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紅葉村台東蘇鐵自然保留區

台東紅葉村台東蘇鐵自然保留區位於台東縣延平鄉境內鹿野溪沿岸陡峭的山壁上,隸屬於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延平事業區第19、23及40林班。沿鹿野溪兩岸地區,海拔高度由300-900米,東西狹長7公里,面積290.46公頃。主要保護對象是台東蘇鐵,由台東林區管理處管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台東紅葉村台東蘇鐵自然保留區
  • 主要保護對象:台東蘇鐵
  • 面積(公頃):290.46
  • 範圍:延平事業區第19、23、40林班
  • 管理機關:台東林區管理處
  • 公告日期:1986.06.27
基本介紹,地理位置,環境概述,生物資源,保育現況,

基本介紹

主要保護對象:台東蘇鐵
面積(公頃):290.46
範圍:延平事業區第19、23、40林班
管理機關:台東林區管理處
公告日期:1986.06.27
台東蘇鐵早期因分類鑑定問題被誤判為台灣蘇鐵,俗稱“鐵樹”,是在地球經過多次大變動後,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活化石”之一,發育至今約一億四千多年。珍貴的野生台東蘇鐵由於常遭人濫伐、盜採,使得數量急速下降,目前在野外已非常少見,台東紅葉村附近的蘇鐵是台灣地區野生的台東蘇鐵中,分布面積最廣、數量最多,且生長情況良好的區域。
台東紅葉村台東蘇鐵自然保留區風光台東紅葉村台東蘇鐵自然保留區風光
為了防止台東蘇鐵被盜採,維持現有族群,使其得以繼續繁衍,林務局於1980年時將本區設為“台灣蘇鐵保護區”;農委會於1986年6月,依文資法公告為“台東紅葉村台東蘇鐵自然保留區”,並於1988年時,公告台東蘇鐵為珍貴稀有植物,給予嚴格的保護。

地理位置

本區由台灣少棒發源地紅葉村紅葉國小,沿鹿野溪北岸上行,即可到達本區。台東蘇鐵即生長在鹿野溪兩岸陡峭的山坡碎石屑上。

環境概述

本區氣候夏溫熱,冬乾涼,年均溫約23℃,最冷月均溫約15℃,最暖月均溫約28.7℃。年雨量約2,348毫米,集中在5-10月,乾季由11月至翌年4月,全年雨量2348mm;海拔高度300-900公尺。地質並不太穩固,其由始新世的板岩、千枚岩及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的黑色片岩所構成,土壤多為砂質壤土,含石量很高,這種環境很適合蘇鐵根之伸展,蘇鐵即生長在鹿野溪兩岸夾壁,當地地形陡峻險要,以龍門峰最為峻秀,縊路、峽谷、溪流、瀑布處處,蝴蝶滿天飛舞,鐵樹如傘,溪邊野生動物足跡遍布,人煙罕至,絕少污染,猶如人間仙境。

生物資源

台東蘇鐵台東蘇鐵(CycastaitungensisShen,Hill,Tsou&Chen.)為台灣特有種,是蘇鐵科蘇鐵屬的裸子植物,系常綠棕櫚科小喬木,高1~5公尺,雌雄異株,種子扁球形,富含澱粉質等營養物,可提供小型哺乳類一部分的食物來源,樹形極為優美,系一般民眾所喜愛之庭園植物,因具經濟價值,故常遭受盜採,尤其是種子和小苗被盜之情形最為嚴重。蘇鐵一般人稱為鐵樹,是地球上古老的植物群落之一,據推測起源於中生帶的早期,即距今約一億四千萬年之時代,爾後曾一度成為陸域生態系最茂盛的植物群落,惟經長時間地球環境演變,物種演替的結果,使大多數蘇鐵科植物相繼滅絕,現在全世界殘存的蘇鐵類植物可能不超過15種,因此自然生長的蘇鐵彌足珍貴實有加以保護之必要。
台東蘇鐵台東蘇鐵
台東蘇鐵僅分布廣東、福建及台灣東海岸山脈成功事業區及鹿野溪本區而已,性喜陽光照射,不喜潮濕及陰濕,故其生育環境多為陡峭而土壤薄瘠的山坡崩壞地,可稱為典型乾性演替期之陽性植物,其在土壤極淺處有五節芒、台灣蘆竹、刺芒野古草等伴生,在土壤較厚濕處則有青剛櫟、楓香、台灣二葉松等植物;在較平坦地區則已形或以樟楠為優勢的中性植物群相,經調查紀錄本區植物種計88科183屬213種。

保育現況

蘇鐵由於樹體壯碩,生長旺盛,樹姿優美,又有國人傳統上對蘇鐵開花的锺愛,向為園藝界熱衷之觀賞植物,一度遭受極大的盜採壓力;林業單位有鑒於此,早已加強巡護,以避免盜伐。另為保存此古老珍貴的活化石世世代代香火相傳,不絕於世,於七十五年六月間依文資法公告為自然保留區,編有年度管理維護計畫,於本區外緣設有一保留區管理站,以落實執行保育巡邏及每木調查及生態觀察之工作,防止盜取台東蘇鐵及其種子之行為,使其生長永續,並保存物種基因,以供科學及教育研究之用;近年來在現場工作人員之加強巡視下,已陸續發現蘇鐵小苗之存在,目前掛牌,編號列冊保護者有1744株。由於蘇鐵屬不耐陰之植物,故本區除了峽谷兩岸向陽處可維持其族群外,較平坦之處則因耐陰樹種之入侵,使其生存環境受到競爭而日益減少,為免蘇鐵絕種,台東林區管理處已在台東苗圃培育蘇鐵苗木,除了間接減少天然蘇鐵的破壞,亦可供應外界種源之需要,避免盜伐之行為。
本區因鹿野溪貫穿其間,野生動物相當豐富,尤以哺乳類與蝶類,未來應優先加強研究,建立基本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