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得勝鼓

司馬懿得勝鼓

司馬懿得勝鼓是流傳於河南省溫縣的傳統打擊樂,她古樸典雅,粗獷豪放,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為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司馬懿所創,距今已有1700餘年的歷史。具有濃厚的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

2006年,司馬懿得勝鼓入選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司馬懿得勝鼓
  • 地區:溫縣
  • 分類:民間音樂
歷史淵源,基本內容,表演隊伍,回目及樂器,基本特徵,文化內涵的深邃性,區域的獨特性,演樂器種類較多,民間習俗的依存性,主要價值,

歷史淵源

公元3世紀中葉,魏、蜀、吳三國鼎立,各稱雄一方,相互爭奪天下。魏國大將軍司馬懿為了奪取鬥爭的勝利,命軍中樂師根據音樂中宮、商、角、徵、羽五聲的關係原則,選用大鼓、大鑔、鞭鼓、雲鑼、月鑼5種各具特色的打擊樂器,創編了《得勝鼓》鼓曲。該鼓曲問世後,一直在軍中沿用。將士出征,以鼓樂相送,壯揚軍威;將士凱旋,以鼓樂相迎,隆重慶賀。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司馬懿率四萬步騎北伐遼東叛將公孫淵,北渡黃河途經家鄉溫縣時,在縣城南門外濟水河東岸的虢公台上,宴請地方官吏和父老鄉親。宴會上,司馬懿命樂隊演奏得勝鼓助興,震天動地的鼓聲隆隆作響,久久在天地間迴蕩,令人心曠神怡,盪氣迴腸。司馬懿更是神采飛揚,欣喜若狂,慨然作歌:“天地開闊,日月重光。遭遇際會,畢力遐方。將掃群穢,還過故鄉。肅清萬里,總濟八荒。告成歸老,待罪舞陽。”激動人心的情景令眾鄉親感慨萬分,他們被得勝鼓優美的鼓聲所震懾,紛紛懇求將此鼓曲賜給家鄉。司馬懿欣然應諾,立即令人予以傳授。由此,得勝鼓便由軍隊傳入民間,被後人稱之謂《司馬懿得勝鼓》。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司馬懿得勝鼓歷經滄桑,經歷了三國時期的誕生期,晉代時期的鼎盛期,隋代至清代時期的傳承期,中華民國時期的低潮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復興期,走過了一條漫長而曲折的發展道路。

基本內容

表演隊伍

作為一種民間音樂,司馬懿得勝鼓演奏樂器較多,表演隊伍龐大,少則百餘人,多則數百人,場面宏大,十分壯觀。其藝術風格深邃凝重,古樸典雅,粗獷豪放,氣勢磅礴。演奏時鼓聲隆隆,鑼聲鏘鏘,宏偉壯觀,威武雄壯,具有一種震天動地的感召力量。

回目及樂器

司馬懿得勝鼓鼓曲共十二回,每一回的開端均用5聲響鼓起頭,每一回的結尾均用24聲響鼓收尾。演奏司馬懿得勝鼓的樂器共有5種,各具特色,各顯神威。大鼓是我國最早的樂器,也是其中的主奏樂器,聲音洪亮,粗獷豪放。演奏時一般為一人一鼓單獨擊打,也可一鼓雙人交流對打。大鑔聲音洪亮悠長,激越高亢,演奏時演員昂首挺胸,雙臂將大鑔高舉於頭頂,劃雙圓圈翻花擊打。鞭鼓因用馬鞭擊打而得名,該鼓外為圓柱體,內為圓錐體,其構造新穎,響聲清脆奇特,別具特色。鞭鼓棒由竹子精製而成,長約50厘米,點綴以紅綠彩線,棒頭系一條五寸長的皮質鞭梢。演奏時演員左臂向左平伸,左手托鼓,右手持鼓鞭高舉過頭頂側身擊打。雲鑼和月鑼因形似月亮而得名,寓意為采天地日月之光輝,納宇宙萬物之靈氣。雲鑼和月鑼原為二人各執一器進行演奏,中華民國後改為將雲鑼和月鑼分別固定在同一個鑼架上,由一人同擊二器進行演奏。演奏時演員左手持鑼架,右手用木製的鑼板擊打。雲鑼響聲渾厚,古色古香。月鑼小巧玲瓏,聲音清脆明亮。大鑼又名傳鑼,原在儀仗隊的前面,拴於槓下由雙人肩抬擊打,作“鳴鑼開道”的用場,後加入打擊樂的隊伍中參加演奏。唐朝時,相傳樂器馬鑼加入鼓樂中演奏。馬鑼較雲鑼稍大,圓形,面平,為青銅製。演奏時,演員左手提鑼,右手握鑼板敲擊。演奏中,有將馬鑼垂直拋向空中五尺高,落下後用左手接鑼繼續敲打,或二人相互拋鑼擊打的特技表演,十分精彩壯觀,可惜此技藝於清光緒年間已失傳。該鼓樂的樂器配置比例為,大鼓12面,大鑔24副,鞭鼓、雲鑼和月鑼各24面,大鑼2面,共為一套。

基本特徵

司馬懿得勝鼓構思精巧新穎,題材結構完整,文化內涵深邃,藝術表現力豐富。

文化內涵的深邃性

司馬懿得勝鼓將易文化陰陽五行哲理、天體運行自然規律和軍事學等傳統文化,有機巧妙地融於鼓樂之中,具有文化內涵的深邃性。在樂器選配上,她選用了5種各具特色的打擊樂器配伍演奏。該鼓樂每一回均用5聲響鼓開頭,俗稱“老五錘”。五與吾諧音,寓意著以我為本,將士們聞之,遂產生一種自尊、自信、自榮和自豪之感。同時,她代表著五聲(宮、商、角、徵、羽)、五行(金、木、水、火、土)、五方(東、西、南、北、中)、五季(春、夏、秋、冬、中夏),寓意著五聲同歌、五行和諧、五季俱榮、五方歸一,寄望著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天下太平、華夏騰飛。從曲式結構上看,該鼓樂共十二回,每一回表示一個月,且每一鼓班的大鼓置數為12面。它們均代表一年的12個月和一天的12個時辰,象徵著月月打勝仗、年年奏凱歌之意。

區域的獨特性

司馬懿得勝鼓所在區域,在司馬懿故里安樂寨村及其周圍村莊,具有樂種區域的獨特性。據《晉書·宣帝》記載:“宣皇帝諱懿,字仲達,河南溫縣孝敬里人,姓司馬氏。”該區域坐落在溫縣城西南13公里處的清風嶺上,是三國末年司馬懿次子司馬昭修建的晉王城。該城占地面積16平方公里,城內有10餘個村莊,今仍沿用當年的名稱。晉王城分內城外城,安樂寨村位於內城,原名安樂宮,為司馬氏家族及王妃們居住的王宮。安樂寨村西百餘米處的上苑村,是司馬氏遊玩的上花園。安樂寨村東1公里處是禪房村,是司馬氏禪定修行、頂禮膜拜和晉佛上香的地方。村東北1公里處的東、西招賢村,是司馬懿設立的招賢館,用於廣集天下賢才招賢納士的地方。村東北1.5公里處的辛莊村,為司馬氏練拳習武和狩獵處。村北1.5公里處的護莊村,原名護駕莊,為護衛和保駕晉王城的駐軍之地。此外,安樂寨村南3公里處的小營村,為司馬氏鎮守黃河渡口的駐軍營地。村東3公里處的作禮村,是司馬氏設立的讀書講學、育人說教和作樂習禮的場所。

演樂器種類較多

司馬懿得勝鼓參演樂器種類較多,數量較大,非常適宜組織寵大的表演隊伍參加宏大場面的慶典演出。演員少則百餘人,多則數百人,既可以在固定場所表演,又可以走村串鄉沿街做行進表演,十分便於眾多的民眾觀看。演員和觀眾同歡同樂,既美化生活,又陶冶情操,因而形成了表演方式的靈活多樣性和民眾參與的廣泛性。

民間習俗的依存性

該鼓樂已形成了對民間習俗的依存性。千百年來,司馬懿得勝鼓以頑強的生命力深深地植根於社會大舞台和民眾的沃土。通過歷朝歷代的文化積澱,依賴民風民俗逐步得以傳承和發展,已成為溫縣安樂寨村及周邊地區民眾參加節慶、慶典、祭祀、社火、廟會等傳統節日企業文化娛樂活動時不可缺少的一個主要項目,形成了該鼓樂對民間習俗的依存性。

主要價值

在中國音樂發展史上,打擊樂種類較多,然而像司馬懿得勝鼓這樣流傳歷史如此悠久,樂譜體系如此完整,樂器種類如此之多,參演隊伍如此龐大,文化內涵如此豐富,既屬於古代軍隊鼓樂,又屬於民間打擊樂曲的鳳毛麟角,被譽為打擊樂中的“活化石”。她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價值、音樂美學價值和科研價值。因而,發掘、搶救和保護該鼓樂,對於豐富中國音樂史,研究古代音樂理論,對於傳承和發展打擊樂音樂藝術事業,都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司馬懿得勝鼓不僅有較高的音樂美學價值,而且蘊涵著博大精深和不可估量的文化價值。千百年來,該鼓樂一直深受廣大民眾的歡喜和愛戴,已成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食糧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動力。每逢喜慶豐收、集會、祭祀、社火、廟會等重大慶典活動,司馬懿得勝鼓都要閃亮登場,一展風采,渲染和營造出濃烈喜慶的文化氛圍。
如今,司馬懿得勝鼓已成為司馬故里的一個品牌和符號象徵,它不僅極大地豐富和活躍了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而且是對外文化交流的紐帶和橋樑。1992年以來,該鼓樂參加了第一、二屆中國(溫縣)國際太極拳年會和首屆全國武術之鄉武術比賽開幕式暨大型文體表演的演出,其獨樹一幟的藝術魅力深深地震撼人心,受到了中外賓朋的高度讚揚和熱烈歡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