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驛亭

古驛亭

仙橋“紫陌道”上的這座古驛亭,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東西兩亭門扁石各嵌“惠風”和“晴日”四字,驛道由亭內經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驛亭
  • 建成時間: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
  • 位置:仙橋“紫陌道”上
  • 類型:驛道
簡介,驛亭文化,

簡介

古時候的驛道是什麼樣子,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見過,要說古驛道和古驛亭被同時保存下來,那就更為罕見了。在仙橋的紫陌山前,至今就還保留有一段古驛道和一座古驛亭。

驛亭文化

“驛道”俗稱“官道”,是古時候陸地的交通要道。由原揭陽縣城通往各地的驛道究竟有幾條,清代劉業勤編修的《揭陽縣誌》(下簡稱《縣誌》)並沒有歸納記載,但綜合一些文獻資料及查勘部分地表遺留物,其中有四條是可以確定的。一條由縣衙向西門繞接龍亭(今西門豬倉內,遺址尚存),經原接龍橋出縣城;另一條出北門過漳浦渡(渡亭尚存)經梅崗至潮州。這兩條驛道《縣誌》中雖無相關名稱及里程的記載,但路基上所遺留的文物古蹟便是實證。另外兩條《縣誌》卷一之《津梁》有相關史料,其中東出進賢門過塘埔渡經桃山等地至潮州這一條,《縣誌》是這樣記載的:“城北石橋,在進賢門外,並築灰路,自門外起至海陽交界止計50里”;另一條由東門經仙橋紫陌山前,過仙橋河至普寧,《縣誌》也有相關記載:“高湖石橋,在官溪都,並築灰路,自東門渡起至普寧交界止,計二十五里”。這兩條驛道同樣也沒有相關路名的記錄,但途經仙橋的這一條,林奠明主編的《揭陽市地名志·自然地名篇》之《紫陌山》有這樣的記述:因古時山之東官道稱“紫陌”,故名。對於這一引語的出處筆者無從查校,但顯而易見,這條驛道在這裡有“紫陌”之名。對這一名稱,筆者認為有一定依據,因為紫陌山自古便以“筆架山”見諸史料,而“紫陌山”只是其俗名,那么這條驛道因山而名的可能性不大,反之“筆架山”因其東部有“紫陌道”而多了一個俗名便成為可能。另外,“陌”指田間小路,紫陌山前早年為曠野一片,田間農閒多播種紫雲英,因而這條驛道被稱為“紫陌道”或“紫陌驛道”也是一種可能。當然,也有學者提出“紫陌山”和“紫陌道”是因“紫坡台”而得名的推測,但據鄭一統《題紫服山》詩句“昔時驄馬經過後,今看猶驚御史袍”可知,“紫陌道”比“紫坡台”先存在,因而這一推測無法成立。除此之外,在《潮學》第11、12期(合刊)一篇題為《南平驛道古路亭》的文章中,這條驛道被稱為“南平驛道”。據該文的記錄整理者鄭祖遜介紹,這一名稱是當地前人一代代口傳下來得知的,其真實性目前尚無其它資料予以佐證,有關“紫陌道”和“南平驛道”兩名孰是孰非或同時存在這一問題,也有待專家進一步考證。
對於“紫陌道”的里程,《縣誌》記載其在仙橋境內為二十五里,據其它資料介紹,驛道至民國時期還保存有從仙橋溪口渡頭至仙橋河約十里長的灰石路;直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筆者與當時的仙橋文化站站長鄭魏河多次到該路段踏勘時所見到的路基還有一千多米;但今年四月底筆者再次到現場採訪時,經過實地丈量,這條驛道僅剩下14.2米,路面淨寬為1.2米。
應該說,“紫陌道”是到目前為止在原揭陽縣境內發現的,既有地表實物,也有文字記錄和口傳名稱的唯一一條古驛道,因而,這條驛道作為歷史的遺留物和時代變遷的見證物,其文物價值和保留價值都不容忽視。尤為可喜的是,與這條古驛道被同時保存下來的還有在驛道上所建的一座古驛亭。
驛亭和驛站在古時候一直都是驛道的重要配套設施,兩者的功用基本相同,但性質卻不盡相同。驛亭大多是由當地民眾募捐或熱心人士捐建而成、專供過往行人客商臨時休息充飢解渴的“中轉站”,它的建築設施一般比較簡陋,也沒有專人管理;而驛站則是由政府設定的郵傳機構,它具有飛報軍情、接待官員、傳遞征衣、押解犯人等功能,同時還配備有以“驛丞”為“負責人”的專門管理人員。目前國內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驛站是江蘇高郵盂城驛,它始建於洪武八年。據說盂城驛鼎盛時期擁有丁房200餘間,驛馬130匹,驛船18條,船手、馬夫200多人。
仙橋“紫陌道”上的這座古驛亭,是當地籃兜村旅泰僑胞鄭振嘉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捐資所建,原為灰、木、瓦兩門對開式平房結構,東西兩亭門扁石各嵌“惠風”和“晴日”四字,驛道由亭內經過。據捐建者的孫子鄭武京介紹,驛亭到1949年解放前夕已經嚴重破損,他的父親鄭殿英不忍心讓它毀於一旦,於是再次出資修建,並將屋頂改為水泥結構;到2005年,驛亭西門扁石牆體松裂,“晴日”兩字有坍塌的危險,鄭武京本人又再次出資修復並對附近環境進行整治,使古驛亭得以有效保護。
惠風熏紫陌,晴日耀長亭,何能傳千古,悠悠一片情。紫陌山前這段古驛道和這座古驛亭雖然目前處於偏僻地段,但在捐建者後人的悉心呵護下幸運地被保留至今,儘管它們早已失去昔日的重要作用和利用價值,但在原揭陽縣境內,像這類在同一地點、被同時完整地保存下來、陳留於地表的交通標誌遺留物目前似乎並不多見。作為不可復得、無法再造的文化遺產,人們是去藐視它、遺忘它、破壞它,還是去重視它、利用它、保護它?是繼續以私人方式去管理,還是應該把它列入文化遺產行列進行保護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