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梅氏鯿

台灣梅氏鯿

台灣梅氏鯿,Metzia formosae (Oshima, 1920),鯉科梅氏鯿屬的一種魚類。棲息於平原河川中下游緩流的潭區以及湖沼的中上層水域,尤其是透明度較低之半封閉且優氧化水域,喜藏身於水生植物繁生處。雜食性,以有機碎屑、水生昆蟲、浮遊動植物等為食。體延長,頗側扁。自腹鰭基部至肛門具有一明顯的肉棱。頭小,吻短。眼小,眼間距寬而稍圓鈍。口稍上前,斜裂,上頜末緣延伸至鼻孔中點的正下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台灣梅氏鯿
  • 拉丁學名:Metzia formosae (Oshima, 1920)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鯉形目
  • 亞目:鯉亞目
  • :鯉科
  • 亞科:鯿亞科
  • :梅氏鯿屬
  • :台灣梅氏鯿
  • 分布區域台灣及中國福建南部地區
瀕危狀態,形態特徵,棲所生態,地理分布,漁業利用,

瀕危狀態

台灣農委會2009/4/1公告: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2012淡水魚紅皮書:VU。

形態特徵

體延長,頗側扁。自腹鰭基部至肛門具有一明顯的肉棱。頭小,吻短。眼小,眼間距寬而稍圓鈍。口稍上前,斜裂,上頜末緣延伸至鼻孔中點的正下方。咽頭齒3列,齒式4.4.2-2.4.5。體被中大型的圓鱗;側線完全,側線鱗數45-47。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2(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臀鰭2(不分枝軟條) 14(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體呈銀白色,背部灰色。體側中央有一灰黑色的縱帶。體側每個鱗片的基部具有小黑點。 Rasborinus formosae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棲息於平原河川中下游緩流的潭區以及湖沼的中上層水域,尤其是透明度較低之半封閉且優氧化水域,喜藏身於水生植物繁生處。雜食性,以有機碎屑、水生昆蟲、浮遊動植物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台灣及中國福建南部地區。台灣分布於北部及東北部河系之埤塘及湖沼中。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數量較稀少,不具食用價值,或可當觀賞用魚。在土地大量開發後,現存棲地條件惡化,甚至消失,加上外來入侵種的危害,已漸成為稀有種。因此在農委會與專家學者充分討論下,於2009/4/1公告此種魚屬於第III類---「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