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頭鎮(天津市靜海區台頭鎮)

台頭鎮(天津市靜海區台頭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天津市靜海區台頭鎮位於靜海縣西南,與河北省霸州市,文安縣接壤,區內與獨流鎮,梁頭鎮相接。距京滬高速天津段十幾華里。 海河的主要支流大清河流經此鎮,地理條件十分優越。台頭鎮主要生產棉花,西瓜等經濟作物。尤其西瓜馳名京津冀。有津冀兩地最大的西瓜交易市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台頭鎮
  • 外文名稱:TaiTou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天津市靜海區
  • 電話區號:6813
  • 郵政區碼:301613
  • 地理位置靜海區西南
  • 面積:56.6平方公里
  • 人口:25571人(2017年)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特色農產品:西瓜
地理環境,概況,沿革,人口,經濟概況,名優特產,社會事業,交通,歷史人文,地圖信息,

地理環境

台頭鎮位於靜海區西北隅。北界河北省霸州市勝芳鎮,西界河北省文安縣灘里鄉,南鄰王口鎮和梁頭鎮,東連獨流。面積56.6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12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台頭,東南距縣城16公里。
台頭鎮

概況

靜海區轄鎮。位於縣境西北部。東連獨流鎮,南鄰王口鎮和梁頭鎮,西界河北省文安縣灘里鄉,北界河北省霸州市辛章鎮。面積56.6平方千米,25571人(2017年)。轄1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新立村,東南距縣城16千米。

沿革

鎮因駐地台頭得名。原屬大城縣。1948年12月設台(頭)黃(岔)市,改屬靜海縣。1949年12月改台黃區。1950年8月屬靜海縣四區。1957年8月建台頭鄉。1958年8月改台頭管理區,屬旭升公社。1961年設台頭公社、二堡公社,1983年7月改台頭鄉、二堡鄉。1989年6月撤台頭鄉設台頭鎮。1996年,台頭鎮面積35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轄勝利、和平、建設、民生、幸福、友好、新力、義和8個行政村;二堡鄉面積21.6平方千米,人口0.6萬人,轄南壩台、一堡、南二堡、中二堡、北二堡、三堡、四堡、五堡、大六分、姜家場10個行政村。2001年8月,撤銷二堡鄉,併入台頭鎮。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120223104:~201 122勝利村 ~202 122和平村 ~203 122民生村 ~204 122建設村 ~205 122幸福村 ~206 122友好村 ~207 121新立村 ~208 122義和村 ~209 220南壩台村 ~210 220一堡村 ~211 220南二堡村 ~212 220中二堡村 ~213 220

人口

2006年底全鎮共有居民7353戶,23788人,其中男性12319人,女性11469人,非農業人口1004人。人口密集度為每平方公里417人。

經濟概況

鎮內工業主要是以腳踏車,電動腳踏車,機車的零部件加工為主,另外還有發達的服裝加工業。所產的西裝都遠銷俄羅斯。
該鎮地處大清河兩岸,東淀窪內。台頭鎮現有耕地總面積51466畝,土壤肥力高於全市平均水平,無工業污染,適宜發展無公害農產品。2002年被市命名為無公害蔬菜、西甜瓜種植基地,2005年種植無公害蔬菜、西甜瓜15000畝。2002年種植速生楊經濟林10000畝;全鎮種植果樹7500畝;擁有縣級畜牧養殖小區13個。全鎮共有工業企業及個體工商戶230家,主要有五金、紡織、服裝、紙製品、食品四大行業,從業人員5000餘人。

名優特產

據史料和《靜海縣誌》記載: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六下江南時,曾有三次駕臨台頭(當時在台頭曾建有行宮一座,至今部分遺址尚可考證),瓜農獻瓜於聖前,乾隆吃後讚不絕口,親點為宮廷貢品,特賜“福”字一個,意在借甜甜的西瓜祝萬民同福,此後台頭西瓜名聲大振,暢銷不衰。在2007年度舉辦的中國大興西瓜節上,台頭“弘曆福”西瓜更是憑著一流的品質博得大獎。
“台頭西瓜”審核通過,成為天津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社會事業

境內有鎮屬的台頭和二堡兩所中學和台頭一小、台頭二小、黃岔國小、二堡國小、三堡國小、大六分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100%。鎮內有台頭衛生院。台頭收購站附近有一處行宮遺址。行宮占地88畝,清朝乾隆皇南巡時曾多次在這裡駐蹕。
台頭鎮(天津市靜海區台頭鎮)

交通

子牙河、大清河和靜(海)霸(州)公路東西過境,梁(頭)台(頭)公路至此。境內設有汽車站。
公共汽車發往天津,靜海,勝芳,滄州等地。
天津公交:180路(台頭鎮-大胡同)

歷史人文

該鎮民風淳樸,村民為人熱情,好客。現有二堡鄉已劃入台頭鎮。
當年乾隆下江南途經此地,曾修建行宮一座(現已拆除)。(乾隆並未駐蹕)
有乾隆親筆題寫“郝家祠堂”存世。
說起鎮名的由來,民間還流傳著這么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台頭鎮地區本是一片孤島,水產豐富、景色優美。大約是元代後期,劉氏一家老少三代來此落戶安家,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並起村名叫“劉家疙瘩”。可惜好景不長,這個世外桃源很快被綠林盜賊發現,不多日就來搶奪財物,讓一家人膽戰心驚。一日,劉家迎來了一位過路的客人,三十上下年紀,大高個、寬肩膀、濃眉大眼、紅臉龐、黑胡茬,身穿青布褲褂,懷抱一口單刀,一看就是武功不俗的練家。劉氏一家將客人請入屋內,敬煙獻茶,好生款待。就在這時,土匪又來了。劉家人驚慌之時,只見客人赤手空拳走出屋來,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土匪們打得流竄而逃。擔心土匪再來,劉氏一家人再三請求客人留下“幫人幫到底”,客人爽快地答應了。
果不出所料,天將黑時,十六七個土匪各帶兵器,闖了進來。只見客人手執一桿一丈多長的白蠟桿子,聲東擊西,不大工夫,眾匪徒就被點了穴道,像木雕泥塑一般定在了原地。匪徒萬般求饒並表示再也不來騷擾,才被放走。劉氏一家感激客人的大恩大德,準備了酒席好生款待,方才得知,客人原籍山西平陽府洪洞縣巨林社人氏,姓郝名宗密,任職洪糧河總兵,因皇帝昏庸無道,棄官而走。本想回原籍退隱,行至紫荊關,有明大將把守甚嚴,不得逾越,故流浪至此島。劉氏全家十分喜悅,一齊勸說客人留下,與全家同住一起。客人思來想去,確實被東淀大窪的美景吸引,也覺暫無棲身之處,便一口答應。學文習武、捕魚摸蝦,過上了安定自在的生活。東淀的土匪聽說郝總兵在劉家疙瘩安了家落了戶,再也不敢前去送死。劉家疙瘩從此過上了太平日子。後來,“劉家疙瘩”村就被改為“抬頭村”,意思就是從此後不再擔驚受怕,而是可以揚眉吐氣了。慢慢的,“抬頭”逐漸演變成了“台頭”,就是今天的台頭鎮。
郝宗密娶勝芳龐公之女為妻,生了八個兒子:長子士雲字章夫(南門祖),次子士霧字景夫,三子士霞字昭夫(東門祖),四子士電字明夫,五子士雸字夫(北門祖),六子士然字純夫,七子士元字懿夫,幼子士成字端夫(西門祖)。其中長子,三子,五子,幼子生前與父母同居一村,死後與雙親同葬一處。次子遷山東東昌府臨青州溫良社;四子與霧祖同居;六子遷順天府薊州玉田縣壓紅橋;七子遷河間府西南三十里郝林社。台頭郝氏家族相傳至今已六百四十年之久。子孫繁衍達二十七世。

地圖信息

地址:天津市靜海區三一零省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