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吉林大學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吉林大學電工電子實驗中心是吉林大學重點規劃建設的校級基礎實驗中心之一。實驗中心實行由校實驗室與資產管理處和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兩級管理體制。既體現了學校對實驗中心的巨觀調控與指導作用,又發揮了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專業優勢。實驗中心主要承擔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類各專業本科生專業基礎實驗、專業實驗以及本科生實習實踐和部分畢業論文的教學任務。同時還承擔全校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微電子學專業、計算機專業以及物理、化學、材料、經濟信息、工商管理等相關非電專業的本科生基礎電子線路實驗教學任務。實驗中心下設四個基礎實驗室:基礎電子線路實驗室、基礎電子測量實驗室、信息電子學實驗室及電氣自動化與控制實驗室。每年承擔本科生實驗教學任務20000人次,並且逐年遞增。實驗中心重視對學生科研素質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在實驗中心培訓過的學生曾多次代表吉林大學在國內電子設計競賽中取得過優異成績。實驗中心採用開放式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教學等先進技術手段,教學效果顯著,受到師生的普遍歡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林大學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 師資團隊:8人,2名高工
中心簡介,歷史沿革,學術淵源,教學改革,教學特色,主任簡介,

中心簡介

實驗中心現有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及工程師20餘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達60%。1996年7月首批通過省教委組織的“211工程”基礎課教學實驗室評估驗收。幾年來,已在國內主要刊物上發表實驗教學改革論文100多篇。2000年獲吉林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實驗中心是高等教育世界銀行貸款項目實驗室(同類貸款項目院校全國總計28所)。在世界銀行貸款的支持下,已更新了大部分實驗設備,改善了實驗環境。實驗中心現有儀器2000餘台(件),總價值1000萬元人民幣。建設中的實驗中心新址(前衛南區理科實驗大樓)總面積2184平方米。各實驗室設備逐步配套,教學規模不斷擴大,可滿足不斷增長的教學任務的需求,確保10年不過時。2002年,在校實驗室與資產管理處和教務處的支持下,又新增實驗設備價值500萬元人民幣。在實驗教學與管理方面,實驗中心與國內28所重點大學電工電子實驗中心保持交流與合作關係,每年均選派實驗教師到國內各重點大學參觀考察。2002年11月,實驗中心領導赴澳大利亞和新加坡考察學習,對我實驗中心的建設起到了重要的參考和借鑑作用
電工電子實驗中心不僅對本校學生授課,而且面向社會服務。為吉林省文化教育事業貢獻力量。曾為解放軍空軍第二航空學院以及其它地方院校提供教學服務。在省內高校中起到了示範中心的作用,每年接待兄弟院校參觀人數幾十人次。實驗中心與國內幾十家教學設備生產廠保持密切聯繫,確保所購進設備性能先進、質量一流。
實驗中心的建設目標是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的電工電子實驗教學新體系,把實驗中心建設成為規模合理、設備先進、管理科學、教學領先、有吉林大學特色的現代化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基地。適應社會需求,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知識全面、訓練有素的高質量人才,為建立國家級電工電子實驗示範中心打下堅實基礎。

歷史沿革

吉林大學電工電子實驗中心是由原吉林大學電子信息科學基礎實驗中心演變而來。
1996年,在吉林大學設備處及電子工程系有關領導的指導下,經學校正式批准,將電子工程學院信息電子學實驗室命名為吉林大學電子信息科學基礎實驗中心。實驗中心實行校系兩級管理體制,主要負責電子工程學院本科生實驗教學和物理系、材料系、化學系、計算機等系基礎電子線路實驗課。
1996年7月,實驗中心信息電子學實驗室通過吉林省教育廳組織的高等學校基礎課實驗教學實驗室評估,並頒發了證書和評估合格實驗室牌匾。
2000年6月,吉林大學合校後,原吉林大學電子信息科學基礎實驗中心演變為吉林大學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2003 年初,實驗中心基礎電子線路實驗室由原吉林大學理化樓遷往前衛南區經濟信息學院C區。
2003年末,實驗中心隨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正式遷到前衛南區新理科實驗大樓。實驗實驗中心總部設在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新理科實驗大樓,基礎電子線路實驗室設在前衛南區經濟信息學院C區。
目前,實驗中心主要承擔前衛南校區電子學院、計算機學院、物理學院、材料學院等學院的基礎電子線路實驗任務,另外,還面向全校開設電子設計公共選修課、電子系統綜合設計實驗課,大學生電子大賽培訓基地培訓等課程。2001年總計有838人到中心實驗,年承擔教學人時數25140;2002年總計有1015人到中心實驗,年承擔教學人時數 30450;2003年來中心實驗的學生數將猛增到近2500人,年承擔教學人時數近7萬人時。實驗建設條件已有較大的改善,實驗中心在規模和層次上排名僅低於清華、北大,與其他部屬的重點綜合大學相當。

學術淵源

實驗中心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依託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整體辦學實力和學術基礎。學院現有“電子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學科)、“儀器科學與技術 ”、“生物醫學工程”三個一級學科。學院設有光電子與微電子學系、電子信息科學系、生物醫學信息工程系、科學儀器系、電氣與電子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六個教學系,一個電工電子實驗中心和兩個研究所,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一個部屬開放實驗室,是一個理學與工學相結合的具有綜合學科的學院。
學院現有“電路與系統”、“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三個博士專業和“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生物醫學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工程”七個碩士專業及“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微電子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與自動化”七個本科專業。學院現有教職工188名。其中教授30 人;副教授45人;講師3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達30%以上。
學院科研實力強大,一直連續承擔著國家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863973高科技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科委等縱項課題,還有許多橫向課題。科研經費年均500餘萬元。涉及領域有光電技術、通信技術、信號檢測與處理、電路與系統、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現代生物醫學電子技術、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等。已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發明獎5項、部委科技進步獎50餘項、每年有100餘篇高水平論文被SCI和EI收錄。
在人才培養方面,本學科建設項目將培養理論與實際結合的,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通信與信息處理領域的高層次人才,使本學科領域成為我國信息科學方面從事科學研究、實驗教學和產業開發的高級專業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參與國際競爭做好人才儲備和智力支持。要建設成一支精幹高效富有朝氣和活力的科學研究群體,培養和造就一批年富力強、學術思想活躍的年輕學術帶頭人,在國家建設項目中擔當主角。
在科學研究方面,把握隹本學科國際國內發展動向、結合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努力開發出高水平研究成果,解決國家長遠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的理論和技術問題,發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培育高技術產業生長點,為我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在教學投入方面,充分利用吉林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的優勢,繼續堅持“理工結合、理化結合”的辦學方針,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根據社會需求培養全職人才,要繼續加大對教學實驗室的投入,多渠道爭取各行業支持,與企業加強合作,建設培養國民經濟發展急需人才的相關專業教學實驗室,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學體系。

教學改革

實驗中心的改革圍繞兩個主題進行:實驗教學改革和實驗室管理改革。實驗教學改革重點在於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水平人才;實驗室改革重點在於增強管理水平,提高辦學效率。
實驗教學方法改革
(1)實驗教學改革思路和實驗教學建設總體方案
電子學實驗中心要突出集中投資、規模建設的思想。在此基礎上,實驗教學的方式必須打破傳統。根據電子學飛速發展的客觀形勢,電子學實驗中心在實驗項目上要做出較大的調整。重點突出素質培養和實驗技能的培養。
其指導思想是:面向基礎、提高技能、鼓勵創新、培養素質。
其主要工作分四個方面:
①實驗教師隊伍的建設;
②實驗課程體系的建設;
③實驗教材的建設;
④實驗管理體制的建設。
(2)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建設 為了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的電子信息科學基礎實驗教學新體系,必須重新認識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的關係。中心認識到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是相輔相成的,二者都是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重要手段。其先後順序也不是固定的。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學習,其實就是一個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過程。就認識而言,可以在課堂上去認識,也可以在實驗室去認識。而就實踐而言,也同樣可以在課堂上實踐。如某些前人已做過的實驗,或者已過時和落後的實驗,就不必再到實驗室去進行。在這樣一種認識的基礎上,中心在課程設定上不求按部就班,而求高效率向學生傳輸知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有些知識內容可以通過反覆的認識、實踐過程來掌握。為此,實驗中心增設了一定數量的選修課,如信息電子學概論、現代電子學實驗方法、自動控制原理等課程。通過這些課程,使學生對電子信息科學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有些內容掌握不一定很深透,這樣就激勵學生到實驗課中去實踐,從中可以解決一些問題,尚未解決的問題,可以再認識、再實踐。到了高年級,學生就可以帶著很多尚未認識的問題來學習後續課程。這樣比傳統的灌輸方法會更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掌握對原有傳統課程,如模擬電子線路和脈衝電子線路的課時可適當的減少,把其中一部分內容放到實驗課中去完成。這樣可以解決增設選修課和學時不夠的矛盾。大量選修課的開設,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啟發了學生的思路,也有利於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學生可以有所選擇和側重地規劃自己的學習目標,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3)實驗教學方法改革
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革採取以下幾方面措施:
(1)開放式教學;
(2)實行等級實驗及成績考試辦法;
(3)擴大對非電專業學生電子學實驗的輻射面。
其中等級考試是國內外通行的水平測試方法,引入實驗教學,有其客觀合理性和現實可行性。擴大實驗教學面,是為了適應社會需求,保證量大面廣。通過社會實踐證明,電子技術已成為面向21世紀人才所必須具備的三大技能之一(外語、計算機、電子技術)。二十一世紀將是電子信息科學的時代,加強電子學基礎實驗教學,對於提高畢業生社會競爭能力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實驗中心實行等級實驗及成績考試辦法。對於模擬電子線路實驗和脈衝數字電路實驗,實驗中心可提供包含幾十套實驗題目的大選單,這些實驗題目由易到難分成初級、中級、高級三檔。學生可自由選擇實驗題目,做完該組實驗並通過考試或考核即可獲得該組實驗對應的成績。由於是開放式教學,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情況自己安排實驗時間,選修實驗。不同級別的實驗題目其學分也不等。例如,初級、中級和高級分別相當於1學分、2學分和3學分。
實驗中心除完成指定實驗課程外,其餘時間實行全天開放,接待學生學習和實踐活動。對於等級考試實驗課程,學生可以利用開放時間進行準備和練習。等級考試一次不通過,還可以繼續參加下一次考試。等級考試每年定期舉辦四次。目前擬開設的等級考試課為基礎電子測量與實驗技能訓練課。
實驗室管理改革及提高設備利用率的措施
實驗中心在管理體制上堅持校院兩級管理體制。由吉林大學設備與實驗室管理處和教務處對電子學實驗中心實施直接管理,由實驗中心所在院負責組織教學。實驗中心的主任和副主任由有經驗的實驗教師兼職。實驗技術人員是構成實驗中心的主體,學校將對實驗技術人員定編定崗,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實驗中心設定專職實驗教師。建立嚴格的實驗教師工作評估體系,科學合理地評估實驗教師的工作量及教學水平。關心實驗教師的成長,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實驗中心的建設和發展關鍵在教師隊伍,必須有一支長期穩定的實驗教師隊伍,只有這樣,實驗中心的發展才有可行性。
實驗中心將實現信息及管理現代化。
其中信息部分包括:
(1)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信息;
(2)儀器設備信息;
(3)學生實驗管理信息。
電子學實驗中心為每一個註冊的學生建立條碼實驗卡,學生進入實驗室一律實行打卡登記制度,同時還可以預約實驗時間和實驗設備,查詢實驗內容和實驗成績等等。通過軟體建設,可提高實驗中心管理水平,為提高設備利用率創造了條件。
實驗中心還建立和完善了各項規章和制度。制定開放式教學實施細則,實驗教師工作量計算方法細則,實驗技術人員崗位責任制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堅持量化管理和定期考核制度。為完善教學質量並調動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實驗中心實行教學評估和申報評獎相結合的制度。教學評估由學校組織專家定期檢查評估(對課程內容、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

教學特色

基礎電子線路實驗區,已經配置200套實驗儀器,可充分保證每人一套實驗儀器。基礎電子線路實驗區可一次同接納200做實驗,平均每人實驗空間大於 2.5平方米。
基礎電子測量實驗重點在於對實驗方法的認識,配備相當種類的進口先進儀器,便於學生在完成基礎電子線路實驗的基礎上,對各種電子儀器以及實驗方法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以開放式教學的方式,開設基礎電子測量與實驗技能訓練課。主要以進口程控儀器為主,配上主控微機,IEEE488接口卡及IEEE488接口電纜。在實驗過程中,主要以循環方式上課,不影響上課效果,避免浪費,提高儀器設備使用率。
信息電子學實驗區,主要突出先進性,使學生對當今信息電子學技術的發展有及時的認識和了解。配備一些專用儀器設備,用以完成數字通信、多媒體技術、信號處理以及商務電子學方面的實驗任務。對這些專用儀器設備,同樣不追求數量,而儘可能充分利用引進的儀器,多開發有關的實驗項目,學生可以循環使用。
電氣自動化與控制實驗區,包括電工實驗、電力電子學、自動控制和感測器套用等實驗項目。引進了單片機開發系統,可程式器件開發系統。由於實驗室更多的是為綜合性設計題目提供服務,而學生自行設計題又是多種多樣,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在儀器種類上應配備比較全面。
四個基礎實驗區由微機貫穿起來。例如,基礎電子線路實驗室可用微機完成單元電路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及仿真。引進SPICE軟體縮短設計周期。在基礎電子測量實驗室,以主控微機為核心,構成自動化測試系統。在信息電子學實驗室,用微機完成信號採集及處理。在電氣自動化與控制實驗室,以單片機為主,完成各種系統控制。
實驗中心在授課方式上,除傳統教學方式以外,還建立了特別訓練班,電子設計公共選修課,大學生電子大賽培訓基地,電子系統綜合設計實驗基地。

主任簡介

姓名:田小建
性別:
出生年月:1957年7月2日出生
民族:漢族
學歷:理學博士
職稱: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工作單位: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單位地址:長春市解前衛路10號
郵編:130012
所在單位任職:吉林大學電工電子實驗中心主任;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信息科學系主任。
主要社會兼職:《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編輯委員會委員;中國郵電高校學報(英文版)編輯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吉林大學信息學部電子科學與技術分學術委員會委員。
學科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主要研究方向:信息電子學系統,高速電子學與光電子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