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館之戰

君子館之戰發生於986年(遼統和四年,宋雍熙三年)冬,在宋遼戰爭中遼軍攻宋瀛州(治今河北河間),於君子館(今河北河間西北)大敗宋軍的一次作戰。宋軍在天凍無法使用弓箭的情況下被遼軍擊敗,劉廷讓的部隊“全軍皆沒,死者數萬人”,宋軍河北防線遭到重創。

基本介紹

  • 名稱:君子館之戰
  • 地點:瀛州君子館
  • 時間:986年十一月至十二月
  • 參戰方:宋朝;遼朝
  • 結果:遼軍獲勝,宋軍河北防線遭到重創
  • 傷亡情況:宋軍死者數萬人
  • 主要指揮官劉廷讓耶律休哥
背景,過程,開始,決戰,結束,結果,評價,

背景

986年(宋太宗雍熙三年,遼聖宗統和四年),宋與遼岐溝關之戰後,宋軍撤至高陽(今河北高陽東)、定州(治安喜,今河北定州)、代州(今山西代縣(一線布防。宋太宗趙光義命李繼隆為滄州都部署,楊重進為高陽關部署,劉廷讓為瀛州兵馬都部署,田重進為定州都部署,張齊賢知代州,分兵扼守邊郡要地,以御遼。遼乘宋轉取守勢,發兵大舉進攻。而遼朝則便準備大舉南征,停問細務,專治甲兵,準備工作十分細緻。
同年十一月初八日,遼聖宗耶律隆緒在南京御正殿,大勞南征將校。於十一月十二日即大舉南伐,軍次狹底堝,蕭太后親自檢閱輜重兵甲。十三日下詔以于越耶律休哥為先鋒都統,對宋發動攻勢。又以北院大王蒲奴寧駐奉聖州(今河北諑鹿縣),與節度使蒲打里共決山後五州軍政事,以防備宋河東駐軍。二十一日,契丹在諸部中設定都監,使各部各守營伍,勿相錯雜混亂;二十三日以青牛白馬祭天地;二十七日,命駙馬都尉蕭繼遠、林牙謀姑魯、太尉林八等人嚴守封疆,不得漏掉宋朝間諜;還嚴禁軍中無故馳馬,防止大軍行動被宋朝知悉。

過程

開始

986年(宋太宗雍熙三年,遼聖宗統和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遼軍至唐興縣,開始與宋軍交鋒。當時宋軍屯於滹沱橋北,遼選將出擊,縱兵齊射,並進焚滹沱橋。二十九日,遼楮特部節度使盧補古、都監耶律盼與宋軍於滿城交鋒,由於盧補古臨陣脫逃,遼軍失敗。另一方面遼將拽刺雙骨里在望都與宋軍先鋒所部遭遇,一陣廝殺,擒九人,獲甲馬十一。
幾次小規模戰鬥結束後,遼聖宗便行賞罰:對於由於臨陣脫逃而戰敗的盧補古,奪其告身,向全軍宣布其罪狀,其通判、都監一下一律施以杖責,並且以御盞郎君化哥權楮特部節度使,橫帳郎君佛留為都監,分別代替盧補古和耶律盼;而獲勝的拽刺雙骨里則“賜酒及銀器”。
宋朝實際上早已得知遼軍將要來犯,並已做好準備,不過遼軍剛開始時的進攻非常零散,戰鬥規模頗小,而不象大戰來臨。從十一月下旬到十二月初,久久沒有大戰發生,宋太宗在汴京便有些急不可耐,於是命令定州都部署田重進主動出擊,攻遼歧溝關,又命令瀛州兵馬都部署劉廷讓準備北進,尋找遼軍主力與之決戰。田重進奉命與十二月初四日引兵出定州,初五日成功襲破歧溝關,卻並沒有找到遼軍主力。同日,遼軍先鋒都統耶律休哥部擊敗宋軍於望都。
此時宋朝瀛州都部署劉廷讓奉命禦敵,得知遼兵勢大,事先與滄州都部署李繼隆商議,將精兵留給李繼隆部為殿後,以為緩急之援,又約與李敬源部合兵,聲言直取幽薊。

決戰

耶律休哥得知劉廷讓前來抵禦,便先發兵扼住險要,然後協同遼軍主力開始合圍宋軍。當時天氣大寒,宋軍衣著單薄,手足麻木,不能控弓弩,十分不利。初九日,遼軍又截了宋軍輜重並焚燒其糧草。初十日,遼軍主力敗宋軍於莫州,並終於在君子館一帶將宋軍合圍,而後開始進攻。
此戰之前,宋軍先鋒、雄州刺史賀令圖曾通過諜者收到過耶律休哥的傳話說:“我獲罪契丹,旦夕願歸南朝。”當時他沒有識破這是詐降,而是輕信其言,並私贈重錦十兩。此時,宋軍已被包圍,而耶律休哥又使人傳言:“願得見雄州賀使君。”賀令圖竟然不辨其真偽,以為休哥正是按先前說好的前來納降的,高興得不得了。他想要獨吞這份“大功”,不與諸將商議,親引數十騎大搖大擺地“造訪”遼營。此舉無異於送羊入虎口,耶律休哥見他真的自己上了鉤,坐在胡床上罵道:“汝嘗好經度邊事,今乃送死來邪!”當即下令左右殺其從騎,擒住了賀令圖。
宋軍被遼軍重重包圍,劉廷讓當時只能指望李繼隆的援兵,可李繼隆卻並沒有如約救援,而是引兵退保樂壽。劉廷讓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戰又不勝,突圍不出。遼軍攻勢猛烈,宋將御前忠佐神勇指揮使桑贊率所部力戰,從早晨殺到下午,遼軍卻源源不斷地增援,桑贊不敵,率部逃走,宋軍遂全軍覆沒。劉廷讓騎著部下的馬逃得一命,而宋軍武州防禦使、高陽關部署楊重進力戰身死(遼史稱生擒楊重進,耶律休哥本傳又稱殺宋將李敬源)。宋軍此戰損失慘重,死者數萬人。

結束

遼軍雖然取勝,卻也損失不小,國舅詳穩撻烈哥、宮使蕭打里兩員大將戰死,足見戰事的慘烈。不過遼軍仍然乘勝擴大戰果。君子館之戰使河北宋軍完全喪失了鬥志,而用未習戰鬥之鄉民守御。遼軍分兵前來略地,如入無人之境,先後攻陷邢、深、祁等州,最遠的甚至攻破了德州。博州監軍馬知節初聞劉廷讓之敗,料定遼軍會深入,於是完善城壘,集合丁壯,準備器械糧草,十五日就緒,當時官民都對他興役很不高興,等到遼軍真的來到博州城下,見城中有備,便放棄攻打,眾人才嘆服馬知節未雨綢繆。到了次年正月初,遼軍又連破束城、文安,縱兵殺掠,而後才班師。

結果

君子館之戰是宋遼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它與岐溝關之戰一道成為北宋對遼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的分水嶺。君子館慘敗,使北宋立國之初所培植的禁軍精銳喪失殆盡,也讓一心要廓清北患的宋太宗差點蝕光了本錢,從此不敢再奢望收復燕雲,轉而在河北構築以定州、真定、河間為重鎮,以雄州、霸州、保州為據點的前沿防禦體系,對遼採取守勢。滄州也從後周時期的邊境城市過渡為具有兵站性質的後方基地,相對比較安定。因鄰近運河,水路交通便利,加上軍事供應的需要,這裡逐漸成為一個商賈雲集的城市。
見遼軍獲勝,已經叛宋的党項首領李繼遷引五百騎前來納款,願與遼通婚,遼準許,並自此與之交往密切,宋朝西北邊境的壓力驟然大增。

評價

香港中文大學曾瑞龍副教授認為宋軍失敗的原因一般來說除了遼軍選擇宋軍新敗之際入侵、擁有優勢騎兵、機動力高能夠在主要方向上集結、天氣寒冷這些明顯的原因外。還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是否應該出戰和選擇戰鬥時機是否正確;二,讓李繼隆作後備隊,是否是對抗遼軍騎兵的正確方法。前者,曾瑞龍認為宋軍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指揮體系,只注重各點孤立的反擊,沒有發揮防禦戰的優點。後者,曾瑞龍認為遼軍擁有騎兵優勢,能夠以優越的機動性快速集結打擊對手薄弱之處,甚至繞過步兵方陣,加以切斷和包圍,擁有戰略上的巨大優勢。步兵為了不陷入四面受敵情況,有必要使用弓弩。但此時天氣嚴寒,士兵被凍僵無法使用弓弩,所以李繼隆不派出援軍救援劉廷讓的舉動是正確的,避免了更多的傷亡,李繼隆在後來的唐河之戰時自言:“往年河間不即死者,固將有以報國家耳。”也印證了當年君子館一戰他本人不是害怕出戰,而是為了保存實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