含經堂遺址保護過程中,始終注意堅持保護性、試驗性和可逆性的原則是正確的,方法是可行的,效果也是不錯的,總的來說是成功的。並且為今後圓明園其他遺址的保護、乃至全國其他大遺址的保護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圓明園真相

從2003年10月1日起,含經堂遺址將對社會試開放。據《北京日報》報導,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展開,北京圓明園含經堂遺址露出真容。這座著名皇家園林的確切容貌將不再僅僅是傳聞與想像。
日前,記者在圓明園看到,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員正在對圓明園含經堂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北部的“蘊真軒” 和“神心妙遠”兩組重要建築的基址已露出地面,平整的地基、古老的排水設施,甚至兩處地下供暖設施都已清晰可見。
負責發掘工作的王策說,“神心妙遠”基礎保存較好,從目前暴露出的情況看,其整體可能是整塊石條壘砌而成的,這在通常的清代大型建築中比較少見。發掘中還發現了一些與歷史資料圖冊不同甚至圖冊中沒有標註的結構。
據介紹,含經堂四周山水環抱,是當年乾隆皇帝準備日後“息肩娛老”之所,歷經3年才修建完成,原本收藏 著眾多古玩,有點“皇家博物館”的意思。整個建築群南北長300米,東西寬150米,是圓明園長春園中心區規模最大的一組寢宮型建築景群。
新千年伊始,人們為了復建含經堂,遂著手對這座建築遺址的地基進行挖掘,結果發現,被掩埋的含經堂的地基下依然留有這座建築的結構完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