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薩帶

吉姆薩顯帶(吉姆薩帶)是一種用於細胞遺傳學研究的技術,它通過針對緊密聚集的染色體染色後。顯現出染色體組型。這種技術對於鑑定染色體疾病很有幫助,是一種通過圖像化的手段觀察染色體組成的手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姆薩帶
  • 外文名:Giemsa Banding or G-Banding
  • 領域:細胞遺傳學、組織病理學
  • 操作對象:細胞、染色體
染色體分帶,吉姆薩顯帶(G-Banding),吉姆薩染料,其他顯帶技術,

染色體分帶

染色帶的數目、部位、寬窄和著色深淺均具有相對穩定性,所以每一條染色體都有固定的分帶模式,即稱帶型。染色體帶型是鑑別染色體的重要依據。通過分帶機理的研究,可獲得染色體在成分、結構、行為和功能等方面的許多信息。
染色體分帶的研究工作始於60年代末。染色體分帶技術就是經理化因素處理後,用染色法使染色體呈現特定的深淺不同的帶紋的方法,又稱顯帶技術。而用一般細胞學染色法,染色體的著色是均勻的。經分帶技術處理後,在染色體上所呈現的帶紋反映了染色體的固有結構,可顯示不同物種染色體的差異或同一物種不同染色體的差異。
由於每一條染色體都有其獨特的深淺條帶排布,依據標準的染色體條帶圖像就可以判斷對象是否發生染色體變異。

吉姆薩顯帶(G-Banding)

操作過程為,首先使用胰蛋白酶處理處於細胞分裂中期的染色體,以降解一部分染色體,然後再使用吉姆薩染料進行染色。
對於染色體上的異染色質區域,通常具有較高比例的腺嘌呤-胸腺嘧啶(A-T鹼基對)並且處於相對的弱表達狀態,會被吉姆薩染料染色為深色條帶。相比之下,染色體上的常染色質區域,通常具有較高比例的鳥嘌呤和胞嘧啶(G-C鹼基對)並且處於高轉錄活性,與吉姆薩染料的結合相對弱,在吉姆薩顯帶中形成淺色條帶。
在每個染色體臂上,顯帶的深淺排列從著絲粒開始計數,一直數到端粒的位置作為結束。這種計數方式可以讓每個染色體上的每個條帶都可以被準確定位和描述。
這些條帶的排布在同源染色體上是一致的,進而可以更簡便而準確的鑑別染色體。在染色體上,緊密聚集的區域越少,吉姆薩顯帶的結果上條帶(淺色)的數目往往會更多。這表明不同的染色體在有絲分裂前期比中期更容易分辨(前期染色體更為鬆散)。

吉姆薩染料

吉姆薩染料是甲基藍、伊紅、和天青B三種染料的混合。除了用於染色體組型的鑑定外,吉姆薩染料還被用於瘧疾的診斷、血液細胞的分析等領域。
吉姆薩染料與懷特染料搭配,用於瘧疾等血液感染疾病的診斷。懷特-吉姆薩染料將人體細胞和細菌細胞分別染色為紫色和粉色,表征是否被感染。
在血細胞檢測中,吉姆薩染料可將不同細胞區別染色:紅細胞被染為粉色,血小板被染為淺粉色,淋巴細胞的細胞質被染為天藍色,單核白血球的細胞質被染為淺藍色,白血球的細胞核染色質被染為洋紅色。

其他顯帶技術

常用的顯帶技術所顯示的帶有Q帶、C帶、R帶、T帶等。
就每一種分帶技術而言,每一染色體的帶型是高度專一和恆定的。
Q帶技術是1968年瑞典細胞化學家卡斯珀松(T.Caspersson)建立的,所顯示的是中期染色體經芥子喹吖因染色後在紫外線照射下所呈現的螢光帶,這些區帶相當於DNA分子中AT鹼基對成分豐富的部分。
C帶又稱著絲粒異染色質帶,由(M.L.Pardue)在1970年建立,是將中期染色體先經鹽酸,後經鹼(如氫氧化鋇)處理,再用吉姆薩染色,顯示的是緊鄰著絲粒的異染色質區。
R帶是中期染色體不經鹽酸水解或不經胰酶處理的情況下,經吉姆薩染色後所呈現的區帶,所呈現的是G帶染色後的帶間不著色區,故又稱反帶。
T帶又稱端粒帶,是染色體的端粒部位經吉姆薩和吖啶橙染色後所呈現的區帶,典型的T帶呈綠色。
70年代後期,由於細胞同步化方法的套用和顯帶技術的改進,因而可獲得更長而帶紋更為豐富的染色體,這種染色體即稱為高分辨染色體。例如1975年以後,美國細胞遺傳學家龍尼斯(J.J.Ron-neys)等建立了高分辨顯帶法,先用氨甲喋呤使細胞分裂同步化,然後用秋水醯胺進行短時間處理,使之出現大量的晚前期和早中期的分裂相。早期染色體比正中期染色體長,顯帶後可制出分帶細、帶紋更多的染色體。
例如在前中期分裂相可顯示555~842條帶,晚前期可顯示843~1256條帶,而從早前期獲得的更長的染色體上可顯示出3000~10000條具有分辨程度更高的帶型。
高分辨技術能為染色體及其畸變提供更多的細節,有助於發現更多細微的染色體異常,可對染色體的斷裂點作更為精確的定位,這些對基因圖的詳細繪製有重要價值。
總之,無論在細胞遺傳學和遺傳學理論研究中,還是在醫療診斷、動植物育種等方面,分帶技術都是一種用途廣泛的重要技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