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消難

司馬消難

司馬消難,字道融,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北周大臣,西晉宗室南陽王司馬模之後,北齊尚書令司馬子如之子。

自幼聰惠,微涉經史,好自矯飾,以求名譽。起家著作郎,禮愛賓客,邢子才、王元景、魏收、陸昂、崔贍等皆游其門,尋拜駙馬都尉、光祿卿,出為北豫州刺史。被朝臣詆毀與宗室叛亂牽連,被猜忌迫害,逃亡北周,授大將軍、滎陽郡公。

楊堅準備篡位時,起兵反抗。失敗後流亡陳朝,封車騎將軍,隨國公。隋朝統一後,不久去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司馬消難
  • 出生地:河內溫(今河南溫縣
  • 逝世日期:589年
  • :道融
人物介紹,史籍記載,歷史評價,

人物介紹

父親司馬子如北齊任官,位至尚書令。司馬消難幼聰慧,然不學無術,又好自矯飾,乃多卷黃紙加之朱軸,冒充為典籍,以矜僚友。尚書令江總戲弄他:“黃紙五經,赤軸三史。”。司馬消難雅愛賓客,邢子才、王元景、魏收陸卬、崔贍等皆游其門。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楊堅專權後,尉遲迥據有太行山以東十一個州,兵力二十多萬;又聯絡鄖州總管司馬消難抗楊,七月二十四日消難舉兵回響,據江北九個州,兵力約十一萬。楊堅以王誼為南路行軍元帥,率領李雄等四個行軍總管,討伐江北的司馬消難。八月,王誼軍至鄖州,司馬消難率部退至魯山、甑山。王誼命令總管李威馮暉李遠等分兵進擊,大獲全勝。消難夤夜南奔,投降南朝陳。後來隋文帝攻陳,消難被俘,帝以舊念特免其死罪,配為樂戶。復猶以舊恩引見,消難老愧,未幾去世。其女司馬令姬北周靜帝宇文衍皇后。
司馬消難

史籍記載

北齊文宣末年,昏虐滋甚。司馬消難既懼禍及,常有自全之謀,曲意撫納,頗為百姓所附。屬文宣帝在并州,驛召其弟上黨王高渙,高渙懼於屠害,遂斬使者東奔。數日間搜捕鄴郡中,鄴中大擾。後竟獲於濟州。高渙之初走,朝士私相謂曰 :“今上黨亡叛,似赴成皋。若與司馬北豫州連謀,必為國患 。”此言遂達於文宣,文宣頗疑之。消難懼,密令所親裴藻間行入關,請舉州來附。
晉公宇文護遣達奚武楊忠迎之,司馬消難遂與武俱入朝。授大將軍、滎陽郡公。從高祖東伐,遷大後丞。納女為靜帝後,尋出為交州總管。
隋文帝輔政,司馬消難既聞蜀國公尉遲迥不受代,遂欲與尉遲迥合勢,亦舉兵應之。以開府田廣等為腹心,殺總管長史侯莫陳杲、鄖州刺史蔡澤等四十餘人。所管鄖、隨、溫、應(士)〔土〕、順、沔、環、岳九州,魯山、甑山、沌陽、應城、平靖、武陽、上明、(須)〔溳〕水八鎮,並從之。使其子泳質於陳以求援。隋文帝命襄州總管王誼為元帥,發荊襄兵以討之。八月,消難聞誼軍將至,夜率其麾下,歸於陳。陳宣帝以為都督安、趙、隨〕九州八鎮、車騎將軍司空、隨郡公。
初,楊忠之迎消難,結為兄弟,情好甚篤。隋文每以叔禮事之。及陳平,消難至京,特免死,配為樂戶。經二旬放免。
猶被舊恩,特蒙引見。尋卒於家。性貪淫,輕於去就。故世之言反覆者,皆引消難雲。其妻高氏,齊神武之女。在鄴,敬重之。後入關,便相棄薄 。消難之赴(昂)州,留高及三子在京。高言於隨文曰 :“滎陽公性多變詐,今以新寵自隨,必不顧妻子,願防慮之 。”消難入陳,而高母子因此獲免。
史臣曰:尉遲迥地則舅甥,職惟台袞,沐恩累葉,荷睠一時,居形勝之地,受藩維之託,顛而不扶,憂責斯在。及主威雲謝,鼎業將遷,九服移心,三靈改卜,遂能志存赴蹈,投袂稱兵。忠君之勤未宣,違天之禍便及。校其心,翟義、葛誕之儔歟。
北齊書》高乾傳:季式豪率好酒,又恃舉家勛功,不拘檢節。與光州刺史李元忠生平游款,在濟州夜飲,憶元忠,開城門,令左右乘驛持一壺酒往光州勸元忠。朝廷知而容之。兄慎叛後,少時解職。黃門郎司馬消難,左僕射子如之子,又是高祖之婿,勢盛當時。因退食暇,尋季式與之酣飲。留宿旦日,重門並閉,關籥不通。消難固請云:“我是黃門郎,天子侍臣,豈有不參朝之理?且已一宿不歸,家君必當大怪。今若又留我狂飲,我得罪無辭,恐君亦不免譴責。”季式曰:“君自稱黃門郎,又言畏家君怪,欲以地勢脅我邪?高季式死自有處,實不畏此。”消難拜謝請出,終不見許。酒至,不肯飲。季式云:“我留君盡興,君是何人,不為我痛飲。”命左右索車輪括消難頸,又索一輪自括頸,仍命酒引滿相勸。消難不得已,欣笑而從之,方乃俱脫車輪,更留一宿。是時失消難兩宿,莫知所在,內外驚異。及消難出,方具言之。世宗在京輔政,白魏帝賜消難美酒數石,珍羞十輿,並令朝士與季式親狎者,就季式宅宴集。其被優遇如此。

歷史評價

他是經歷坎坷的歷史人物,兼聽則明,偏信則誤,《北齊書》司馬消難傳記載他是因為被公主責怪,朝廷又懷疑他謀反,走投無路才舉家流亡北周。在北周他是外戚,反對隋文帝專權、代周而起兵,失敗後流亡到陳朝。在陳朝任高官,但是無實權,隋朝攻陳,他只是三個監軍之一,沒有指揮軍隊,對陳朝滅亡不負責任。隋朝滅陳許多陳朝大臣都保留官職,而他卻被當樂戶,受奇恥大辱,他也不是陳朝的貳臣。他是歷經四朝,北齊的棄臣;北周的忠臣;陳朝的遺臣,至於隋朝,他是隋文帝父親的結義兄弟,他到北周時,北周主是天王,次年稱帝,他任高官;在陳朝也受尊敬,不是反覆無常的小人,在北齊也是受百姓擁護的官員。
司馬消難並非被史書貶低的那樣,他不是趨炎附勢的小人,在高季式被免職門庭冷落時,只有他去拜訪他,在齊魏之際,司馬子如也不是不念舊朝,依然能對故主尊重、幫助,這些都影響了司馬消難,使他不是無情無義,不是只討好有勢力的新貴,對高季式這樣的失意貴族也能交往、尊重。司馬消難也是能得到百姓擁護的進步貴族,這就值得現代人尊敬。他在北齊官職越來越低,朝臣又把與他無關的貴族逃亡說成是他策劃的陰謀,受到皇帝懷疑,因此只能逃亡北周,凡是重用他,與他友好的,都是進步政權和高尚君子。北周重用他,他職務一直上升,大將軍、柱國大司空、大後丞,最高升任四輔之一,這期間北周統一了北方,攻占了淮南,有統一天下的勢頭,後來把他貶職,外派擔任邊境的一個小總管,結果北周就被外戚奪權,臨終還是他這個被疏遠的大臣,主動聯合被奪權的強藩舉兵衛護北周。失敗後逃亡陳朝,在那裡也不被重用,完全閒置,最初是大都督、司空,後來降到開府、征東將軍、刺史,戰前為車騎將軍,他受貶後,陳朝也衰敗了。可是依然在隋朝建立八年後的統一戰爭中盡節,戰爭中除了主動投降的,都是陳後主詔書招降,司馬消難也不是主動先降,是接受詔書後歸降。在隋朝他是楊堅父親楊忠的義兄弟,受辱後去世,這樣受百姓愛戴的人,又是忠義高尚的楊忠義兄弟的人,是誰重用誰強大,楊氏集團也是在與他結義後強大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