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智洪

司智洪

司智洪,鄭州人,河南電視台攝影記者。2008年11月27日22時20分,司智洪在採訪過程中因公殉職,享年33歲。

基本介紹

司智洪簡介,司智洪概述,司智洪之攝像記者,司智洪之生命守護,司智洪之熱愛學習,司智洪之怒放生命,司智洪之因公殉職,司智洪之親人送別,司智洪之沉痛悼唁,

司智洪簡介

司智洪:鄭州人,他把這份愛寄託於自己的工作,
司智洪司智洪
他先後在河南省豫發信用社和河南省委機關服務中心工作,剛到河南電視台時還是司機,一名被領導、同志充分信任的司機,但十年的駕駛員經歷卻讓對安全的關注成為他深入骨髓的意念。轉崗當記者以來,他把這種關注付諸於行動,拍攝了大量的這一類的節目。2008年11月27日22時20分,河南電視台值班記者司智洪和另一名記者採訪一起車禍時,一輛違章超速行駛的轎車從背後將他撞倒,在搶救了一個多小時之後,司智洪不幸因公殉職,獻出了年僅33歲的生命。

司智洪概述

從一名普通司機到一名優秀的攝像記者,要走多長的路,
司智洪(左)司智洪(左)
不管是乾過還是沒幹過記者這一行的人,答案肯定都是:很難。儘管很難,但司智洪做到了。1993年中專畢業,為了挑起家中的重擔,18歲司智洪選擇了就業,先後當過會計和轎車司機。1997年,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籌備創立,司智洪成為第一批老員工,職業還是司機。由於採訪任務繁重,都市頻道的採訪車司機每個月都要至少跑5000公里以上,但是司智洪從來都沒喊過一句累。他有一個習慣,開車到達採訪目的地後,不喜歡下車看熱鬧,喜歡一個人坐在車上看書。那幾年司智洪白天上班,晚上報名進夜校學習,他跟家裡人說自己要拿文憑,不能總當一輩子司機。就這樣,司智洪先後取得了自修大專文憑和本科文憑,並在2002年第一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此後幾年司智洪一直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希望能加入中國共產黨

司智洪之攝像記者

2004年,司智洪轉崗成為一名攝像記者,試用期3個月。攝像記者這個工作,是個體力活兒,也是個技術活兒。司智洪很清楚自己是個外行,需要從頭學起。每一種攝像機都有上百種不同的功能,每一種新聞體裁有都需要不同的拍攝技巧,所以一有機會,司智洪總是拿著攝像機向別人不停地詢問:構圖怎么樣?景別好不好?角度行不行?他還邊學邊練,於是很快就掌握了不少拍攝技巧。他曾對攝像組組長說過:如果試用期結束後被退回去,那太丟人了!記者王向召還記得第一次跟司智洪合作拍節目,回來後一看素材,王向召很不滿意,因為一個普通新聞,司智洪竟然拍了四十分鐘素材。問起為什麼拍那么多鏡頭,司智洪解釋說:
司智洪司智洪
“一條新聞,別人拍20個鏡頭就夠用了,我想我剛來拍得不好,拍60個差不多應該也能挑出來20個能用的鏡頭吧。”記者王向召聽到這裡沒再說什麼,馬上拉著司智洪到機房,王向召一邊編著節目,一邊跟司智洪溝通哪些鏡頭好,哪些鏡頭沒用。
很快記者們就發現,剛當攝像沒多久的司智洪儼然一個老手,拍的鏡頭穩當、工整,還不乏想像力和創造力,可司智洪謙虛地說:“我長得胖,沒啥好處,就是往那兒一站,鏡頭穩當。”就這樣司智洪以優異的表現留在了都市頻道報導部攝像組,一乾就是四年多,司智洪成了一個優秀的攝像記者。四年多來,司智洪參加過抗洪搶險、十七大宣傳、中博會、拜祖大典抗震救災奧運會、科學發展觀宣傳等大型新聞採訪活動,司智洪在工作中歷練著自己,思想上也更加成熟和堅定。司智洪的媽媽含著淚告訴我們,一個月前參加“新解放、新崛起、新跨越”大討論採訪後,司智洪還曾經跟家裡人說過:“2008年考上台聘是個全家的光榮,2009年要繼續爭取光榮,要入黨,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在入黨申請書中,司智洪這樣寫到:“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我多年來的美好願望。”“作為一名黨的新聞戰線上的工作者,我將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先人後己、先公後私,廉潔奉公、拼搏進取,多做貢獻、做誠心誠意為人民服務的模範。”

司智洪之生命守護

對生命的守護、對秩序的守護、對民生的守護,司智洪的電視新聞記者生涯被“守護”一詞填得滿滿的,他太想做到太想做好,所以犧牲自我便成了他宿命的選擇。後來回想起來,和司智洪搭檔過的同事倏然間便堆起了數不清的過往片段,這是一場暴雨中的採訪,雨還在下,雨中鄭州幾乎成了澤國,接到鄭汴路鳳凰名優建材港附近民眾的熱線求助後,胡嘉迅和司智洪前往拍攝。可車輛沒到跟前就熄火了,胡嘉迅有些猶豫,水太深太危險,怎么過啊?可司智洪扛著機器就出來了,直接跳進水中頂著大雨往目的地走去,到了地點,大水已淹至胸部,而腳底下,還有看不見卻觸得到的碎玻璃、帶釘的木頭,其間小司的鞋底被釘子扎透,他拔掉釘子繼續拍攝,絲毫沒有放棄的念頭。某年春節,報導部作了一個新年心愿的策劃,採訪對象中有一位11歲小姑娘瑩瑩,她被家人寄宿在鄭州一位義工家中,就再也不管了,過年了,孩子想見媽媽,陳鵬和司智洪就這樣在大年初二趕往新密一個小山村,山路又陡又險,車輛根本沒法上山,司智洪當時扛的還是大機器,體型又較胖,陳鵬想,實在沒辦法,乾脆用資料鏡頭來對付吧,可司智洪說,那會損失節目的真實性,上山吧!就這樣,小司肩扛大機器,
司智洪採訪司智洪採訪
在山路上行走了五個小時才到了瑩瑩的家。
首席記者巴東和司智洪合作特別多,巴東偏愛跟他合作的原因是,司智洪的眼裡有活兒,不用你交代他知道什麼時候開機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樣的鏡頭,因為他動了腦筋用了心思。而且跟別的攝像不同,他工作時永遠隨身攜帶一個小包,那個小包里永遠有一盤他自備的新磁帶,和一根自備的音視頻輸出線,別小看這倆小物件,關鍵時候,它能挽救一篇報導。司智洪的採訪溝通能力是大家公認的。一次他隨同記者劉華採訪一位離家出走的女孩兒,女孩兒的父親費了很大勁還是說服不了她,小司索性做到地上,和執拗地低著頭拒絕所有人的女孩兒談心,讓孩子父親驚訝的是,這一次,孩子抬起了頭,答應和父親回家了。做輿論監督報導,誰都難免會遇到捂鏡頭的、搶機器的,司智洪應對這種局面的本事讓都市頻道的首席記者們都常常自嘆弗如。他們說,小司碰到搶機器的,他居然能邊護機器便做人家工作,最後的結果居然是這樣的——機器不搶了,兩人還成了朋友!
2007年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解救山西黑窯工的節目在全國引起強大反響,司智洪就是其中的攝像記者之一。在那種環境裡採訪,你得有辦法對付非法用工的窯主和他們的打手,甚至還得有辦法對付他們豢養的惡狗,司智洪搶著去,而且是憑著他的技術和經驗,取得了這樣的“機會”。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懷著一份使命感和責任感,司智洪多次向領導請纓奔赴災區,考慮到他孩子小而且體弱多病,第二批才批准他入川。在四川前線近一個月的日日夜夜,在餘震不斷的山體間,在觸目驚心的廢墟上,在讓人揪心的救援現場,他記錄了震區人民及河南子弟兵或震撼、或感人的一幕幕場景。震區採訪期間,他累計播發節目30餘條,受到省委宣傳部領導和局台領導的高度讚揚和隆重表彰。由於深受首席記者們的歡迎,司智洪拍深度報導的機會很多,遭遇的種種危險也很多,可他讓家人看到的,永遠是開開心心的工作,仿佛所有的危險根本就不存在。司智洪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胖胖的,臉圓圓的,見了誰都是笑眯眯地打招呼,喜歡喝點高度酒、喜歡吃燒雞,喜歡看NBA,喜歡火箭隊,喜歡姚明

司智洪之熱愛學習

認識司智洪的人,對他的描述可能都不一樣,但是有一點是大家公認的---------司智洪很愛學習。他的同事在收拾司智洪留在辦公室的遺物時,除了一台他自己購買的放在辦公室里基本上是大家公用的電腦外,還找到三本書,有兩本是關於攝像攝影技巧的書籍,還有一本是關於人生哲學方面的大厚書。同一個辦公室的攝像記者說,司智洪拍完節目回到辦公室,累了就躺在沙發上休息一會兒,休息好了的話,有時上網看新聞,有時就坐在一邊讀書,偶爾也看看電視,討論起事情,司智洪總能言之有物、頭頭是道,大家都說他“懂的很多”。
首席記者胡嘉迅回憶,有一次採訪途中,大家在車上說起幾句古詩詞,紛紛在想詩的作者是誰,問到司智洪,他隨口就能說得上來,這讓全車的人都很驚奇,追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司智洪不僅喜歡讀中國古典詩詞,外國的散文、小說、戲劇,他都也能說上來不少內容;不僅如此,除了文學之外,哲學、社會學、心理學,司智洪也都有涉獵。
很多記者說,司老師愛起標題,往往是負責撰稿編輯的記者還沒想到這一層呢,他那邊已經文如泉涌,想出了一串。如果被採用,他還會高興得要請人吃飯,儘管這純粹是“給他人作嫁衣裳”。記者馬廣民是司智洪今年5月赴四川採訪抗震救災時的搭檔。在四川採訪的最後兩天,單位打電話通知司智洪幾天后要參加台聘考試,馬廣民發現司智洪的背包里,竟然還背著幾本複習材料。司智洪對馬廣民說:“災區的採訪太緊張了,實在沒時間看,過兩天就要考試了,一定要擠時間看看”。就在回來的飛機上,司智洪還在認真學習材料里的時事政治。馬廣民說,考試成績公布後,大家都在討論有些人考上了,有些人竟然沒考上。馬廣民說他相信司智洪能考上全憑實力,因為他知道司智洪平時就有學習積累,再加上考前的認真複習,台聘考試順利通過應該是意料之中的事。幾天前,馬廣民又和司智洪搭班到各地市去採訪“新解放、新崛起、新跨越”的先進典型,他發現司智洪還帶著幾本書在路上看,馬廣民就開玩笑說:“你都考上台聘了,還這么認真學習幹啥?”司智洪笑笑說:“活到老學到老,學了就有用!”

司智洪之怒放生命

昔日被忙碌和活躍的身影充斥的樓道里總是飄蕩著快活和歡笑,而今,忙碌依舊,卻完全沒有了笑聲,一種化解不開的凝重讓這裡顯得那么的不同——連日來,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辦公區就這么被悲痛氣氛包圍著,籠罩著。他們剛剛失去了一位好兄弟、好戰友。那位他們朝夕相處、高大魁梧、永遠面含微笑讓人見了就開心的司智洪走了。永遠地走了。再往前稍稍追溯,這裡的記者很多人還和他有說有笑地一同去採訪,只是轉瞬間,他們竟再也看不到那個熟悉的身影。2008年11月27日22時20分,河南電視台值班記者司智洪和另一名記者在採訪一起車禍時,一輛違章超速行駛的轎車從背後將他撞倒,在搶救了一個多小時之後,司智洪不幸因公殉職,獻出了年僅33歲的生命。
司智洪
那本是一次再平常不過的採訪鄭州市中州大道立交橋和農業路交叉口附近,一輛拉載超厚鋼板的大貨車在避讓其他車輛的過程中將數塊鋼板掉落在路上,造成多起車禍,給交通造成嚴重影響。21時45分,接到熱線的司智洪和同事迅速趕往事故現場採訪。他們趕到現場時,“闖禍”的巨大鋼板還“躺”在路面上,處理事故的交警已在貨車和鋼板周圍放置了十來個反光錐,貨車司機也設了兩塊反光警示牌,以提醒過往車輛注意避讓。河南電視台記者司智洪在警戒區內架起攝像機迅速開始拍攝,同行的記者也開始向當事人和附近民眾詢問情況。一同採訪的還有其他媒體記者和DV通訊員。從業多年的司智洪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樣的鏡頭,
藉助強烈的新聞燈燈光,他對事故現場熟練地做著詳細的拍攝記錄。誰也沒有料到,正在這時,一輛QQ轎車突然以極快的速度違章沖入警戒區,同在現場的記者只覺得一團朦朧的白光從身邊呼嘯而過,伴著“咚”的一聲響,再定眼看時,之前正手握攝像機拍攝的司智洪已倒在30米外的地上,而攝像機也牢牢卡在肇事車上成了碎片,只有那盞新聞燈在不遠處亮著,見證著司智洪最後的工作時刻。
一個年輕的生命,瞬間定格在了33歲的這個晚上噩耗傳來,所有人都驚呆了。沒有人相信這是真的。小司的妻子楊琳很快趕到了醫院,分明被單下那個人就是再熟悉不過的愛人,可她不願相信這是真的。她只是死死地抓住欄桿,痛不欲生。老公的確是在值夜班,他也的確是好幾天沒有回家了,才四歲半的兒子想爸爸想得早上一睜眼就找他念叨他,他又怎么可能以這種方式出現在自己面前呢?可殘酷的現實是,攝像記者司智洪,的確以這種生死不離的方式永別了他所熱愛的新聞事業,也永別了愛他、敬他的親人、朋友和同事們。同事馮錚痛苦地發現,就在去年的11月,同樣是中州大道,他曾和小司老師接連拍了兩三起車禍,小司老師敏銳地發現了存在於中州大道的重大安全隱患---一是路面擴寬後,車速加快,而新修的地下通道沒有及時開通,行人被迫橫穿馬路,因此造成一系列的車禍,後果都很嚴重;二是一些隔離護欄設定不科學,在昏暗的燈光下,“埋伏”成了極其危險的馬路殺手,這類事故同樣是接二連三,剛入行不久的馮錚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當時小司老師的話:“這看似偶然,其實是必然的,要不改變,早晚還要出事。得趕緊做策劃。”策劃做了,而且迅速實施了。節目力度很大反響也很大,曾經對眾多頻發的事故和事故中逝去的生命漠然置之的幾個相關部門不再推諉扯皮,整改很快有了結果,高發的事故率得到有效控制。卻不料時隔一年,在另一新修路段,悲劇再度重演。而這次,小司老師沒來得及做生命的守護者,卻被昏聵的駕駛者奪取了生命。

司智洪之因公殉職

因公殉職記者司智洪追悼會舉行新聞工作者的榜樣,鄭州市殯儀館禮堂內莊嚴肅穆,哀樂低回,因公殉職的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記者司智洪的追悼會,在這裡舉行。他留給我們的是精神,“司智洪記者不幸因公殉職,特致深切哀悼。他愛崗敬業、愛民助人的事跡和品質值得大家學習,全省新聞工作者都要以他為榜樣,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為中原崛起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給予有力的輿論支持。”省委書記徐光春2008年12月2日的親筆批示,擺放在靈堂前。省委宣傳部、省新聞記者協會、
司智洪因公殉職司智洪因公殉職
省廣播電影電視局的相關領導以及河南電視台黨委書記、台長周紹成參加了追悼會,北京電視台等全國28家省級電視台及我省18個省轄市的電視台發來唁電,送來花圈。河南電視台總編輯、副台長王少春致悼詞時說:“悲傷不是躺在這裡的這位年輕人希望留給我們的禮物,他留給我們的是精神,一種看似平凡實則崇高的精神,我們萬分痛惜司智洪同志的離去,所以我們會更加珍惜他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希望司智洪同志的精神能夠永遠留在河南電視台!”
下輩子我們還做夫妻,司智洪的妻子楊琳致輓詞時,幾乎哭成了淚人,整個身子癱倒在地,不得不在兩名家屬的攙扶下走到台前。“七天以前,27日的夜裡,我聽到了敲門聲,我心想肯定是你回來了,我高高興興地開了門。門前卻是你的領導,他帶來了你因公殉職的噩耗……”楊琳幾乎是一字一頓、一邊哭泣一邊訴說。直到現在她仍然無法相信,那個深愛著她的人,拋下她和四歲半的兒子,離她而去。楊琳說,就在前不久,司智洪考上了河南電視台台聘員工,他非常高興,說以後更要好好乾,還要當首席記者,讓一家人過上好日子。可是現在,他的突然離去,讓她感覺就像天塌了一樣,但是,她相信,有單位同事和朋友的幫忙,她一個人也能撐起這個家,照顧好老人,把兒子培養成男子漢……“下輩子我們還做夫妻!”楊琳泣不成聲轉過身去,望著靜靜躺著的丈夫的遺體,久久不願離去。台下輕輕的啜泣聲,此起彼伏,漸漸響成一片。很多女士不停地擦拭眼淚,一些男人的眼睛裡也閃爍著淚花。

司智洪之親人送別

我想最後再看一眼恩人,在前來弔唁的人群中,一位老大爺和一位坐著輪椅的大媽,哭得特別傷心。他們並不是司智洪的親人,甚至僅僅只見過司智洪一面。“我想最後再看一眼恩人。”大爺叫張國鑫,今年58歲,坐在輪椅上的是他的老伴高素梅,老兩口家住鄭州市祭城辦事處廟張小區南院14號樓。2005年年底,司智洪和一位同事去採訪低保戶取暖的情況,看到張大爺一家只靠300元的低保金生活,
還要供養一個正在上大二的女兒,生活十分窘迫。在一張張大爺給女兒寄錢的匯款單上,司智洪悄悄記下了張大爺女兒的賬號。此後,司智洪連續往這個賬號上存上了500元,沒有留下任何名字。這個秘密,連司智洪的家人都不知道。直到都市頻道播出司智洪因公殉職的訊息後,張國鑫才從電視上認出了他。
不願意讓你走啊,我的兄弟,司智洪的離開,讓熟悉他的戰友悲傷難抑,讓知道他的人震驚嘆息,甚至也讓本不認識他的人唏噓不已。連日來,司智洪的同事們,以各種形式紀念這位好兄弟。在同事劉華的部落格里,一篇題為《誰批准你就這樣匆匆離去?!》的紀念文章,字字含淚:“我們的事業才剛剛開始啊!你才33歲啊!……我不願意,不願意讓你走啊,我的兄弟!”曾經和司智洪一起赴四川地震災區採訪的本報記者,昨天給這位曾經並肩戰鬥過的戰友獻上了花籃,並專為他寫了輓聯:“司君此去傷朋輩,扼腕嘆好人命何薄;公心從來惠吾曹,放眼量新聞路正遠。”在都市頻道線索平台上,有許多全省各地觀眾的慰問留言。而從2008年11月29日開始,熱心觀眾和網友更是不斷在都市頻道網站上發帖祭奠司智洪。細心的同事把熱心網友們的留言一句句摘出列印下來,在最後的祭奠儀式上為長眠的戰友點燃:“兄弟,這些都是咱們的熱心觀眾發來的,路上寂寞的時候看看吧。”

司智洪之沉痛悼唁

各位來賓、朋友們: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在這裡送別一位年輕人,一位年僅33歲的年輕人——河南電視台優秀記者、我們的好戰友、好兄弟司智洪同志。2008年11月27日22時20分,司智洪同志在採訪鄭州市中州大道上一起交通事故時,被一輛違章超速行駛的轎車撞倒,經搶救無效後不幸以身殉職。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在危險逼近那一剎那,我們的好記者司智洪手握攝像機,還在一絲不苟地拍攝著,採訪著。2007年的11月,還是司智洪,在接連拍攝了三起中州大道交通事故之後,敏銳地發現了存在於中州大道的安全隱患,在他的建議策劃下,他所在的欄目對此作了深入的採訪和報導,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反響,存在了相當長時期的安全隱患得到了逐一整改,比如一直不通行的地下道,比如設定不科學的隔離護欄。但讓我們無法接受的是,時過一年,同樣是在11月,同樣是中州大道上,一個為民請命的好記者,竟然倒在了他留下了很多工作足跡的地方。而這一刻,他還是在為交通安全冒險工作著!語言無法表達我們巨大的悲痛!一個愛崗敬業勝過自己生命的人,
我們其實更希望他好好活著,那樣他會創造更大的價值,能造福更多的人,這樣的人,是社會的脊樑,是溫暖這個人世間的能源和力量。
司智洪同志是鄭州人,他很熱愛自己的城市,他把這份愛寄託於自己的工作,他先後在河南省豫發信用社和河南省委機關服務中心工作,剛到河南電視台時還是司機,一名被領導同事充分信任的司機,但十年的駕駛員經歷卻讓對安全的關注成為他深入骨髓的意念。轉崗當記者以來,他把這種關注付諸於行動,拍攝了大量的這一類的節目。他用自己的努力換取了無數人的安全卻寧肯因此犧牲自己的安全,他通過自己的報導挽救了很多的生命卻最終因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我想,這就是一個恪盡職守的記者,這就是平凡中的偉大,這就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司智洪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他朝夕相處的同事同聲稱讚他的吃苦耐勞,他的寬厚,他的善良,但即便如此了解,司智洪還是在他身後留給他的同事們一個大大的震驚。當一位老人看了電視上播出的司智洪因公殉職的事跡哭著找過來後,所有人才知道這個以誠實著稱於單位的人居然藏起了一個資助貧困家庭的秘密。司智洪是一個積極上進的人。從一個汽車駕駛員到台聘攝像記者,這路很長,但小司憑著毅力走過來了。他積極要求入黨,他主動要求執行重要的採訪任務,比如汶川大地震、比如奧運會中博會,再重的任務,他不曾有辱使命。他曾對母親和妻子說他還要當首席記者,這樣一個青年,原本應該有更美好的明天,但是,他卻在生機勃發的英年驟然長逝,把自己所有的光芒,化作了讓人矚目的流星。悲傷不是躺在這裡的這位年輕人希望留給我們的禮物,他留給我們的是精神,一種看似平凡實則崇高的精神。那么,就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矚目這顆閃亮的流星,來紀念這位以身殉職的年輕人。
最後,讓我們再次深深地祝願司智洪同志一路走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