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花蓮球場

台灣花蓮球場

花蓮球場是台灣第二老的球場,長期以來一直是東岸的高爾夫指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花蓮球場
  • 地理位置:中國台灣
  • 類型:高爾夫球場
  • 洞數:18洞
球場簡介,發展歷史,

球場簡介

花蓮球場是台灣第二老的球場,長期以來一直是東岸的高爾夫指標,不僅是當地人球友的樂園,更是外地人來花蓮觀光打球的不二選擇!
打球已經接近20年的時間,我始終沒有機會去花蓮球場打球,前年加入新城扶輪社,因為轉播錯過了社裡的年度性花蓮旅遊;去年12月本來安排好的兩天一夜行程,因為雅妮回台豐做教學與會員聯誼,差點又去不成花蓮;在權宜之下,只好在星期六先下員林,當晚再轉花蓮;如果再加上前一天有楊梅第一的活動,我那星期五、六、日,就變成了台灣鐵道高爾夫之旅,行程如下:星期五打完楊梅,下午搭高鐵下台豐;星期六參加雅妮教學與台豐尊榮會員活動,晚上搭高鐵回台北,再轉10點的自強號去花蓮。在車上輾轉難睡,半夢半醒的深夜一點才到花蓮車站,飛車趕往下榻飯店,計程車司機問,「明天打早球?」我說:「不是,是今早打球。」要趕緊補眠一下。
昨晚繞了台灣半圈從彰化來到花蓮,就是不想再與花蓮球場錯過,坐在車裡還在慶幸趕上第二輪時,怎么就到了球場,球場幾乎就在市區的範圍。踏入會館,傳統的擺設與設計,讓人感受到它的悠久歷史,館內的桌子與衣櫃室整理得乾淨,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很像小時候那種窗明几淨的交誼所,很樸實、很懷舊、也很簡單,這裡就是一個打球的俱樂部,一個打球的運動俱樂部。
花蓮球場早在民國17年就已經開幕,慢慢地再拓展到現在的18洞場地,由於開發得早,四周現在已經逐漸被建築物所包圍,而成為市區的最大一塊綠地。球場除了有正規的18洞,還有一個練習場,滿足了全花蓮人想學球或打球的需求。這邊的藍梯總長大約6500碼,在當時還算是長的場地,即便是到現在,也不會讓人感覺到短,主要是因為它的標準桿 分配得比較特別,一樣是標準桿 72桿 ,卻是666的分配,六個五桿 洞、六個四桿 洞、六個叄桿 洞。如果你自認是單差點高手非要打籃梯,那么六個五桿 洞全都在500碼以上,其中的第14洞還長達601碼,而叄桿 洞也有兩個超過200碼,分別是245碼的第11洞跟206碼的第17洞,光是這八洞就讓你不敢說花蓮球場短了;至於球場窄嗎?有些洞與洞之間是,但也有許多球道比較寬,總體來說算是正常的寬度。
或許,對外地球友來說,花蓮就是一個觀光球場,對於它的期待不是那么高,即便是在我到達之前,也是這么想,傳說中的炮台式小果嶺、大板草等等,讓你把期望降到有球可打就好了。但是當你開出第一球踏上球道後,傳說與期望一一地被重新定義與提升。還有,以前總有人會說是花蓮美侖球場,其實美侖是在第九洞旁的一間大飯店,飯店與球場有合作關係,並無從屬關係,球場用地為花蓮縣政府所有。
只是傳說也不是空穴來風,花蓮球場的炮台果嶺也太高了吧?它像是一座丘陵直接砍頭所做成的果嶺、或是只應該說是一隻老烏龜趴在那兒,球直接打上去八成不會停,非得要從前面滾上去才行,上不去就回滾到底。所以,繞著果嶺炒米粉可能是很多人的噩夢。花蓮的後九洞是在會館的左手邊,前九洞是右手邊,順著平行的第10跟第1洞開出後,各轉各的邊。在後九洞往左看,感覺高聳連貫的山脈就在眼前,其實是它們很高而讓我們感覺就在山腳下;有趣的是,在我們習慣的西部,看的海是台灣海峽、山的另一邊是宜蘭或花蓮;現在人在花蓮球場,左邊是奇萊山脈,山的另一邊才是我們的西部,好像到了鏡子裡的虛幻世界。
如果你跟我一樣不熟花蓮球場,站上第11洞梯台一定會問果嶺在哪裡?這是四桿 洞或叄桿 洞?塬來是果嶺高起來太多而看不見,狹窄的球道長得像四桿 洞,最長有245碼,一般人拿出開球木桿 並不丟臉;困難點是果嶺右前方的沙坑,要220碼才能過,據同組的花蓮社友廖文雄表示,這個沙坑曾經讓我們一位國寶級球員打了四桿 才出來。當然我也被這個沙坑抓到,幸好一桿 就打出來了。
走在花蓮球場的球道上,多變的樹像讓你感覺像在不同的球場,有台灣式、夏威夷式、再一些混雜的特色;像是第12洞這個右轉狗腿洞,兩邊種的是椰子樹,很有夏威夷的味道,更神奇的是都是往球道方向彎腰,極細的腰身像是列隊的迎賓美女,只可惜大部分的球友開球都不走綠色通道,總是去右邊的長草區忙,上了果嶺回頭一看才發現那些細腰椰子美女;接著的叄桿 洞第13洞,正對著奇萊山脈相當壯觀,這是後九唯一的東西向球洞,其它都是南北來回的球道;而跟第13洞背對背的是第7洞,也是叄桿 洞,它跟前九其他兩個叄桿 洞也都是東西向。
花蓮球場的後九洞球道較平、碼數也較長,前九洞短一些,但是球道的起伏就比較多,像是第2洞的叄桿 洞,除了果嶺高於梯台,連果嶺本身也是兩層式的上坡,感覺上是一路往上爬;而我們的戰局也在這洞起了變化,本社社友、駐場球師黃正岳,繼上一洞切進par後,又灌進一隻超長的上坡博蒂,幾乎扳平比數,在地優勢逐漸浮出台面。登上第2洞果嶺的高點後,看到球場其他地方也有幾個高點,有一些是在球道旁的樹下,幾乎都是昔日的碉堡遺蹟,就連第3洞par 5的球道正中間還有一座高山,開球必須閃開它到右邊才會好打,這也算是獨一無二的特色,而我終於在這個五桿 洞抓鳥了,稍為適應了果嶺。其實,花蓮最難打的就是果嶺,炮台小果嶺就已經很難上,這一點對於會打高球上去的人還好;但是果嶺速度比平均慢一些、草紋也多,必須要適應;如果你是敲擊方式推桿 ,那這兒可是你的天堂了。
這次從台豐夜轉花蓮的鐵道高爾夫之旅,總算是圓了花蓮打球的美夢,球場比預期的好很多,一點也不窄,距離也不是一般觀光球場的玩樂等級,只是只打一場有些不過癮,有些球想討回來。來到花蓮好吃好玩好看的事物真的很多,下次最好是兩天一夜以上,打球後就去觀光,可以嘗試各種料理,但千萬不要花兩叄小時在一頓飯上,寧可去潭邊或海邊喝咖啡抽抽雪茄,回程更別忘了帶些小吃,像是番薯、麻糬、豆乾等等,尤其是80年老店的德利豆乾,讓花蓮好味道伴隨打球的快樂回憶。

發展歷史

花蓮球場是台灣第二老的球場,長期以來一直是東岸的高爾夫指標。
花蓮球場早在民國17年就已經開幕,慢慢地再拓展到現在的18洞場地,由於開發得早,四周現在已經逐漸被建築物所包圍,而成為市區的最大一塊綠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