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論慈母敗子

對於母輩,司馬光認為:慈母之所以敗子,關鍵在於愛而不教,只是過分的寵愛和溺愛。它小則使兒女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知稼穡之艱,不曉生計之難;大則使兒女們任性孤行,不顧綱紀,無法無天,以至於乾出不忠不孝、喪盡天良的事,到頭來身入囹圄,身首異地,成為社會上的渣滓和罪人。

作者,原文,注釋,譯文,寓意,

作者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夫,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司馬池之子。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鑑》、《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司馬光司馬光

原文

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敗子”。愛而不教,使陷於不肖①,陷於大惡②,入於刑辟③,歸於亂亡。非他人敗之也,母敗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數④。
(選自司馬光《家苑》)

注釋

①不肖:品行不好。
②大惡:大罪過。
③刑辟:犯了死罪。
④悉數:詳細的一個一個列舉。

譯文

做母親的,不擔心不慈愛,擔心的是懂得慈愛卻不懂得教育。古人曾說過:“慈母敗子。”慈愛卻不教育,使子女變得不成材,墮落成為大壞蛋,遭受刑罰,走向滅亡,這不是別人使他一生失敗,是他母親讓他失敗啊。從古到今,像這樣的事情太多了,不能詳細的一個一個地數說。

寓意

長輩對於下輩,主要是一個“愛”字,愛出自於心,愛出自於親,愛成為長輩的一種天賦。司馬光曾就長輩之愛提出自己的見解,頗有遠識。假如只知廣營生計,積累萬貫家私以遣子孫,這種做法是最愚蠢不過的。他說,教育子女應以思勤督訓為先,觸及靈魂,使其知過能改,奮發有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