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國歷史名人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國歷史名人

于海英,編著有圖書:《聽南懷瑾講孟子》、《儒家經典智慧故事》、《和名家一起回望明朝煙塵》、《聽心理學大師講故事》等。

李顏壘,著有《唯美了花朵》、《青春散場:散落》等。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國歷史名人》介紹了成吉思汗、耶律楚材、文天祥、關漢卿、朱元璋、鄭和、唐伯虎、王陽明、朱厚照、海瑞、張居正、的李贄、戚繼光、袁崇煥、朱由檢、李自成、黃宗羲、吳三桂、孝莊、康熙、雍正、鄭板橋等百位歷史名人的故事。當我們快速向前奔跑的時候,當我們看不清未來的時候,讓我們回頭看看歷史!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點評李自成;他為中國古代隱逸史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何鳴看黃宗羲;投機分子: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柏楊眼中的吳三桂;伊非尋常女,境界堪絕倫——閻崇年眼中的孝莊;慎之又慎解難題——閻崇年解讀康熙;疏於哨鹿,勤先天下——樊樹志談雍正;積極進取的儒士與驚世駭俗的狂怪——孟楨評鄭板橋;他掌舵的朝代,盛世與危機並存——范文瀾評乾隆……《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國歷史名人》收錄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國歷史名人的評論。

基本介紹

  • 書名: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國歷史名人
  • 作者:于海英;李顏壘
  • ISBN:9787502169305
  • 頁數:303頁
  • 出版社:石油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3月1日
  • 裝幀:平裝
基本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國歷史名人
叢書名: 以史為鏡叢書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條形碼: 9787502169305
產品尺寸及重量: 24.6 x 17.2 x 2.4 cm ; 540 g
ASIN: B00243HJW8

作者簡介

于海英,編著有圖書:《聽南懷瑾講孟子》、《儒家經典智慧故事》、《和名家一起回望明朝煙塵》、《聽心理學大師講故事》等。
李顏壘,著有《唯美了花朵》、《青春散場:散落》等。

內容簡介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國歷史名人》介紹了成吉思汗、耶律楚材、文天祥、關漢卿、朱元璋、鄭和、唐伯虎、王陽明、朱厚照、海瑞、張居正、的李贄、戚繼光、袁崇煥、朱由檢、李自成、黃宗羲、吳三桂、孝莊、康熙、雍正、鄭板橋等百位歷史名人的故事。當我們快速向前奔跑的時候,當我們看不清未來的時候,讓我們回頭看看歷史!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點評李自成;他為中國古代隱逸史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何鳴看黃宗羲;投機分子: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柏楊眼中的吳三桂;伊非尋常女,境界堪絕倫——閻崇年眼中的孝莊;慎之又慎解難題——閻崇年解讀康熙;疏於哨鹿,勤先天下——樊樹志談雍正;積極進取的儒士與驚世駭俗的狂怪——孟楨評鄭板橋;他掌舵的朝代,盛世與危機並存——范文瀾評乾隆……《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國歷史名人》收錄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國歷史名人的評論。

目錄

吾今見老子,其猶龍耶——孔子眼中的老子(約前600-前500)
微言大義的至聖先師——張岱年看孔子(前551-前479)
歷代“兵家之祖”——茅元儀評孫子(前535-?)
播撒“愛”與和平的使者——孫中山眼中的墨子(約前468-前376)
悲情的秦國謀者——劉向眼中的商鞅(約前390-前338)
孔子之後的命世者——黃仁宇看孟子(約前372-前289)
眼極冷,心極熱——胡文英評莊子(約前369-前286)
三寸不爛之舌,勝於百萬雄壯之師——諸葛亮看蘇秦(?-?)
不屈的歌者——柏楊眼中的屈原(前340-前278)
都江堰一出,天府自此成——余秋雨眼中的李冰(?-?)
“奇貨可居”,一躍登峰——郭沫若評呂不韋(約前292-約前235)
諸子百家中的“另類”——李澤厚眼中的韓非子(約前280-前233)
雖無壯士節,與世亦殊倫——左思眼中的荊軻(?-前227)
專制皇帝第一人——翦伯贊評論秦始皇(前259-前210)
建有殊勛的糧倉之鼠——李贄眼中的李斯(?-前208)
只道是豪氣沖天,卻原來兒女情長——易中天品項羽(前232一前202)
流氓出身,英雄氣概——易中天品漢高祖劉邦(前256-前195)
殘忍的標籤掩蓋了她別樣的光芒——卜憲群評呂雉(前241-前180)
勇冠三軍的高陽酒徒——李白看酈食其(?-前203)
育木而棲——郭勇健品蕭何(?-前193)
不識時務的俊傑——司馬遷眼中的韓信(?-前196)
他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王立群品周亞夫(?-前143)
痼疾與理想主義集於一身——郭啟宏看司馬相如(前179-前117)
斗將,而非真正的大將之才——黃朴民眼中的李廣(?-前119)
多樣性格,矛盾人生——翦伯贊眼中的漢武帝(前157-前87)
“絕世奇才”的“另類”人生——王立群評東方朔(前154-前93)
忍辱負重太史公,光芒萬丈《史記》長——柏楊眼中的司馬遷(前145-前90)
封狼居胥,縱死猶聞俠骨香——王維眼中的霍去病(前140-前117)
廿餘年漢節相伴,鑄就千載民族精魂——李白贊蘇武(前140-前60)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王安石評王昭君(前52-前19)
受了一千九百年冤枉的改革者——胡適看王莽(前45-23)
“允冠百王”光武帝——范文瀾評劉秀(前6-57)
就這樣被子女蓋過了聲名——孟祥才評班彪(3-54)
疾虛妄古之實論,譏世俗漢之異書——馮友蘭評王充(27-約97)
定鼎西域,成為時代剪影——柏楊評班超(32-102)
橫槊賦詩的可愛奸雄——易中天品曹操(155-220)
事必躬親的理想主義者——易中天品諸葛亮(181-234)
孤松獨立於魏晉清流——侯外廬眼中的嵇康(223-262)
是真名士自風流——劉寧勛評謝安(320-385)
此子之書:飄如游雲,矯若驚龍——劉義慶評王羲之(321-379)
最和諧、最完美的人物——林語堂評陶淵明(372-427)
馬不停蹄造就“開皇之治”——范文瀾評隋文帝(541-604)
堪是君王好頭顱,一朝夢醒是揚州——黃仁宇眼中的隋煬帝(569-618)
被正史扭曲的大唐奠基人——費正清評唐高祖(566-1535)
一日“玄武門”成就數年“貞觀景”——孟憲實評唐太宗李世民(599-649)
懂得知足的大唐“長城"——王夫之評李勣(594-669)
那一位耿直的諍臣,那一段理想的“婚姻”——費正清看魏徵(580—643)
一朵光照百代的盛世牡丹——孟憲實眼中的長孫皇后(600—636)
願化千戈為玉帛,雪域女神流歌傳——翦伯贊看文成公主(?-680)
無字碑上,寫滿了一代女皇的蓋世之功——翦伯贊眼中的武則天(624—705)
文人的矛盾性格走出一條命運拋物線——趙越劍敏評唐玄宗李隆基(685-762)
秋水芙蕖,倚風自笑——魏慶之評王維(699-759)
詩壇上的那輪明月——董乃斌評李白(701-762)
一尊讓人頂禮膜拜的鎮國之寶——馮至眼中的杜甫(712-770)
忠犯人主之怒,文起八代之衰——蘇軾眼中的韓愈(768-824)
欲吐又吞的唐朝詩人——錢鐘書評李商隱(約812-約858)
千古帝王,唯此一人——柏楊眼中的李煜(937-978)
天上掉下來的“救世主”——王夫之看趙匡胤(927-976)
棲身宋初的一隻九官鳥——錢穆點評趙普(922-992)
諍臣有寇準——脫脫評寇準(961-1023)
才情灑青樓,頌唱靈魂美——劉達臨說柳永(987-1053)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方健眼中的范仲淹(989-1052)
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司馬光眼中的包拯(999-1062)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黃仁宇眼中的王安石(1021-1086)
天真爛漫赤子心,不合時宜一居士——林語堂眼中的蘇軾(1037-1101)
窮極工巧,軟玉溫香抱滿懷——王國維評周邦彥(1056-1121)
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脫脫眼中的宋徽宗(1082-1135)
那座秀美的山峰,那道亮麗的風景——康震評李清照(1084-1155)
精忠報國: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鄧廣銘眼中的岳飛(1103—1142)
詩界千年靡靡風,亘古男兒一放翁——梁啓超眼中的陸游(1125—1210)
一句一字皆至理,莫大聲光身後爭——錢穆眼中的朱熹(1130一1200)
識盡家國愁滋味,戎馬舞劍均為詞——駱玉明眼中的辛棄疾(1140—1207)
馬背上的家園,因你而無限遼闊——韓儒林眼中的成吉思汗(1162—1227)
亡金貴族,為蒙元帝國注入儒家思想——范文瀾品評耶律楚材(1190-1244)
天地有正氣,凜烈萬古存——王曾瑜眼中的文天祥(1236-1283)
自鑄偉詞,元人第一——王國維評關漢卿(1220-1300)
聖賢、豪傑、盜賊之性,兼而有之——趙翼眼中的朱元璋(1328-1398)
中國第一位海上英雄——柏楊眼中的鄭和(1371-1433)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張廷玉評于謙(1398-1457)
枉博如許風流名的江南第一才子——張廷玉眼中的唐伯虎(1470-1523)
文化大師與疆場帥才——余秋雨看王陽明(1472-1528)
被綁在厚重龍床上的另類皇帝——李潔非眼中的明武宗朱厚照(1491-1521)
古怪的模範官僚——黃仁字眼中的海瑞(1514-1587)
君乃楚狂人——熊召政品評張居正(1525-1582)
明朝末年的“離經叛道”者——馮友蘭眼中的李贄(1527-1602)
抗倭名將的悲喜人生——黃仁宇評戚繼光(1528—1588)
一柄鋒貌絕倫、精剛無儔的寶劍——金庸品評袁崇煥(1584-1630)
複雜性格“造就”的一代亡國之君——孟森看崇禎皇帝朱由檢(1611-1644)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點評李自成(1606-1645)
他為中國古代隱逸史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何鳴看黃宗羲(1610-1695)
投機分子: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柏楊眼中的吳三桂(1612-1678)
伊非尋常女,境界堪絕倫——閻崇年眼中的孝莊(1613-1688)
慎之又慎解難題——閻崇年解讀康熙(1654-1722)
疏於哨鹿,勤先天下——樊樹志談雍正(1678-1735)
積極進取的儒士與驚世駭俗的狂怪——孟楨評鄭板橋(1693-1765)
他掌舵的朝代,盛世與危機並存——范文瀾評乾隆(1711-1799)
怡紅情懷恣揮灑,紅樓一夢耀千年——柏楊眼中的曹雪芹(1724-1764)
其貢獻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來新夏贊紀曉嵐(1724-1805)
震古爍今者,如斯而已——梁啓超評曾國藩(1811-1872)
聰慧閨秀到誤國“女皇”——閻崇年看慈禧(1835-190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