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背

向背

書法術語。運筆造型的一種技法。與“向相”相輔相成。要求同一方向之筆畫避免平行和雷同,儘量做到違而不犯,和而不同,既多樣,又統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向背
  • 定位:書法術語
  • 定義:運筆造型的一種技法
  • 要求:同一方向之筆畫避免平行和雷同
釋義,事例,典故,

釋義

1.正面和背面;這邊和那邊。
宋 歐陽修 《試筆·鑒畫》:“若乃高下、向背、遠近、重複,此畫工之藝爾,非精鑒者之事也。”
清 梅曾亮 《栗恭勤公傳》:“公在工,有風雨危險,必身親之。平居河曲折、高下、向背,皆在其隱。度每日水將抵某所,急備之。”
2.趨向和背棄,支持和反對。
宋 秦觀 《治勢下》:“比日以來,執事者又將矯枉而過直矣……向背異同之見各自為守,而國論未決也。”
清 姚鼐 《復汪進士輝祖書》:“ 鼐 性魯知闇,不識人情向背之變,時務進退之宜,與物乖忤,坐守窮約。”
3.反覆無常;懷有二心。
《舊五代史·朱友謙傳贊》:“ 友謙 向背為謀,二三其德,考其行事,亦非純臣。”
《新五代史·死事傳·王思同》:“是時,諸鎮皆懷向背,所得 潞王 書檄,雖以上聞,而不絕其使。”

事例

例:“()”即向相,“)(”即向背。

典故

1.指切合與不切合。
尉繚子·天官》:“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所謂天官時日陰陽向背也。”
2.謂迎合背棄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凡希世苟合之士,蘧蒢戚施之人……以闚看為精神,以向背為變通。勢之所集,從之如歸市;勢之所去,棄之如脫遺。”
3.謂擁護反對
《魏書·楊侃傳》:“今且停軍於此,以待步卒,兼觀民情向背。”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薦主同咨》:“參劾會試大座師者屢見……而參薦主者無一人焉,其向背最為易見。”
毛澤東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四:“中農態度的向背是決定革命勝負的一個因素。”
4.謂反覆不定,有二心。
南朝 梁 沈約 《大赦詔》:“王室多難,祲沴相仍……故今迷疑互起,向背者多。”
《新唐書·韋處厚傳》:“ 魏博 史憲誠 懷向背, 裴度 待以不疑。”
高雲覽 《小城春秋》第四七章:“他媽的,人一倒了霉,人心也都向背啦。”
5.謂歸順背叛
《新五代史·雜傳·王珂》:“不然,且為款狀以緩 梁 兵,徐圖向背。”
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志銘》:“公(袁可立)久歷海上,凡地形險易,軍儲盈縮,將吏能否,虜情向背皆洞若燭照,故登萊終公之任銷鋒臥鼓。”
6.正面和背面;面對和背向
唐 劉長卿 《湘中紀行·秋雲嶺》詩:“雲起遙蔽虧,江回頻向背。”
宋 梅堯臣 《和楊直講夾竹花圖》:“萼繁葉密有向背,枝瘦節踈有直曲。”
清 趙執信 《彭蠡湖》詩:“山移舟向背,目盪心飄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