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賽音樂

吉普賽音樂

吉普賽的民族音樂,不僅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更與其居住地的民間音樂巧妙融合,形成了鮮明的個性。吉普賽民族是一個神秘的民族,其音樂文化形態和民族的歷史背景、生存狀態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吉普賽風格的音樂和這個民族的分布一樣,遍布於世界的許多國家,提起吉普賽的音樂作品,人們總會聯想到匈牙利、西班牙、羅馬尼亞、法國等,其中以匈牙利的吉普賽音樂風格最具代表性。

吉普賽音樂獨特的魅力也受到作曲家的青睞,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拉威爾的《茨岡》等都是富有吉普賽音樂特色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普賽音樂
  • 含義:吉普賽民族的音樂
  • 分布:遍布於世界的許多國家
簡介,歷經曲折的吉普賽人,概述,(一)吉普賽人的來歷,(二)吉普賽人的現狀,吉普賽風格音樂作品主要特點,概述,(一)吉普賽音階,(二)調式特徵,(三)旋律的即興性,(四)豐富的情緒,參考文獻:,

簡介

吉普賽民族是一個神秘的民族,其音樂文化形態和民族的歷史背景、生存狀態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文章試從吉普賽人的歷史和生活環境入手,從調式、音階、旋律方面分析吉普賽民族音樂的特徵,將對今後研究具有此類風格的音樂作品有著積極作用。

歷經曲折的吉普賽人

概述

提起吉普賽人,人們總是用神秘、放蕩不羈、熱情和自由形容他們,也會聯想到他們神奇的占卜術、波西米亞和弗朗明戈式舞蹈。而吉普賽人的生存狀況並不如人們想像那般簡單,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現今,他們的生存狀況一直陷入困境中。

(一)吉普賽人的來歷

吉普賽人(Gypsies),原住在印度北部,現遍布世界各地,以歐洲為主。實際上,吉普賽人自稱為羅姆人(Rom),這個名字在吉普賽人的語言中原意為"人"的意思。把羅姆人稱為吉普賽人,既是因為長期以來對這個民族的起源和歷史不能充分了解,同時在對吉普賽人的研究過程中缺乏足夠具體的資料,因為對其起源、遷徙和其他方面的研究中,總是先入為主地離不開前人得出的或正確或殘缺的結論。
吉普賽人有許許多多的名稱:法國人稱他們為波西米亞人,西班牙人叫他們為弗朗明戈人,俄羅斯人則稱他們為茨岡人……這些名字主要是因為其他民族對他們族源的主觀臆斷和對其民族歷史的編簒而形成的,這種情況持續了幾百年。
1965年,才成立了吉普賽人國際組織——羅姆人國際委員會(CommitteeInternationalRom),他們使用的"羅姆人"一詞,現在逐漸得到了國際承認和尊重,但是由於習慣和傳統的稱謂,多數人仍稱他們為吉普賽人。

(二)吉普賽人的現狀

吉普賽人約在公元1000年前離開印度,16世紀時遍布歐洲各地。
吉普賽民族是一個喜愛流浪的民族,他們坐著大篷馬車到處流浪,以收廢品、販賣小物、占卜或是單純乞討為生。因為吉普賽人天性愛流浪,於是大多數吉普賽人不能融入社會主流,仍然居住在條件極差的棚戶區內,有的以占卜、歌舞為生,而有的只能做小偷、人販子、乞丐或是做"弄熊的人"。這也導致其他民族對他們的印象停留在"偷東西"、"乞討"、"髒兮兮"和"放蕩"這些辭彙的描述上。
東歐共產主義時期,由於各國逐步開始實行計畫經濟,吉普賽人在就業方面障礙減小了,但東歐轉向市場經濟之後,吉普賽人的失業問題再次變得嚴重起來。
2004年匈牙利選出了歐洲議會的第一名羅姆議員,這意味著國際組織開始重視吉普賽人的生存問題,吉普賽人的生存境遇開始得到改善。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的矛盾已經全部得到解決。
不得不說,吉普賽人的身份問題是造成他們生存困難的重要原因。如今一部分吉普賽人試圖保持他們傳統的生活方式,雖然不再有大篷車,但吉普賽人除了以賴以生存的塔羅牌占卜為生外,更多人淪陷於乞討中。與此同時,對吉普賽人的歧視劇增,造成了社會隱患,吉普賽人的集聚點也經常發生騷亂。也許是吉普賽人骨子裡的倔強與不願屈服的性格使然,他們並不願意與主流社會融合。
吉普賽這個民族歷經磨難,如今一小部分吉普賽人過上了定居的生活,但大部分吉普賽人仍沒有穩定的工作,無論是整個歐洲社會抑或是國際組織,最終都希望他們能定居下來,有正常職業,同時更不希望他們的民族文化消失。雖然這兩種情況還存在衝突,但吉普賽人的境況正在逐漸改善。 

吉普賽風格音樂作品主要特點

概述

吉普賽風格的音樂和這個民族的分布一樣,遍布於世界的許多國家,提起吉普賽的音樂作品,人們總會聯想到匈牙利、西班牙、羅馬尼亞、法國等,其中以匈牙利的吉普賽音樂風格最具代表性。
吉普賽的民族音樂,不僅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更與其居住地的民間音樂巧妙融合,形成了鮮明的個性。
吉普賽音樂獨特的魅力也受到作曲家的青睞,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拉威爾的《茨岡》等都是富有吉普賽音樂特色的作品。
歸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吉普賽音階

"吉普賽音階"是由吉普賽人後期帶入歐洲。因為這種音階在匈牙利十分盛行,因此也被稱為"匈牙利音階"或"匈牙利調式"。
在拉威爾的作品《岡茨》(譜例1)中,F與#G、bB與#C均形成了增二度音程,這樣的音樂作品在緩慢速度的演奏時,人們就能感受到作品想要表達的悲劇性色彩,有濃厚的民族風味。這種音階以含有兩個增二度音程為特徵,相當於升高四級音的和聲小調,形成吉普賽作品中重要的色彩特點。

(二)調式特徵

在調式上,運用同主音大小調式的轉換,使音樂的色彩變化極具特色,也是吉普賽音樂風格的顯著特點之一。
如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號》使用#f小調和#F大調。有些樂曲大量地使用同主音大小調式,如拉威爾《岡茨》以d小調和D大調為主。

(三)旋律的即興性

吉普賽人生性愛流浪,他們不願被約束,崇尚自由,這也在吉普賽風格的歌曲中得到體現。吉普賽歌曲中,以抒情敘事性的慢歌最為突出,節奏自由,旋律上常用帶附點的音符,中間通常有長的保持音,保持音的長短是根據歌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需要而自由變化。在舞曲中所形成的特定和聲、音型和終止式規範,吉普賽樂隊常把一首簡單的旋律演奏成具有吉普賽風格的音樂。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便是一個典型代表的作品

(四)豐富的情緒

吉普賽音樂里,最吸引人的是作品裡歌者和作曲者所表達的情緒。吉普賽風格的音樂作品和他們的民族性格一樣,時而熱情奔放,時而哀怨憂傷。吉普賽人擅長歌舞,提起他們,人們總會想起路邊的大篷車上,穿著長裙的美麗吉普賽女郎跳著熱情的弗朗明戈舞蹈,吉普賽風格的音樂作品也展現著他們的熱情奔放。吉普賽人追求自由不被束縛的原因與他們長期的居無定所的生活背景相關,他們來如風、去如影,沒有人能束縛他們。而他們長期流離顛沛的、貧苦的流浪生活,讓這樣的音樂作品渲染上感傷、哀怨的情調,這也讓吉普賽風格的作品有豐富的旋律和張力十足的情感表達。
吉普賽風格作品通常具有較強的舞蹈性節奏。作品的前篇節奏自由,速度緩慢,以抒情為主,帶悲傷、哀怨和抑鬱的格調,似乎在訴說吉普賽人生活的艱辛,以及受到的不公對待,帶有強烈的悲劇色彩,因此演奏和演唱時,聽者總能被這樣的情緒所帶動,這也是吉普賽風格音樂的獨特魅力。如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的開篇所表達的就是這樣的情感,採用了小提琴這種抒情的樂器,將其曲調中哀怨帶著剛烈、纏綿低俗卻又熱情奔流,輔以鋼琴,表現出吉普賽人多愁善感、情感豐富及在流浪生活中一再遭受不公但仍然奮力抗爭而形成的倔強、剛烈的民族性格。作品後半篇以鋼琴作連線,旋律突然變得明快,描寫出熱鬧的舞蹈場景,充滿了熱情明媚的感情,也表達出吉普賽人豪放、樂觀、善於苦中作樂的天性,這與前半段樂曲形成了對比。這種強烈的情緒變化、戲劇般的轉換,正表現出了吉普賽人多愁善感、性格多變的特點。
吉普賽風格音樂作品的形成是與其本民族的遭遇、經歷和民族性格密不可分的,這一類作品中反映出吉普賽民族剛烈又多愁善感的雙重性格,特別是一些作曲家筆下的吉普賽風格音樂作品,他們把握住音階、調式和情緒等吉普賽音樂的性格特點,對表達的對象進行深層的藝術創造,使這類作品形成了十分具有個性的民族化的特徵,顯得十分生動、有魅力。這也使吉普賽音樂風格的作品屹立在音樂之林,成為了西方音樂史上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譚君.音樂鑑賞[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2]陳燦.歐洲音樂地圖[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9.
[3]劉曉靜.音樂鑑賞[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韓晉.50部必知的音樂經典[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
[5]張洪島.歐洲音樂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姚紅衛.絢麗、豪放的畫卷--吉普賽音樂及吉普賽風格的音樂作品淺析[J].藝術探索,2007(6).
[7]王瑩.薩拉薩蒂《吉普賽之歌》的創作特徵與人文意蘊[J].北方音樂,2012(3).
作者單位:江漢大學藝術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