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中山堂

台北中山堂建於民國十七年。是一鋼骨水泥建築,建築風格是有些裝飾又不繁複的古典與現代綜合體,外牆為淺綠色面磚具防空效果,稱為國防色,為當時東亞排行第三的公眾建築,舊時稱台北公會堂。也是在台受降日本的典禮會場。

台北市中山堂,歷史簡介,

台北市中山堂


一九二八年,日本人為了紀念日皇裕仁登基,拆除了清末布政使司衙門,並將部份拆除的建築物移到植物園陳列,而在原址開始籌劃興建「台北公會堂」,工程費時四年,於一九三六年建造完成,為日據時期主要的活動中心。它的主要特色是建築式樣采極自由的形式,並具有西班牙回教式建築風格。外面貼淺色面磚,視窗則有古典圖桉裝飾。整個看起來,中山堂是折衷主義下產品。
目前,中山堂內部設施有容納一五○○人之中正廳及大小不等的光復、堡壘等廳堂,除原有之集會功能外,並積極著手改善原有設施,期能提供一個多功能之娛樂場所,讓市民擁有生活藝術化之空間,以達到古蹟再生之目的。

歷史簡介

一九二八年日本人為了紀念日皇裕仁登基,並作為施政紀念事業重要建設項目之一,拆除了清末布政使司衙門,並將部分拆除的建築物移到植物園陳列,而在原址開始籌劃興建「台北公會堂」。
「台北公會堂」正式動工是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工程費時四年,於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建造完成,主要設計者為總督府技師井手薰,全部工程共耗費九十八萬日幣,動用工程人員九四五○○人。
公會堂的建築本體採用鋼筋溷凝土所造,為四層式鋼骨建築,是當時依現代建築法所建最牢固的結構體,無論其耐震、耐火、耐風,其性能均極為優良。公會堂面積有一二三七坪,建築物總坪數則有三一八五坪,它的主要特色是建築式樣采極自由的形式,並具有西班牙回教式建築風格,其空間可容納人數,也僅次於東京、大坂、名古屋等公會堂而居第四位。
到了一九四五年(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台灣省受降典禮便在公會堂舉行,當時場面即為盛大,受降典禮由台灣省行政院長公署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受降,日方投降代表則由台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等人代表出席,行此以後被日本人統治五十一年的台灣,正式重返祖國懷抱。
光復後「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並由台北市政府接收,內部的「大集會場」、「大宴會場」「普通集會室」也同時改為「中正廳」、「光復廳」、及「堡壘廳」。其後中山堂的主要功能之一即為召開國民大會之場所,並且成為政府及各界舉辦重大集會之空間。
中山堂在過去歲月里,經常為政府接待外國貴賓的場所,其中最受矚目的有美國前總統賈西亞、伊朗前國王巴勒維等外國元首訪華,均在此舉行國宴,此外中美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及中華民國第二、三、四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大典也都在此舉行,由於這些珍貴歷史突顯了中正堂的特殊地位,嗣經內政部於民國八十一年將中山堂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