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萬明

同萬明

同萬明(1908—1985),出生於河南,幼年隨父母逃荒到富縣安家落戶,住羊泉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同萬明
  • 出生時間:1908
  • 逝世時間:1985
  • 出生於:河南
12歲在鐵匠鋪當學徒,出師後以打鐵為生,特長於鋤、鐮、钁、斧等農用鐵器的製作。1937年3月,太樂(羊泉)區組建抗日救國會時參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1944年,先後任區民政助理員、中共區委宣傳科長、太樂區區長、中共太樂區委書記等職。在此期間,回響毛主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開荒種地10餘畝,自足有餘,不要國家負擔,並把餘糧上交國家,支援抗日戰爭。平時把工作做剝田間地頭,帶領民眾開展大生產運動。僅1942年春,太樂區就新開荒地2000餘畝。同萬明白天工作勞動,晚上生爐打鐵,為民眾製做農具,成為本縣民間藝人李卜與馬建齡創編秧歌劇《十二把鐮刀》的最初雛型。同萬明以說實話,乾實事得到民眾的信任和擁護,成為幹部隊伍中的先進典型。1943年評選為陝甘寧邊區勞動英雄、模範區長,出席了邊區政府在延安召開的勞模大會。太樂區也被評選為陝甘寧邊區抗日支前模範區。
同萬明在任太樂區區長期間,組織變工打井,解決了民眾的吃水困難。羊泉原素有“寧給一個饃,不給一碗水”的俗言。部分村莊原來有水井,但自清同治七年和八年(1868、1869)境內接連發生四起戰火,民逃地荒水井破壞後,再未復修,因此人畜飲水全靠精壯勞力天不明就到3里以外的溝里去肩挑、畜馱。一年365天,天天如此。原面地區的民眾,早上不下地,一天只乾半天活,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當時太樂區1170戶中,下溝擔水的就有1000餘戶,每天誤工500多個,嚴重的影響了大生產運動的開展。同萬明為解決民眾的吃水問題,1943年冬天在立石村動員民眾,作掏井示範。但原高,井深20餘丈,加之舊井崖塌,又有人把死掉的牲口扔進去,因此沒有人敢下去。同萬明第一個下去掏井,使村民為之感動。立石村掏井取得成功,堅定了同萬明掏井打窖,解決民眾吃水困難的信心。在1944年元月,縣上召開的勞動英雄大會上,同萬明提出“太樂區掏井打窖,解決三分之二民眾吃水困難”。並以此為條件和其他勞動英雄開展競賽。農曆正月初二,同萬明謝絕了吃酒的邀請,走村串戶,動員民眾掏井打窖,他把羊泉村的村民組成7個變工隊,同時動手打新井,掏舊井。接著中共太樂區委和區政府召集區鄉村三級幹部,在羊泉、立石開打井會議,親眼看區萇同萬明下到20多丈深的井下掏井。新春正月,一個民眾性的挖井打窖運動便在太樂區各村莊普遍開展起來。至1944年3月10日,全區打成新井4口,掏清舊井41口,打成水窖20個,民眾不再下溝擔水了,吃水難的問題解決了,清早起來下地了,每天節省勞動力500多個,全部投入到大生產運動中去。太樂區的民眾對人民政府組織打井感激不盡,他們說:“共產黨真是老百姓的大恩人”,“打井吃水是子子孫孫都忘不了的好事情”。為此,1944年4月16日延安《解放日報》在頭版頭條刊載新聞訊息:《模範區長同萬明領導太樂區變工掏井》,同時發表社論:《學習同萬明同志》。“社論”表達了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聲音,一個“向同萬明學習”的熱潮在陝甘寧邊區幹部隊伍中普遍開展起來。
同萬明當區長不忘打鐵種田,同時還組織民眾栽桑養蠶,紡線織布,識字學文化等。1944年7月7日延安《解放日報》載:“同萬明在太樂區組織婦女養蠶,區長夫人王桂花走村串戶作技術指導。全區1100多戶,共養蠶650席,可產絲520擔,價值1500萬元(邊幣)。1944年10月,同萬明在太樂區組織識字組19個,參加學習的青壯年農民336人。1944年12月,太樂區政府投資15萬元邊幣組建木業生產合作社,組織木匠下到各村莊為民眾修理紡車,製做織布機,幫助農民紡線織布。1945年,同萬明調任鄜縣縣政府第四科(建設科)科長。
建國後,1950年,同萬明調陝西省公安廳工作。1956年後,任陝西省槐樹莊國營農場場長等職。1985年同萬明在西安病逝,終年77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