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稅務街

古稅務街在泰州市的老城區,東側有個牌坊,上書“古稅務街”,站在牌坊下向西望,不過500米左右,是另一個一模一樣的牌坊,兩個牌坊的內側是林散之題的“漢唐古郡,淮海名區”。 街道很整潔,兩邊是各種商鋪。兩個牌坊的東西分別是稅務東街和稅務西街。整個稅務街長不過千米,和其他街道無異。但外地人包括許多土生土長的泰州人到此,總會產生疑問:為什麼叫“稅務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稅務街
  • 所屬地區:泰州市
鹽業重鎮,前言,遺蹟遍布,古橋重現,橋名淵源,依橋建街,特色建築,現代面貌,報導,

鹽業重鎮

古稅務街西側的牌坊上有副對聯:溯唐宋賦源鹽稅曾居天下半,撫明清史跡民居堪稱國中先。
古稅務橋牌坊。
明蔣科進士第如今有了新用場。
鹽稅曾居天下半

前言

引言
“自古煮海之利,重於東南,而兩淮為最。”兩淮鹽業,源遠流長。淮鹽,顧名思義以淮河為界,淮河南為淮南鹽,淮河北為淮北鹽。在我國數千年產鹽歷史中兩淮地區是主要的產鹽區。明、清時期,淮鹽以色白、粒細、質量上乘作為貢鹽,在全國享有很高知名度。泰州是一個有著2100多年歷史的城市,歷史上一直是淮南鹽的主要產地,鹽業生產歷史悠久、鹽稅文化底蘊豐厚。司馬遷在《貨殖列傳》中記載,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春申、已濞連續不斷地在江蘇沿海開始“東煮海水為鹽”。又在《吳王濞列傳》中記載,2200年前,吳王劉濞為了他強國和謀反的目的,在前面幾代君王煮海水為鹽的基礎上,在泰州設海陵倉,並在沿海建鹽場。為了儘快擴大淮鹽生產能力和拓展銷售渠道,吳王濞下令開挖邗溝支道,由揚州朱萸灣東通海陵倉至泰州蟠溪(今如皋市陳湯家灣),專事運鹽。
到漢代,這裡濱江臨海的廣闊海灘,生長大量的蘆葦柴草可資煮鹽,故為臨海煮鹽的最佳地點。《太平御覽》卷169頁引《南兗州記》“南兗州地有鹽亭百二十三所”,說明當時此地的煮鹽業比較發達。
唐代安史之亂後,國家經濟中心東移,大批人口南遷,吳越地區人口逐漸稠密起來。江蘇沿海灘涂資源占全國總面積的四分之一,且主要分布在當時泰州轄區的淮南沿海地帶。泰州淮南大鹽場當時作為全國最大的海鹽生產地區,再次步入快速成長的階段。取之不盡的灘涂資源,悠久和成熟的“煮海”技術,很快使泰州地區成為全國最大海鹽生產地區。唐代全國有六大鹽區,泰州為兩淮區之首,因而成為全國十大鹽稅徵集地之一,所收鹽稅占鹽稅總量的50%%;南唐間(公元937年),由於鹽稅實力對全國財政的支撐作用,海陵由縣升為州,稱泰州(含國泰民安之意)。
從宋代至清末的1000多年間,鹽課收入逐漸成為朝廷僅次于田賦的第二大財政來源,成為定國安邦的柱石。北宋時,泰州已發展成以鹽、糧集散為主的內河港口城市。至南宋,泰州鹽倉場一年內支發鹽萬袋,使泰州鹽盛極一時。明朝洪武年間,泰州兩淮鹽運司署躍為全國六鹽運司同僚中的“老大”,鹽的產量居首位,泰州的11個鹽場,年產量最高達50多萬噸,這也奠定了泰州稅文化積澱豐厚的基礎。此外,泰州還是鹽運的咽喉要道。在清代,泰州、通州所屬各鹽場,都必須取道泰州掣驗後,再向各地轉運。如此盛況持續到清末,逐漸繁華起來的泰州便成了名副其實的鹽業生產、轉運行銷和鹽政管理的中心城市了。

遺蹟遍布

現在泰州有眾多的稅文化遺址、遺物、典籍,其中如:稅務橋、稅務街(宋代淮東路鹽運司署)、林則徐稅務碑、日涉園、鹽宗廟……其中,古稅務街和稅務橋在泰州稅文化積澱中最為著名。

古橋重現

泰州古有稅務橋,而無稅務街。1996年9月9日,因為鋪設下水管道,在現在的稅西街挖溝施工時,意外挖出一座完好的古橋,這使在地下沉睡了半個多世紀的古稅務橋重新露面(後因故暫封存地下)。
古稅務橋為磚砌單拱弧形,橋高約4米,橋下好行船,東西各有十五六級台階,橋面和台階全是鋪的麻黃石板,橋面寬約7米,東西長約8米,橋欄桿高約1米,亦為磚砌。據史籍記載,緊靠橋頂北欄桿建有一個吉祥庵,坐北朝南,從東到西共有兩間小五架梁房,庵前為人行過道,再往南有一塊影壁約有2.5米見方,正對吉祥庵的門以避邪,平時市民家中有了紅白喜事,都要到橋上的吉祥庵燒香拜佛。橋上建廟,在全國亦不多見。其實稅務橋開始並不叫此名。此橋始建於宋淳熙十年,初名太平橋。據明《萬曆志》載:其俗稱稅務橋,是全國唯一以稅務命名的橋。

橋名淵源

為什麼太平橋會俗稱稅務橋呢?相傳那時泰州及里下河地區的鹽商和經營南北貨的商人,總是把船停在太平橋下去課稅局完稅。古泰州城南北各設有一個關卡,已完稅的就讓關卡課稅人員驗訖完稅票,未完稅的在關卡補稅。傳說當年在關卡上的課稅人員是用澆斗(竹竿上綁一隻用藤製作的斗子,有點類似今人撈小蟲給金魚吃的竹竿上綁的袋子)伸到船上,驗訖和補稅的。太平橋下便是當年繁華一時的中市河,有明朝御史凌儒《吟稅務橋》詩為證:“歲課垂名舊,中城路不賒。總戎司馬弟,簪筆夕郎家,東海迎朝日,西山送晚霞,從來冠蓋里,時過七香車”。明朝參政劉萬春也學到:“中市虹飛處,當爐酒易賒,堂郊鄰此地,杏館屬吾家,小割西湖水,遙分東嶽霞,一從蠲稅後,不覆榷舟車。”這首詩竭力描繪了稅務橋下的繁華。
一條普通的河和一座普通的橋因為稅務而變得如此繁榮,俗稱稅務橋也就不奇怪了。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後,河平橋廢,被埋入地下。1986年泰州市人民政府將古稅務橋遺址公布為泰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並在原址豎起了文物保護標誌牌。1996年泰州市舊城改造時該標誌牌被拆除,但古橋同時得以重見天日。現在泰州市已有規劃,在原址挖掘設計重建古稅務橋。

依橋建街

看來稅務街是依橋而得。據《泰州志》記載,早在清道光36年,州城內就有了稅務橋大街。稅務街只有3至5米寬,但在當時足以稱大街了。稅東街從海陵南路到鼓樓路長550米;稅西街從海陵南路到青年南路長420米。宋代曾在稅東街北建有課稅局(鹽稅徵收機關)及淮東路泰州鹽運司署,在今蔣科進士第對街,清同治年間兩淮鹽運使喬松年私宅日涉園內。它是泰州鹽稅文化的見證:就在喬松年任泰州稅官時,因稅務橋而派生出稅東街、稅西街和稅務橋南小街。
後來,因泰州的海岸線東移,區域建制有所調整,加之清末、民國鹽運管理機構的變遷,致使古稅務街逐漸蕭條,稅東街也成了一條以居家為主的街道,狹窄得像條巷子。直到1996年8月泰州升為地級市,首先改造了稅文化底蘊深厚的稅東街,千年古街枯木逢春。
為了弘揚泰州稅文化,2001年,泰州市有關部門在稅東街與海陵路交叉路口建起“古稅務街”牌坊,稅東街兩端又各建起一座石牌坊。這就是現在稅務街的樣子了。

特色建築

現在的古稅務街已經變成一條商業步行街,但不知何故,各種車輛仍進出自如。如果不是幾座古代建築,很難想到這條街竟有那么悠久的歷史。古稅務街的牌坊上還有一副對聯:“此間易訪明清宅,世上難尋稅務橋。”這副對聯是說以稅務為橋名在世上是獨一無二的,同時也說稅務街里明清建築很常見,是一座明清建築的博物館。
稅務街上確實有很多明清建築,像宮氏住宅(今泰州書畫院、東方紅畫廊)、明蔣科進士第(今市文化館、市文藝學校)、古課稅局(今海陵區政協、梅鄉京劇園、京劇票友社),稅務街儼然是一帶明清現代民居建築文化交融輝映的長廊。這些建築印證了稅務街當年的繁榮。宮氏住宅是保存比較完好的明代建築,據宮氏的後人介紹,這座住宅書寫過“兩朝三御史,五代七進士”的輝煌歷史。而當年兩淮鹽運使喬松年的私宅“日涉園”,被稱為蘇北最古老的園林。現在日涉園已被更名為喬園,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假山奇石,綠樹如蔭,桂樹的幽香沁人心脾。裡面的一座建築現在改成了賓館,住著一位韓國商人,讓園子有了現代氣息。喬園的斜對面就是明蔣科進士第,白牆黑瓦,從大門朝里望去,深不可測的樣子。但記者覺得,說古稅務街“易訪明清宅”倒也罷了,要說“民居堪稱國中先”則太過。
稅務街上有很多店鋪都是以“稅務”為名的,什麼“稅務餅店”、“稅務超市”、“稅務副食商店”等等,甚至還有個“稅務居委會”,宮氏住宅就在稅務居委會轄區內。抗戰時期,稅務居委會裡,還有陳毅和惠浴宇等當年和國民黨代表談判時的住宅,如今都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現代面貌

現在的稅務西街當地人習慣叫“排檔街”,因為這條街上有數以百計的排檔,很熱鬧,顯露出歷史煙塵淹沒下“漢唐古郡,淮海名區”的榮耀。

報導

本報記者 吉啟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