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國度

另一個國度

本書是一部重要著作,它不僅考察了德國人變化中的民族觀,討論了它們同納粹時代的關係,也清點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政治思想的廣泛發展——同時批判地反思了德國作家、思想家長期以來的一些思維盲點。

基本介紹

  • 書名:另一個國度
  • 作者:(德)米勒 著 
  • 譯者:馬俊,謝青 
  • ISBN:9787802254770
  • 頁數:384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5-01
  • 裝幀:平裝
  • 開本:大32開
概述,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書評,

概述

作 者: (德)米勒 著 馬俊,謝青 譯叢 書 名:
出 版 社: 新星出版社
ISBN:9787802254770
出版時間:2008-05-01
版 次:1
頁 數:384
裝 幀:平裝
開 本:大32開

編輯推薦

本書寫法明快而優雅,它評價了關於民族國家之前途的激烈論戰,描述了德國的公共記憶,並且更巨觀地反思了知識分子在後極權社會裡能夠扮演什麼角色這個問題。

內容簡介

德國知識分子對兩德統一作何反應?他們如何看待德國的民族身份及其國際新地位?本書是一部重要著作,它不僅考察了德國人變化中的民族觀,討論了它們同納粹時代的關係,也清點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政治思想的廣泛發展——同時批判地反思了德國作家、思想家長期以來的一些思維盲點。
米勒解釋了為什麼許多知識分子部對統一持防範態度,為什麼統一尤其將左派逼入了一場至今有待克服的大危機。他分析了君特·格拉斯、尤爾根·哈貝馬斯和其他一些所謂“懷疑的一代人”的回應,這些知識分子同兩次大戰之間知識分子的自由主義傳統相決裂,他們將自己重新樹立為改變戰後政治文化的一代“民主精英”,並試圖在1989年之後再次發揮類似作用。他討論了“憲法愛國主義”這個德國觀念,也討論了“1968年一代”的反民族主義,並且首次全面地分析了德國“新右派”。本書寫法明快而優雅,它評價了關於民族國家之前途的激烈論戰,描述了德國的公共記憶,並且更巨觀地反思了知識分子在後極權社會裡能夠扮演什麼角色這個問題。

作者簡介

揚-維爾納·米勒(Jan-Werner Müller), 德國籍。英國牛津大學哲學博士。現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政治系副教授。
另著有《危險的心靈:戰後歐洲思潮中的卡爾·施米特》(A Dangerous Mind: Carl Schmitt in Post-war European Thought, 2003),編有《戰後歐洲的記憶和權力:過去的現在性研究》(Memory and Power in Post-War Europe: Studie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Past,2002)和《1945年以來的德國意識形態:聯邦德國文化和政治思想研究》(German Ideologies since 1945: Studies in the Political Thought and Culture of the Bonn Republic, 2003)。

目錄

致謝
原作者的翻譯及術語說明
導論
第一章 1945年以來西德的民族、國家和知識分子:歷史的公共用途
第二章 君特·格拉斯及其批評者:奧斯威辛的形上學
第三章 尤爾根·哈貝馬斯和憲法論戰:“德國馬克民族主義”對陣憲法愛國主義
第四章 憂鬱、烏托邦與和解:左翼和自由派對統一的回應
第五章 馬丁·瓦爾澤:德國式感傷和對德國的觀點
第六章 卡爾·海因茨·博雷爾:重振浪漫主義和國家的審美化
第七章 從民族認同到民族利益:解剖德國新右派
第八章 為政治事物或記憶的私人化做準備:德國知識分子遭遇“柏林共和國”
結論
譯名對照表

書評

全書論述了兩德知識分子對於兩德統一後的心態和反應,有陣痛也有激動,他們的民族觀與歷史感不僅往上追溯到讓人噤若寒蟬的第三帝國、曇花一現的魏瑪共和,甚至更遠可以追及到啟蒙運動。這些知識分子的聲音和身影,主要收錄有君特·格拉斯、尤爾根·哈貝馬斯、馬丁·瓦爾澤、卡爾·海因茨·博雷爾。
歷史的詭秘,用書中原話講,就是1989年威脅到了1968年,亦即柏林圍牆的倒塌這一歷史一刻所帶來的巨大轉變強烈衝撞了1968年源出法蘭西的歐洲左翼運動狂飆猛進所遺留下的建築框架,框架成為廢墟,在這樣的語境中,本就搖搖欲墜的烏托邦信仰和革命動力滾落成一地雞毛。八十年代是理想主義風起雲湧的時代,溫和平穩的奮鬥歷經艱辛終獲成功,無論是華勒沙在波蘭的勝利,還是哈維爾在捷克的勝出,抑或是齊奧塞斯庫在羅馬尼亞自食其果的殘酷結局,德國也不例外,1989年11月9日,那堵盤亘在多少人、多少家庭內心深處的夢魘——柏林圍牆,終於在萬眾歡呼聲中轟然倒塌,從此一個時代結束了。看世紀末向你走來,複雜曖昧九十年代便這樣蹣跚而至,因為它已失卻了所要反抗的明確目標,正義遭到模糊化。
半個世紀極權主義生活的恥辱和悲慘隨時光冰消瓦解,但走出黑暗,迎向光明的人們,他們習慣暗夜的眼睛,一時間並不適合刺眼的光亮,於是他們迷惘、徘徊無地,當朝思暮想的日子突然降臨頭上,一時手足無措忘了該是感恩,還是繼續詛咒,詛咒這極易迷失自我的自由經濟時代。但不管怎樣,在一如知識分子的批判角色定位之下,對於左翼對統一前的眷顧和對烏托邦的執著,我抱著體諒的態度打量一切,畢竟,這是一個可以自由發表個人任何看法的時代,因為多元,所以批評與讚揚共存,你身邊的至親至愛們也不再會被“斯塔西”逼作線人而對你撒下天羅地網的監聽控制,家中沒有竊聽器,屋外沒有柏林圍牆,竊聽器成為歷史的見證,柏林圍牆成為供塗鴉用的行為藝術地。
二戰後的德國,在納粹的斷壁殘垣之上,建立起了兩個國度,一邊是“罪責和民主人文主義的官方公共文化”,另一邊是“一種倔犟的沉默文化”,聯邦德國抓住了正統德國的國際遺產,民主德國則壟斷了反法西斯主義,將自己的正義性進行無限量放大、塗扮,於是有形無形的分界線就這樣落地生根。
當知識分子意圖把東德獨立保留下來,作為一種寄託並埋葬了理想的琥珀試圖留住時光時,他們感到無能為力,但即使是在這樣的時刻,透過龍應台《看世紀末向你走來》一書,我依然可以看到許多的東德普通民眾在懷念舊時光,儘管那是被侮辱和被損害的“狗歲月”,在對往昔青春甚至追尋一生價值的歷程中,他們溫情脈脈;在面對光怪陸離的現代商業大潮,久居鐵幕體制下的他們觀念難轉,行動笨拙,未免埋怨重重,這是轉型時期的特徵,烙印在所有人的疲倦肉體上。有很多人想成為君特·格拉斯筆下的“奧斯卡”,拖著永遠長不大的童年身軀,敲擊著鐵皮鼓信步走向未來,那依然是躊躇滿志的神情。
本雅明風靡了,施密特和海德格爾走出各自的政治歷史陰影,連盧森堡都獲得了格瓦拉那樣的商業化革命流行,經歷了“竊聽風暴”的倖存者們,揮手喊聲“再見列寧”,我們可以暢言無忌,我們可以左右晃擺地大談學術和指點現狀,正是因為我們站立在柏林圍牆的碎石和塵土上,內心不再有恐懼和桎梏,不是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