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敦煌石窟

吐蕃敦煌石窟,指公元781—848年間吐蕃占領敦煌時代的石窟。據統計有洞窟46個,多為9世紀所鑿。石窟外形大多為覆斗窟形,帳形龕,長方形窟門。在壁畫中突出吐蕃贊普及其臣工、侍從等人物,如158窟的諸國王子《舉哀圖》、159窟的《吐蕃贊普聽法圖》,即是此種代表作。壁畫中的佛像,如159窟的中兩身菩薩像,面相造型亦顯有西藏佛教造像風格。壁畫中還畫有長身甲及攜有勁弓利刃的吐蕃軍隊。石窟中還立有《大蕃故敦煌郡莫高窟陰處士修功德記》,《河西都僧統洪告身碑》等碑記,提供了吐蕃占領河隴時期的歷史資料,其中陰處士曾任沙州道門親表部落大使,洪曾任河西都僧統,而且被吐蕃贊普迎請入蕃,成為贊普的“國師”。同時窟內還留有許多藏文題記,藏文各種寫體的六字真言;還有佛經名、壁畫繪者題名等,為探討石窟開鑿的歷史背景等提供了線索。有的題記還為確定石窟壁畫年代提供可靠依據。敦煌365窟之定為成於832—834年,即因藏文題記內有可黎可足贊普及水鼠年起至水虎年建成的文字記載。吐蕃時期的石窟多而精美,並具民族特色,是吐蕃贊普信奉和大力提倡佛教的結果,聞名於當世的《敦煌錄》即已記載吐蕃石窟之狀;“有天王堂及神祠,壁畫吐蕃贊普、部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