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黏冠草(台灣粘冠草)

台灣黏冠草

台灣粘冠草一般指本詞條

台灣粘冠草為草本植物,中國特有種。葉多為橢圓形或匙形果實呈倒披針形。

主要分布於台灣地區。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植株,莖葉,花果,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相關變種,再裂變種,單頭變種,

形態特徵

植株

多年生草本,高10-35厘米。

莖葉

根狀莖短,偏斜,上出3個直立的或單一的莖,下生多數不定根。
莖上部分枝,分枝斜升。全部莖枝無毛或多少被尖狀微柔毛。
葉通常集中於莖下部,橢圓形、匙形或長卵形,長2-3(4-7)厘米,寬1-2(2-4)厘米,大頭羽狀深裂或羽狀深裂,或近圓形而不裂;側裂片2-3對,長圓形或倒卵形,無鋸齒或一側邊緣有1個鋸齒;頂裂片較大,寬卵形或圓形,或長圓形,邊緣有大鋸齒或淺裂狀鋸齒。中上部莖葉少而稀,倒披針狀長圓形或倒披針形,羽狀深裂,頂裂片長三角形或披針形。最上部的葉或接花序下部的葉線形,不裂。全部葉兩面多少被短柔毛或幾無毛,下部沿葉柄下沿成寬翅,下部葉的葉柄長 2.5-4厘米,基部擴大貼莖或圓耳狀抱莖。

花果

頭狀花序半球形,徑7-9毫米,少數(通常3-4個)單生枝端與莖頂,花序梗長7-9厘米。總苞片2層,近等長,長圓形或狹長圓形,邊緣狹膜質,外層外面近基部被塵狀微毛。邊緣舌狀雌花多層(4-5層),舌片圓形,長寬相當,頂端微凹或圓形。管狀花檐部4齒裂。
瘦果倒披針形,壓扁,長2毫米,邊緣脈狀加厚。無冠毛,有粘質分泌物。
花果期5-10月。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2300-2500米的山坡陰濕地。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中國台灣(台灣特有種)。

相關變種

再裂變種

基部葉蓮座狀,二圍大頭羽狀深裂,側裂片2-3對。

單頭變種

葶狀草本,莖不分枝,也無花序分枝;頭狀花序1個,單生莖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