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福源館食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吉林市福源館食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福源館始建於公元1628年,始於明,興於清,盛於新中國。

1993 年被國家內貿部認證為“中華老字號”企業。

1999年由國有企業改制為吉林市福源館食品有限公司。公司位於吉林省吉林市河南街117號,2004年成功改制長春鼎豐真後組建成立了吉林福源館食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05年,福源館集團生產基地的建設已開始啟動。基地占地面積46000平方米,計畫總投資3億元,全面竣工投產時間為2007年12月。到2010年可實現年生產規模為8萬噸綜合性食品生產加工能力。其生產基地的選址、規劃、設計和施工,按照國家製藥行業GMP標準組織施實。

同時,引進先進現代生產線及設備,採用高科技檢驗手段,提高生產能力及裝備水平。 投產後的主要產品有湯圓、元宵、水餃、甜玉米、山野菜、月餅、中點、西點、兒童食品、飲品、熟食製品、保健食品等傳統系列產品;有現代化生產工藝的玉米主食腸產品;有高新科技的北靈神茹口服液營養保健產品。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吉林市福源館食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總部地點:吉林市
  • 成立時間:1999年
  • 經營範圍:食品
公司規模,公司歷史,

公司規模

福源館以繼承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弘揚民族食品工業為己任,致力於創建國內領先的工商食品企業。現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年生產能力3千噸,擁有國內一流的食品專賣場,五條專業生產線的總廠和一個分廠。主要產品有中西式糕點、麵包、月餅、湯元、肉類製品、冰品、飲品、速凍食品、航空食品等,已成為吉林市最大規模的食品企業。現有國家、省、市級名牌產品16項,“全國十佳餅店”、“中國名點”、“中國名餅”、“全國特色糕點”等殊榮,2004年“福源館”商標又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福源館將以現代管理和高新科技、企業品牌和文化內涵、生產基地及連鎖經營的優勢,形成核心競爭力,成為吉林地區最大規模的現代化食品工業集團,響譽東北,輻射全國,走向世界。

公司歷史

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有位人稱“茶水張”的老漢,在松花江邊的碼頭附近,開辦了一個賣茶水、油茶、江米條等糕點的食雜小鋪。因得水旱碼頭之地利,以香茶待客,用美食邀賓,生意漸隆,始立字號“埠源館”。
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康熙東巡吉林。據傳,一日乘龍舟出遊。午時,侍從奉上備好的埠源館糕點。食之間,聖祖驚喜:“此糕點做工細膩,清香四溢,為宮中罕見。” 聖祖大喜即興揮毫,作“松花江放船歌”流傳於世。埠源館因此名聲大振,字號傳遍關東內外。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埠源館已是遠近聞名的百年老號。當時,百姓中流傳一句順口溜:“埠源館,宴神仙,神仙宴後懶為仙。”
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乾隆皇帝攜太后、皇子及諸臣吉林祭祖。據傳,所帶供品因長途跋涉已發霉,乾隆聖旨:“所需供品由埠源館承作。” 相傳,祭天之時,忽見對面山中紫氣東來,恍若星雲,遂封山曰:“朱雀”,後人至今談此仍津津樂道。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一位人稱“俊六”大人的京城富商,看中了埠源館,遂出資入股擴大經營。為使財源永續,取“福之源”之意,改“埠源館”為“福源館”,並擴大前店後廠規模,生產滿、漢、京、浙等各式糕點,兼營香腸、火腿、醬菜、名茶、瓜果、山珍、參茸等。開創了下帖子訂貨,上門送果匣子、壽桃等生意形式,後又在吉林開設了兩個分號。
正月初賣“元宵”, 福源館是熱鬧非凡。門兩側一副大紅對聯:“福生福地福源館,元月元宵圓歲長。”店內高朋滿座,文人墨客佳句層出,妙語連珠。店外則高搭席棚,懸燈結彩,大師傅們支起面案,擺出大籮筐,在眾人面前搖制元宵,邊做邊賣。元宵剛剛搖好,就被圍觀等候的人們搶購一空。
吉林早有“吃狀元粽,中狀元!”的說法。同治年間,有一李氏書生滿腹經論,卻因家境貧寒無力赴京趕考。福源館掌柜的聞訊後將其接至店中,不僅資助了趕考盤纏,還為他專門配製一糕點,起名為“狀元粽”,希望他吃了這粽子應試有成。據傳,一年後的當科狀元正是這個青年。
“中秋月亮圓又圓,福源館月餅香又甜。”福源館的月餅技藝精湛,種類繁多,配方獨特,用料考究,品質上乘。每年中秋佳節前夕,從關東內外到宮廷王府,從平民百姓到皇親國戚,都紛紛專程來到福源館,爭先恐後買月餅。 這個傳統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時期,對糕點、糖果、醬業、餐飲、造酒、糧油等產業實施專制,國破家亡,民不聊生,福源館多次瀕臨破產。國民黨統治時期,因加劇掠奪和苛捐雜稅,使得百姓的生活更加蕭條。福源館曾被搶掠一空,勉強維持生計,百年老店已是名存實亡。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對民族工商業實行公私合營,吉林許多食品企業都合併到國營食品廠。福源館因是著名的老字號企業,仍以“名優老店“的名義獨立自主經營,既體現了黨和政府對福源館的特殊關懷,也反映了這個三百多年的老字號在人民民眾心目中的地位。
“文化大革命”期間,福源館蒙受了巨大的磨難,不僅生產經營無法正常進行,就連店名也遭到了侮辱。據《人民日報》1966年8月27日報導:吉林市三百多年老字號福源館的那塊有著數百年歷史的老牌匾,被紅衛兵以“破四舊”的名義砸爛。
90年代後期,福源館受經營體制及市場經濟等影響,經營不善,資不抵債,陷入困境。1999年,吉林傑出的女企業家宋亞坤臨危受命,成為福源館新的一代掌門人。從此,百年老店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迅速成為中國食品行業的著名企業,掀開了福源館歷史新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