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市炸玄壇爺

“玄壇爺”又稱“寒單(丹)爺”,是台東地區漢人的民間信仰中相當獨特的一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東市炸玄壇爺
  • 又稱:寒單(丹)爺
  • 地區:台東地區
  • 類型:信仰
簡介,由來,特點,發展傳播,

簡介

台東市炸玄壇爺
“玄壇爺”又稱“寒單(丹)爺”,是台東地區漢人的民間信仰中相當獨特的一支,每年元宵節時,“玄壇爺”出巡,一連兩天,伴隨著各路神明繞境,更成為地方盛事。迎“玄壇爺”的儀式十分特別,真人所扮演的“肉身寒單”,面畫大花臉,頭系紅帽巾,手執榕葉護體,上身赤裸地立於神轎上,在台東市的大街小巷中逡巡;所到之處,店家、信眾無不熱烈地投以鞭炮。炮竹聲震耳欲聾,“寒單爺”卻仍面不改色,神氣活現。

由來

玄壇爺的名稱有“寒丹、韓鄲、韓單、韓丹、邯鄲、邯丹、邯單”等多種不同寫法,推論其原因,應該是口耳相傳的過程中造成的變化,或是古字和現代用字的不同,實際上皆是一樣的。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成書的《搜神記》和《真誥》等,都有寒單爺的神跡,但只是司土下冢中事,或是瘟神。直到元朝的《搜神廣記》和明朝《封神演義》之間,才有較完整的記載。
而“玄壇爺”從何而來?又負責哪些職掌?
傳說之一:寒單爺俗稱“玄壇元帥”、“玄壇爺”出自封神榜,本名趙公明或趙光明,是商、周時代魯國山東終南山人氏,因為善於理財而積下億萬家產,任武官,武王伐紂時協助聞太師抵抗周軍的進攻,後歿於姜子牙法術。功德圓滿後,成為職司禳災保全、買賣生財之神。在封神台上受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又稱“銀主公王”,俗稱“武財神”。
傳說之二:寒單爺是所謂的“流氓神”,此人原是地方上的大惡霸,名叫韓單,無惡不作,專門欺壓弱小、魚肉鄉民,某日得到神佛的感化指點,於是大徹大悟、痛改前非站上軟轎,要鄉民們用火炮炸他,直到死去為止。又一說為鄉人被欺壓到忍無可忍,遂假借元宵節宴請韓單,使之大醉,並投鞭炮將他炸死。
為什麼在歲時節日遊街出巡時,會看到眾信徒用火炮射向站在轎上的肉身寒單爺呢?相傳寒單爺生性怕冷,因此每當寒單爺出巡時,信眾皆以火炮為他驅寒取暖,故而有此“炸寒單爺”之稱謂。另一方面,人們相信他為商朝武將,不懼水火。再來,也有向財神爺求財之意。像台東及花蓮的“炮炸寒單爺”、竹南中港的“迎邯鄲”、鹽水的蜂炮謝神恩等活動,都有“愈放愈發”、“愈炸愈發”的涵義。
目前在台灣有供奉寒單爺的除了主要盛行地台東以外,尚有花蓮的行德宮、玉里的金闕堂、台東寒單爺恆春分堂、北港“武德宮”及桃園、宜蘭頭城、苗栗竹南中港等地,但真有肉身寒單接受炮炸的僅只有台東而已,寒單爺出巡稱為“走佛”、“燒佛”,乘坐的是以藤製成的藤椅,一般稱為“椅轎”或“軟轎”,不同於一般神明出巡時所乘坐之神轎。而“炸寒單爺”除了是台東元宵節日的重頭戲以外,也成為台東獨特的地方文化特色

特點

台東市炸玄壇爺
台東玄武堂所供奉的寒單爺神像,有綠白紅三色的太陽臉譜,右持打神鞭左“拿”風天印,不坐黑虎而坐山頭,台東玄武堂堂主李建智先生根據神像繪有太陽臉譜與手“捧”天師印的特徵,推斷台東寒單爺可能出自道家張天師系統。傳說上古時代有十個太陽,后羿射下九個,其中八個變成瘟神,而唯一沒有變成瘟神者追隨天師張道林修道,後業因天師坐禪煉丹靈魂出竅時,擔任護法有功而得道成仙。因他是上古太陽,故繪太陽臉譜;又因追張天師,故手“捧”天師印,以示對張天師的尊敬。 炮炸寒單爺為台東元宵廟會活動中的一大特色。“炮炸寒單爺”首先是將寒單爺神像綁在竹椅子之上,再在椅腳綁上兩根長竹竿形成轎子。肉身寒單爺的打扮是頭綁黃頭巾,上書“寒單爺”,臉上打花臉,胸掛天師印,上身赤膊,下穿紅短褲,手持榕樹枝為法器,轎手全副武裝以防炸傷。寒單爺跨上轎子,由4位壯漢抬著開始以逆時針繞圓圈方式接受炮炸洗禮。成群炮手一涌而上,將準備好的竹篙炮竹炸在肉身寒單爺身上,當鞭炮劈啪聲在赤裸的皮肉上爆開,煙硝味、煙霧、炮屑隨之瀰漫四周,讓人驚心動魄,當受不了炸炮,肉身寒單爺拚命揮動或丟下榕樹枝,表示支持不下去了。肉身寒單爺可以輪替,每一位寒單爺繞過三到四圈,交棒給下一位繼續接受轟炸,民眾也立即給予下轎寒單爺英雄式的掌聲及歡呼聲。

發展傳播

台東市炸玄壇爺
根據玄武堂堂主李建智口述,寒單爺由西部前來台東市康樂橋下養鴨信徒帶來,某次颱風溪水暴漲,供奉者避難前擲筊請示神明是否同行,結果並無允許,養鴨人只好讓神明留置原地,與家人自行離去避難;然而當颱風過後,返回家園,發現其他東西都被沖了,唯獨供奉寒單爺的屋子佇立原地。因此神跡,台東人才知道有此神明。後來,養鴨人家返回西部發展,經由綽號“大豬”的鄭藤請求,將寒單爺留在台東;然而養鴨人離去前,僅簡略交代此神明愛吃火炮,越炸越發,每年元宵節要出來讓民眾炮炸;於是炮炸寒單爺的活動,就此在台東流傳下來。
寒單爺交由大豬叔供奉之後,隨信徒每年以擲筊方式,由取得頭筊的爐主輪流請回家供奉一年,雖無自己的廟宇,但信眾日增,每年元宵節炮炸寒單爺的活動也隨之越演越烈。到了1983年,台東縣警察局以“治安堪虞”為主要理由,明令禁止炮炸寒單爺出現在元宵的廟會遊行中。寒單爺他因為信仰民眾可能遭受管訓處分,因而不再由爐主請回家中供奉,改為寄乩台東忠善堂。
1984年,侯石林到忠善堂參拜,於側殿驚見寒單爺,遂詢問堂主娘緣由,其後並當著寒單爺請回家中供奉,但炮炸寒單爺的活動並未即刻恢復,如此過了幾年沒有炸寒單爺的元宵節,令台東元宵繞境活動因此失色不少。
有鑒於炮炸寒單爺為台東元宵廟會活動中的一大特色,任其消失著實可惜。1988年,當時的縣議員劉棹梓與饒達奇居中協調,侯石林與警察機構簽訂“不接受炮炸、不收受紅包、不發生意外”俗稱“三不條約”的切結書,消失五年的炮炸寒單爺活動,終於再現台東街頭。次年,由信徒李建智供奉,他將其自宅辟一室,依寒單爺為武財神趙公明的傳說,取名為“玄武堂”。至此,寒單爺才獲得一定祀的場所。此後堂主李建智開始尋根溯源,並且努力為台東炸寒單活動做種種提升與推廣的活動。現在,台東這項獨有的“炸寒單”活動,現在已經與“南蜂炮”、“北天燈”並稱台灣三大元宵節民俗活動。
2007年8月份,台灣台東縣55位鄉親專程趕到廈門海滄青礁村萬應廟參觀。據考證,青礁萬應廟是供奉“武財神寒單爺”的,台灣“炮炸寒單爺”習俗就是從海滄青礁傳承而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