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穆斯泰廟遺址

滿清王朝人關後,為了全面征服強大、剽悍的蒙古民族,便處心積慮地推出一套“國策”,那就是:對蒙古族上層貴族實行安撫、封地、封官、嘉獎、晉級,給予特權,在蒙古族聚居的地方興建廟宇,鼓勵男性公民當喇嘛,給予優待。康熙皇帝說過,在蒙古地方修建一座廟,勝於養10萬兵。
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蒙古族王公貴族們爭先恐後地掀起了一股建廟熱潮。他們把修建寺廟視為有名聲的崇高事業,如在修建百靈廟時,達爾罕執政王爺諾乃親王就和西貝子愛木克的官員們發生了爭執。執政王爺繼承父親本塔爾親王的遺志,要在四面環山、三面環水的巴圖哈拉嘎這塊風水寶地上建一座旗廟,而西貝子愛木克也堅持要在這裡建一座愛木克廟,雙方各持己見,不肯相讓。結果執政王爺憑藉自己的實力,於公元1702年破土動工,在巴圖哈拉嘎建起了百靈廟,康熙賜名“廣福寺”,並賞給一塊滿、蒙、藏、漢四種文字的掛匾,批准該廟擁有15個度牒,180名喇嘛的編制。西貝子愛木克也不甘示弱,先在今天的腮忽洞鄉廟溝村附近的山灣里建起了貝子廟,同樣受到了康熙皇帝的賞賜,取名“盟克柏斯古郎頭蘇木”,批准該廟15個度牒,45名喇嘛的編制。接著,西貝子愛木克又一鼓作氣,在艾不蓋河北岸建起了吉穆斯泰廟的前身——“德都會堂”。
到了清朝雍正年間,由於達爾罕草原及其附近地區連年遭受自然災害,一時土匪四起,“德都會堂”幾經土匪搶劫,財產損失嚴重,喇嘛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公元1731年前後,當時執政的扎薩克多羅達爾罕貝勒拉旺全爾濟十分關心“德都會堂”喇嘛們的生活,便派自己的弟弟旦金扎木蘇在本旗境內選一風水寶地,將“德都會堂”進行遷移。
旦金扎木蘇接受了將“德都會堂”進行搬遷的任務,就到處選擇新的建廟地址,當他來到吉穆斯泰時,一下子就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山清水秀,怪石磷峋,草茂花繁,鳥鳴婉轉,彩蝶紛飛。他認為吉穆斯泰這塊地方是一塊風水寶地,心裡非常高興。正當旦金扎木蘇興高采烈地觀花賞景的時候,突然看到一處山灣里新搭起一頂蒙古包,一位外地蒙古喇嘛在包前的青石板上坐禪,口中念念有詞。抬頭仔細看,山峰半腰有塊石頭象觀音菩薩靜坐於蓮花之中。此情此景,讓旦金扎木蘇更加認識到此地確實是人間少有的仙境,如果修建一座廟宇,肯定是吉祥如意,造福後人。
旦金扎木蘇回到旗王府,向札薩克多羅達爾罕貝勒拉旺多爾濟詳細地敘述了他在吉穆斯泰看到的一切,並建議儘快選擇吉日破土動工,將“德都會堂”遷至吉穆斯泰。達爾罕王爺接受了旦金扎木蘇的建議,決定興建吉穆斯泰廟。寺廟落成後,“德都會堂”內的經卷、金佛、法器以及喇嘛,一併遷移到了吉穆斯泰廟。從此,吉穆斯泰出了名,廟堂香菸絛繞,遊客日漸增多。蒙醫經常進山採藥、製藥。牧民們也在廟的附近搭起蒙古包,建立放牧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吉穆斯泰廟的規模不斷擴大。鼎盛時期,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建築群體,有主殿、邁達利廟、崗尼爾住所、倉庫,還搭建了數頂蒙古包,供喇嘛們日常生活用。吉穆斯泰廟的喇嘛不多,只有十幾人。
關於吉穆斯泰廟的主神和祭拜活動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穆斯泰廟的主神是那木斯來神。吉穆斯泰廟平時沒有什麼法會活動,只是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四日,祭那木斯來神,喇嘛們才到廟念經禱告。
另一種說法認為吉穆斯泰廟的主神是貢布神,每年農曆四月初八至十六,一個喇嘛坐陣念“努乃經”,坐禪八天。
抗日戰爭爆發後,吉穆斯泰廟的喇嘛越來越少,甚至達到無人管理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旗王府下令拆掉了寺廟,並把吉穆斯泰廟裡用黃金製做的“貢布神像”請回了百靈廟,供奉在百靈廟的滿卜廟裡,其餘的佛爺塑像、經卷、法器等交給“廣福寺”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