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桑

台桑,俗稱“台桑石”,位於蚌埠塗山主峰南坡的朝禹路旁。“台”在古漢語中,與“怡”相通,此處讀“怡”音。傳說這裡是4200多年前,塗山氏女與大禹婚配後,生下兒子啟的地方。屈原《天問》中:“焉得彼塗山女而通之於台桑?”指的就是這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桑
  • 俗稱:“台桑
  • 位於:蚌埠塗山主峰南坡的朝禹路旁
  • 拼音:yí sāng
簡介,歷史傳說,

簡介

yí sāng ㄊㄞˊ ㄙㄤ
台桑
地名。傳說 禹 娶 塗山氏 之女處。《楚辭·天問》:“焉得彼 嵞山 女,而通之於 台桑 ?” 朱熹 集註:“焉得彼 嵞山氏 之女,而通夫婦之道於 台桑 之地乎?”
台桑,俗稱“台桑石”,位於懷遠塗山主峰南坡的朝禹路旁。“台”在古漢語中,與“怡”相通,此處讀“怡”音。傳說這裡是4200多年前,塗山氏女與大禹婚配後,生下兒子啟的地方。屈原《天問》中:“焉得彼塗山女而通之於台桑?”指的就是這裡。

歷史傳說

大禹是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治水專家,不少地方都有他的傳說。有人說大禹與塗山氏女成親過後,曾偕妻至車睘轅山繼續治水。車睘轅山壑陡峻,只有將其打通才能傾瀉洪水。禹與妻塗山氏女約定,只要聽到咚咚咚的鼓響即送午飯。為加快工程進度,大禹變成一頭巨熊,熊掌一擊,那山石嘩啦啦倒下一大片;熊腿一踢,一個小山包便被趕走。禹只顧忙於開山治水,不慎碰落了一些小石塊,正好落在鼓面上,發出“咚咚咚”的聲響。塗山氏女聞鼓聲急促,以為丈夫大禹餓了,趕緊挎起籃子給大禹送飯。她在工地上左尋右找一個人影也不見。正在焦急之時,突然發現一頭大熊嚎叫著奔她而來。塗山氏女嚇得魂不附體,丟下籃子飛也似的逃走。逃啊逃啊,逃到嵩山半坡,腳下一滑,“撲通”一聲跌倒在地,隨即化為一塊巨石。禹悔恨交回,追到近前,痴情地望著巨石,悲痛地呼喊:“女嬌,還我兒子!”石頭“咔”地一聲崩裂,生出了呱呱啼叫的啟。
其實,啟並非像上文說的那樣,他也是人,是母親十月懷胎育成。絕對不是從山石縫中崩裂而生。另外,禹也不是神話故事中所說,由死去的父親鯀的精血育成。《尚書益稷》載:禹曰”予娶於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水土工“。我國近代出版的權威性詞典《詞源》在解釋“台桑”這一地名時說“啟所生處”。史學界公認塗山在安徽省懷遠縣城的淮河東岸。由此可見,啟不僅生於懷遠塗山,還像常人一樣從母腹自然墜地,呱呱啼哭。禹公而忘私,忙於治水,十三年之久,三過家門而不入,連兒子出生也沒顧得上去看一眼。女嬌以博大的胸懷,“獨明教訓”,終於把啟培養成夏王朝的國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