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隨筆經典:咖啡或者茶

名家隨筆經典:咖啡或者茶

基本介紹

  • 書名:名家隨筆經典:咖啡或者茶
  • 出版社:長春出版社
  • 頁數:202頁
  • 開本:16
  • 品牌:長春出版社
  • 作者:謝冕 閻純德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4519864, 978754451986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大家書系·名家隨筆經典:咖啡或者茶》作者謝冕的散文自成一體,既不是那種以學識入文的學者散文,也不是淺唱低吟的趣味散文,更不是那些結構勻稱的“散文體”散文。謝冕編著的此書就如同他的人,自在,性情,飽滿,迷人。他的散文涉及人生和藝術的各個層面,既有雅舍小品,也有性靈文章,還有銅鐘大呂般的學術隨筆。

作者簡介

謝冕,1932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筆名謝魚梁。漢族。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1960年畢業留校任教。現為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曾任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現任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院長、兼任北京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所長。1948年開始文學創作,50年代開始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研究以及詩歌理論批評。著有學術專著《共和國的星光》《新世紀的太陽》《1898:百年憂患》《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等10餘種,散文隨筆集《世紀留言》《永遠的校園》《流向遠方的水》《心中風景》等,大型叢書多種,如《二十世紀中國文學》(10卷)、《百年中國文學經典》(8卷)、《百年中國文學總系》(12卷)、《中國新詩總系》(10卷)等。專著《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回望百年》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優秀成果獎。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為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北京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顧問(原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名譽委員。兼任詩歌理論刊物《詩探索》及《新詩評論》主編。

圖書目錄

【總序】
文學魅力與散文精神
——“大家書系”之隨想閻純德
【代序】
謝冕先生素描(二)高秀芹
【第一輯永遠的校園】
亞熱帶的花無聲飄落
——我的童年
難忘的記憶
——我的中學時代
我的夢幻年代
流向遠方的水
初進燕園
多情最是此湖水
年年此夜
依依柳岸
湖畔的雪泥鴻爪
永遠的校園
每年這一天
——海子逝世二十年祭
一百年的青春
1898:陸沉中升浮起一片聖地
——從京師大學堂到北京大學
富有的是精神
——在北京大學中文系1997級迎新會
上的演講
這裡是新詩的故鄉
【第二輯咖啡或者茶】
悲喜人生
咖啡或者茶
給濤哥的信l
痛別文超
天壽山安魂辭
生命因詩歌而美麗
文學是一種信仰
先生本色是詩人
在朗潤園靜靜的一隅
——記陳貽欣先生
依然一棵年輕的樹
——賀辛笛先生詩歌創作七十周年
一顆星亮在天邊
——紀念穆旦
他是一壇陳酒
銅的鐵的血的火的
埋葬了的愛情
贈書瑣記
鬱金香的拒絕
亞美利加天空的溫情
那裡的高雅羞辱了我
【第三輯天邊的雲彩】
東安舊話
北京的花季
北京的春天
一條魚順流而下
那一群白鷺再沒有回來
喜鵲在午夜啼鳴
後山還有一隻松鼠
大風雨登黃山蓮花峰
南嶽會仙橋記
太姥山志
中天門的槐花
清風明月下的東湖
說不盡的西子湖
南太湖城堡寄情
尋找一種感覺
——福建長泰漂流記
我的“紅顏知己”
——漳浦奇緣之一
我的“紅顏知己”
——漳浦奇緣之二
天邊的雲彩
紹興的感動
敦煌詩旅
——《敦煌詩選》序
綠蔭深處一座古城
被遮蔽的風景
最後一方水田
三漢浦祭

序言

當今“時尚”的潮水似乎已經漫過了世俗堤岸。在這個“什麼都不缺”而缺少文化的時代,有一種狂野之氣大有擬將“高雅”擠扁、壓爛之勢,但是文學並非無所作為,饑渴、茫然、寂寞、鬱悶的精神和心靈依然需要文學來療傷,“缺氧”的空間,依然應該有文學強勁的呼吸。“文學”作為精神食糧,有資格以其高尚的道德、理想、正義精神來溫暖人心。這正是編者與出版者推出“大家書系”唯一的出發點和希望。
書寫文學的發生,始自文字產生之後,文字使文學有了賦形的外殼。所以,人類語言與文字及人類對於生活觀察與思考,是文學產生的基本條件。
中國散文蛛絲馬跡地尋根溯源,其血脈可以追溯至甲骨卜辭、易卦爻辭、銅器銘文,它們是中國最早的“散文”,尤其是《周易》已具有散文的文學雛形。時至春秋戰國,“百家競作,九流並起”,著書立說,各具風采。《論語》風格簡練,“含義深遠,雍容和順”,寓意深厚;《老子》無為而治,樸素辯證;《墨子》語言質樸,邏輯性強;《孟子》大氣磅礴,鋒芒顯露;《莊子》奇幻斑斕,想像浪漫;《韓非子》論述嚴謹,雄辯銳利。它們是中國浩瀚散文長河之先河。
關於散文概念,一般都認為它是“西學東漸”的產物,或者以為是譯自西方。事實上,中國“散文概念首創於佛門”,最早出於佛徒口中,從韻文到無韻之文“散語”,再到散漫隨意之文“散文”,話語體系逐漸形成。北宋沈括以降,文人的散文文體意識越發明確,可見中國散文的歷史,上承“孔孟之溫文肅穆,莊列之飄逸靈動,史傳之厚重篤實,唐宋八家的風骨興寄,晚明小品的灑脫情趣”,經歷代文人的刻意營造。使古代散文精神深入文心,形成了抒情、議論兩大形態的優秀傳統,並不斷得到發展。及至20世紀“五四”新文學運動,中國散文進一步革新洗禮,推陳出新,個性解放,經歷了一次“從古代到現代”的轉折,使之從貴族化走向平民化,形式得以拓展,思想得到提升,風格更加多元,使歷久而不衰的文體和人文精神傳統得以弘揚,使之成為20世紀以來中國文壇的重要文體形式。魯迅在《小品文的危機》中說明末小品“並非全是吟風弄月,其中有不平,有諷刺,有攻擊,有破壞……到五四運動的時候,才又來了一個展開,散文小品的成功,幾乎在小說戲曲和詩歌之上”。朱自清也說,“五四”時期,“散文的確是絢爛極了,有種種的樣式、種種的流派,表現著批評著解釋著人生的各方面,遷流曼衍,日新月異”。從清末算起,在那個“掙扎和戰鬥”的時代,多數作家終於發現了自己,經過章太炎、梁啓超、魯迅、陳獨秀、胡適、周作人、茅盾、郁達夫、林語堂、梁實秋、朱自清等一代人的耕耘,使散文在承襲傳統、吸納歐美之下,生長了新的精神。
寫景、抒情、議論是散文的基本藝術形態。它的自由就在於能言己之所言,抒己之所想,既可以寫“風花雪月”和“悲歡離合”、苦澀的“閒話”和清幽的“心態”,也可以通過各色人等和社會世相提出批評與吶喊。
散文寫作無定法,有的偏於敘事,有的富於抒情,有的長於議論,因此便有了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議論散文。
散文與隨筆是一對無法分開的連體嬰,如果敘事或抒情多了,人們會說這是散文,如果議論多了,就說它是隨筆,人們又常常連說為“散文隨筆”。
以文學形態而論,小品與雜文亦屬散文。小品與雜文亦是自古有之,宋玉的《答楚王問》、枚乘的《七發》、揚雄的《連珠》、韓愈的《雜說》,都是大家公認的這類文體。這種文學形式,到了近代,多以議論為主,形式短小,言簡意賅,內容廣泛,風格犀利、尖銳、深刻,冷嘲熱諷,幽默風趣,魯迅視之“是感應的神經,是攻守的手足”,是“匕首,是投槍,能和讀者一同殺出一條自下而上的血路來的東西”。由於魯迅等先驅的耕耘和開拓,小品或雜文,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文體形式,延續至今。隨著社會和文學的發展,從散文中又分離出通訊特寫、報告文學、傳記文學、遊記文學等獨立的文體形式。

名人推薦

謝冕的散文自成一體。既不是那種以學識入文的學者散文,也不是淺唱低吟的趣味散文,更不是那些結構勻稱的“散文體”散文。謝冕的散文就如同他的人,自在,性情、飽滿,迷人。他喜歡用熱度很大的富有彈性的辭彙,比如青春、激情,他的文辭富有詩歌的節奏和旋律。他的散文涉及人生和藝術的各個層面,既有雅舍小品,也有性靈文章,還有銅鐘大呂般的學術隨筆。一個人的境界和胸懷有多大,他的文字就有多遠,謝冕就是一個把散文這種文體推到各個層面的文體學家。
——高秀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