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祥傳

《史祥傳》是唐代魏徵主編的一篇傳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史祥傳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傳記
  • 作者:魏徵
  • 作品出處:《隋書》
作品原文,編者簡介,

作品原文

史祥傳
史祥,字世休,朔方人也。父甯,周少司徒。祥少有文武才幹,仕周太子車右中士,襲爵武遂縣公。高祖踐阼,拜儀同,領交州事,進爵陽城郡公。祥在州頗有惠政。後數年,轉驃騎將軍。伐陳之役,從宜陽公王世積,以舟師出九江道,先鋒與陳人合戰,破之,進拔江州。上聞而大悅,下詔曰:“朕以陳叔寶世為僭逆,挻虐生民,故命諸軍,救彼塗炭。小寇狼狽,顧恃江湖之險,遂敢泛舟楫擬抗王師。公親率所部,應機奮擊,沉溺俘獲,厥功甚茂。又聞帥旅進取江州。行軍總管、襄邑公賀若弼既獲京口,新義公韓擒尋克姑熟。驃騎既渡江岸,所在橫行。晉王兵馬即入建業,清盪吳、越,旦夕非遠。驃騎高才壯志,是朕所知,善為經略,以取大賞,使富貴功名永垂竹帛也。”進位上開府。尋拜蘄州總管,未幾,征拜左領左右將軍。後以行軍總管從晉王廣擊突厥於靈武,破之。遷右衛將軍。
仁壽中,率兵屯弘化以備胡。煬帝時在東宮,遺祥書曰:
將軍總戎塞表,胡虜清塵,秣馬休兵,猶事校獵,足使李廣慚勇,魏尚愧能,冠彼二賢,獨在吾子。昔餘濫舉,推轂治兵,振皇靈於塞外,驅犬羊乎大漠。於時同行軍旅,契闊戎旃,望龍城而衝冠,眄狼居而發憤。將軍英圖不世,猛氣無前,但物不遂心,僶俛從事。每一思此,我勞如何。將軍宿心素志,早同膠漆,久而敬之,方成魚水。近者陪隨鑾駕,言旋上京,本即述職南蕃,宣條下國,不悟皇鑒曲發,備位少陽,戰戰兢兢,如臨冰谷。至如建節邊境,征伐四方,褰帷作牧,綏撫百姓,上稟成規,下盡臣節,是所願也,是所甘心。仰慕前修,庶得自效。謬其入守神器,元良萬國,身輕負重,何以克堪!所望故人,匡其不逮。比監國多暇,養疾閒宮,厭北閣之端居,罷南皮之馳射。博望之苑,既乏名賢,飛蓋之園,理乖終宴。親朋遠矣,琴書寂然,想望吾賢,疹如疾首。
祥答書曰:
行人戾止,奉所賜況,恩紀綢繆,形於文墨。不悟飛雪增冰之地,忽載三陽,毳幕韋鞲之鄉,俄聞九奏。精駭思越,莫知啟處。祥少不學軍旅,長遇昇平,幸以先人緒餘,備職宿衛。懼駑蹇無致遠之用,朽薄非折衝之材,豈欲追蹤古人,語其優劣?曩者王師薄伐,天人受脤,絕漠揚旌,威震海外。當此之時,猛將如雲,謀夫如雨。至若祥者,列於卒伍,預聞指蹤之規,得免逗遛之責,循涯揣分,實為幸甚。爰以情喻雷、陳,事方劉、葛,信聖人之屈己,非庸人之擬議。何則?川澤之大,污潦攸歸,松柏之高,蔦蘿斯托。微心眷眷,孟侯所知也。抑惟體元良之德,煥重離之暉,三善克修,萬邦以正。斯固道高周誦,契葉商皓,豈在管蠡所能窺測!伏承監國多暇,養德怡神,咀嚼六經,逍遙百氏。追西園之愛客,眷南皮之出遊,疇昔之恩,無忘造次。祥自忝式遏,載罹寒暑,身在邊隅,情馳魏闕。每至清風夕起,朗月孤照,想鳴葭之啟路,思托乘於後車。塞表京華,山川悠遠,瞻望浮雲,伏增潸結。
太子甚親遇之。
煬帝即位,漢王諒發兵作亂,遣其將綦良自滏口徇黎陽,塞白馬津,餘公理自太行下河內。帝以祥為行軍總管,軍於河陰,久不得濟。祥謂軍吏曰:“餘公理輕而無謀,才用素不足稱,又新得志,謂其眾可恃。恃眾必驕。且河北人先不習兵,所謂擁市人而戰。以吾籌之,不足圖也。”乃令軍中修攻具,公理使諜知之,果屯兵於河陽內城以備祥。祥於是艤船南岸,公理聚甲以當之。祥乃簡精銳於下流潛渡,公理率眾拒之。祥至須水,兩軍相對,公理未成列,祥縱擊,大破之。東趣黎陽討綦良等。良列陣以待,兵未接,良棄軍而走。於是其眾大潰,祥縱兵乘之,殺萬餘人。進位上大將軍,賜縑彩七千段,女妓十人,良馬二十匹。轉太僕卿。帝嘗賜祥詩曰:“伯煚朝寄重,夏侯親遇深。貴耳唯聞古,賤目詎知今,早厓勁草質,久有背淮心。掃逆黎山外,振旅河之陰。功已書王府,留情《太僕箴》。”祥上表辭謝,帝降手詔曰:“昔歲勞公問罪河朔,賊爾日塞兩關之路,據倉阻河,百姓脅從,人亦眾矣。公竭誠奮勇,一舉克定。《詩》不云乎:'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非英才大略,其孰能與於此邪!故聊示所懷,亦何謝也。”
尋遷鴻臚卿。時突厥啟民可汗請朝,帝遣祥迎接之。從征吐谷渾,祥率眾出間道擊虜,破之,俘男女千餘口。賜奴婢六十人,馬三百匹。進位左光祿大夫,拜左驍衛將軍。及遼東之役,出蹋頓道,不利而還。由是除名為民。俄拜燕郡太守,被賊高開道所圍,祥稱疾不視事。及城陷,開道甚禮之。會開道與羅藝通和,送祥於涿郡,卒於途。
有子義隆,永年令。祥兄雲,字世高,弟威,字世儀,並有乾局。雲官至萊州刺史、武平縣公,威官至武賁郎將、武當縣公。

編者簡介

魏徵(580—643)字玄成,邢州巨鹿(今河北巨鹿)人,後遷居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唐代政治家。武德時為太子洗馬。貞觀時歷官諫議大夫、尚書右丞、秘書監、侍中,參預朝政。貞觀初朝臣論政,他主張“偃革興文,布德施惠,中國既安,四夷自服。”李世民接受他的主張,終至天下安定。後數被召見,訪問得失,征盡誠獻智,知無不言,其言論多載於《貞觀政要》。詔修周、隋、齊、梁、陳五代史事,各史有專人負責,令魏徵總加撰定,多所損益,務存簡正,時稱良史。以喪亂後,典籍紛雜,建議集學者校訂四部書,數年之間,秘府圖籍漸備;以《禮記》龐雜無序,建議重加改編,數年成《類禮》二十篇,錄置內府。又主編《群書治要》。所著今存有《魏鄭公諫錄》五卷、《魏鄭公文集》三卷、《魏鄭公詩集》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